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高交会20岁“时间树”

条评论立即评论

高交会20岁“时间树”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中特别指出:“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原标题:高交会20岁“时间树”

深圳新闻网讯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中特别指出:“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0岁的高交会,用“科技第一展”的背书,在这面旗帜上写下闪亮一笔。赢得“科技第一展”的盛名,并非是单纯的规模大,并非是明显的规格高,而是来自市场的认可。产业化的里程碑,企业家的助推器,新技术的风向标,高交会的“科技第一展”因此闻名,因此强盛。

风起高交会。这风,是成果转化的改革之风。

在第一届高交会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说:中国政府决定每年举办“高交会”,是为了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释放科技活力,需要一个市场化的示范,而高交会便是产业化的里程碑。讲述高交会效应,早期有一个例子至今印象深刻:东北一家工厂相中了一项技术,双方一聊才发现,签约的两家竟在同一个城市,相隔不过两条街。

引进了资本,引进了人才,引进了创客,高交会一直不停做着加减法。加法让创新元素不断汇入,而减法往往意味着改革创新随着环境成熟退下舞台。加也好,减也好,20岁的高交会一直进行着完善创新链的示范。

风起高交会。这风,是尊重创新的人文之风。

人才是第一资源。20岁的高交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大摇篮,一大批耀眼的企业家名字,都是高交会故事会中的主角。至于起点,是对人的尊重,对发明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记得高交会初创之际,一批民间发明家举牌自荐。于是,高交会开设了个人发明专区,让奇思妙想能有公开的亮相,也让创新精神得到社会的认同。

这便是高交会的人文底蕴。在民间发明家进入高交会十多年之后,中国创客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也是高交会。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交会营造的生态环境,便是深圳得以打造全球创新之都的人文基石。

风起高交会。这风,是产品试水的市场之风。

每一届的高交会,都会涌现一批黑科技,那些受人欢迎的,往往在一两年后变成了潮流产品。在科技企业的眼中,高交会就是“风向标”,新技术要在这里亮相,新产品要在这里试水,风行高交会预示着能够风行市场。

观察高交会的舆论场,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寻找“缺席者”。在这张名单上,有过华为,也有过比亚迪。“缺席”更准确的表述,或许是“毕业”。比亚迪的第一辆新能源车需要高交会的舞台,然而到了大规模量产阶段,需要的则是专业车展。更何况从高交会的规模来看,持续走高的参展企业数,让高交会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向标。(深圳商报记者钱飞鸣)

第一届

1999年10月5日-10日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展览面积20200平方米,参展企业2856家,参展项目4150个,到会投资商955家,5个外国政府团组,26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代表团,32家世界著名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参加,有30多位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嘉宾发表演讲。

第二届

2000年10月12日-17日

技术成果交易与风险投资相结合

参展企业2968家,参展项目15000个,到会投资商1300家,9个外国政府团组参加。有30多位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知名人士在内的嘉宾在高新技术论坛发表演讲。

第三届

2001年10月12日-17日

组织实力更强,专业主题更突出

总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3320家,参展项目15404个,到会投资商1661家,11个外国政府团组,37个国家和地区的85个代表团,41家跨国公司,全国31个省区市、4个计划单列市和港澳台地区组团参加了展示和交易。

第四届

2002年10月12日-17日

国际证券交易机构大规模聚会

参展企业3691家,参展项目7749个,到会投资商1124家,17个外国政府团组,40个国家和地区的88个代表团,42家跨国公司参加展示和交易。有62位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嘉宾登台演讲,有6位两院院士在“院士论坛”发表演讲。

第五届

2003年10月12日-17日

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展会环境

有包括中、埃、英、俄等四国科技部长在内的60位嘉宾在高新技术论坛登台演讲。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20多个省市、30多所重点高校的400多位高层人士参加了高级别的“圆桌会议”和“super-SUPER互动”系列活动。

