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文艺美学“教父”胡经之与深圳的三十年“知天命”之恋

条评论立即评论

文艺美学“教父”胡经之与深圳的三十年“知天命”之恋

分享

胡经之,是最早落户深圳的著名学者之一,参与创办深圳大学中文系、国际文化系及特区文化研究所,堪称深圳学术和文化的拓荒者和见证者。他深耕深圳文化建设三十余年,见证了深圳文化、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是深圳学派的杰出代表。他首次在全国倡导高校应开设文艺美学,使文艺学正式列为高校专业方向,被称为文艺美学的教父。他著书近四百万言,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是深圳学者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支持深圳学派文献建设捐献珍贵文献数千余册

“江南岸边草,苍茫一书生。乐读万卷书,好作万里行。心向真善美,敬重天地人。”胡经之以此自评。

身为“一书生”,胡经之以书为伴,以文为友,与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早在上世纪90年代,胡经之曾响应全国读书运动撰写了评论《谈谈<野火春风斗古城>》,一次竟印了10万册,由此获得了当时的一笔“巨款”1000元稿费。爱书如命的他把这价值北京两三间四合院房的“巨款”,去东安市场换来了ー车线装旧书,成为一时的美谈。

来深31年,胡经之对深圳情深且重。为支持深圳学派文献专区建设,胡经之拟将其个人全部藏书及手稿、各类证书、聘书、奖牌讲座等珍贵实物无偿捐献给深圳图书馆。2016年4月,他向深圳图书馆捐赠了自己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收藏的2000余册文献。2018年10月,他又向图书馆捐赠了第二批包含手稿89种,藏书近500册、学术刊物800余册、报刊剪报40余件,以及若干其他材料在内的二十余箱文献资料。这些文献曾随他从北国燕园至鹏城荔园,经数次腾迁而不忍割舍,是胡经之个人学术轨迹的见证,也是深圳学术、文化的珍贵历史印记。

胡经之捐赠的手稿

过了“耳顺”之年,胡经之本可以退休了。但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他为博士生导师,由此他成为深大建校以来自行产生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院方表示,不能就此退休。因而他工作又延长了11年,培养了10届文艺美学博士生,到71岁时才告退。

退休后,他集中精力著书立说,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天6-7小时阅读写作。“去年,我大约写了十万字的文章。”他表示,“只要身体尚好,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内,会把到深圳来的三十多年的经历好好梳理并写下”。这也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潘润华)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