第六届

2004年10月12日-17日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10家海内外著名证券交易所以及42家国际知名的海外创投机构和中介机构参加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系列活动”;47名国际商政学界精英在“世界科技与经济论坛”发表了精彩演讲;首次推出的“人才高交会”吸引了9万多名各类人才到场。

第七届

2005年10月12日-17日

自主创新

11家海内外著名证券交易所以及21家国际知名的海外创投机构和中介机构参加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系列活动”;49名国际商政学界精英在“世界科技与经济论坛”发表了精彩演讲。

第八届

2006年10月12日-17日

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知识产权保护

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25个外国政府团组和国际组织、66家知名跨国公司、8家全球知名证券交易所、3278家参展商、9765个项目和2690家投资商参加了展示、交易和洽谈。11个国家的14位部长级以上政府官员莅临“部长论坛”。

第九届

2007年10月12日-17日

推进开放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02个代表团、3527家参展商、16067个项目和3487家投资商参加了高交会的展示、交易和洽谈,参会跨国公司达72家,海外参展面积达1.37万平方米,专业产品展海外企业参展面积比例超过40%。

第十届

2008年10月12日-17日

科技改善民生创新改变世界

展览面积达105000平方米,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代表团、3137家参展商、14073个项目和2546家投资商参加,参会跨国公司达89家。7个国家的11位部长级官员、9家国际著名企业的高层莅临论坛发表演讲。

第十一届

2009年11月16日-21日

创新·创业·发展

共有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106个代表团、3023家参展商、1864家投资商和15187个项目参加了高交会的展示、交易和洽谈。其中俄罗斯、德国、匈牙利、比利时、芬兰、韩国等17个国家共组26个代表团参展,国际化特征更加显著。

第十二届

2010年11月16日-21日

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

共有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106个代表团、2775家参展商、2438家投资商和12793个项目,参加了高交会的展示、交易和洽谈,参观人数达到52.5万人次,150多家海内外媒体的近1200名记者参与报道。

第十三届

2011年11月16日-21日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25所知名高校精心组织众多科研创新成果进行展示;“人才与智力交流会”,共有包括艾默生、渣打银行、富士康、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8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亮相展会,提供8000多个中高端职位。

第十四届

2012年11月16日-21日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

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1个代表团、2976家参展商、15533个项目和3132家投资商参加了本届高交会,其中89家跨国公司参展,海外参展净面积近10000平方米;入场人数达53.8万人次,比上届有所增长。

第十五届

2013年11月16日-21日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总展览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包括29个国家和地区、34个外国团组在内的3012家展商参展,包括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115个代表团在内的54.1万人次参会。

第十六届

2014年11月16日-21日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发展

包括37个外国团组在内的3016家展商参展,带来的高新技术项目与产品数达3593项,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123个代表团在内的54.6万人次参会。其中,共有3628位投资商参展参会;专业观众人气指数达到235。

第十七届

2015年11月16日-21日

创新创业跨界融合

总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28个代表团、3686家参展商、16825个项目参加展示、交易和洽谈,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58.3万人次观众参观了主会场和分会场,214家海内外媒体的1496名记者参与报道。

第十八届

2016年11月16日-21日

创新驱动质量引领

本届高交会包含展览、论坛与会议、相关活动、不落幕的交易会四方面内容,展会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有37个国家的3533家参展商、23334个项目参展和入库,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58.9万人次观众参观了主会场和分会场。

第十九届

2017年11月16日-21日

聚焦创新驱动提升供给质量

本届高交会论坛会议总场次超过252场,会议活动的质量数量、专业性较往届有明显提升。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跃。有1704项新产品和539项新技术首次亮相,占展览项目总量的22.4%。

第二十届

2018年11月14日-18日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展览面积将超过12万平方米,预计将有3000家海内外展商、逾万个项目参展,超过100个国家的海内外客商、投资商、观众到会,观众总数将超过50万人次。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