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2018年7月24日(记者 贾楚航 张倩 见习记者 许加薇)作为一名青岛人,59岁的裴玉堂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烟台海关;作为一名国门卫士,30多年来裴玉堂见证了共和国海关事业改革的辉煌历程,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对烟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澎湃动力。
40年来,数据显示:2017年,烟台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2953万吨,是改革开放前1977年的96.5倍;监管进出境人员96.3万人次,是1977年的175倍;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9806架艘,是1977年的55倍……烟台海关已成为烟台外向型经济全面率先发展的同行者和见证者。
初心不改,一辈子专注热爱的事
位于烟台海关大楼不远处的烟台山脚下,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0多年历史的东海关税务司署旧址,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解放区海关,也是裴玉堂青春驻扎的地方。
1985年,山东大学法律系毕业的裴玉堂被分配到老家青岛,成为一名海关关员。当时海关条件十分艰苦,裴玉堂和同事白天办公,晚上和衣睡在办公桌上。即便如此,他依然兴奋。“全国380多个政府部门来学校要人,能分到青岛海关工作,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裴玉堂回忆说。
不料,欣喜中干了几个月,一纸调令将他派往烟台海关,当时山东省只有青岛、烟台两个海关,烟台海关是青岛海关唯一分关。心里一万个不情愿,裴玉堂还是听从了组织安排。那一年,他26岁。此后33年时间里,有两次可以调回青岛的机会,他却最终选择留在烟台。他说,我了解烟台海关的点点滴滴,见证过他如何从幼小到壮大,“就像孩子一样,有了感情,就做不到一走了之。”
当年的烟台海关,楼上办公楼下单身宿舍,10多平米的房间要挤上七八个人,裴玉堂一住就是5年。后来申请到房子,冬无暖气夏无空调,只有水电维持基本生活。直到1997年以后,关员的住房条件才有所改善,80多平米的房间有了暖气。
期间,不是没有机会转行。即便在海关条件最艰苦的年代,手握律师资格证的裴玉堂,随时可以华丽转身,但他硬是拒绝了同学合伙开律所的邀请。如今,开律所的同学早已腰缠万贯,有人问他后不后悔,他说选择了就不会后悔,“如果再来一次,重新让我选择,我还是选择留在海关!”裴玉堂的神情,坚定无比。
为国把关,用忠诚谱写人生华章
海关是守护国门的忠诚卫士,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海关人面对生死考验,也面对各种诱惑,但裴玉堂发誓,一定要守好国门,对得住自己一生追求公平正义的热血,对得住自己头顶上闪闪发亮的国徽。
上世纪90年代,裴玉堂还在烟台海关调查处任职,负责打私工作,这段经历有着裴玉堂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有一次接到情报,某走私团伙欲走私大量香烟入境,他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港口周围进行埋伏。由于无法核实情报的准确性,寒冬腊月,他们穿着军大衣在野外连续蹲守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四天傍晚等到了走私船。但被海关抓个正着的走私船并没有死心,他们利用船大速度快的优势,企图撞开缉私船外逃,海关缉私船冒着被撞翻的危险在海上与走私船展开殊死搏斗。
裴玉堂清楚记得,他们租用了一艘船,由于不熟悉航道,在追赶过程中险些撞到海带架子,船毁人亡。“最终还是追上去,开枪逼停了对方。”裴玉堂和同事们一举捣毁了一个走私香烟案团伙,缴获香烟8800多箱。
还有一次,裴玉堂抓获了一个在某港口正在卸货的彩电走私团伙,船上载有3000多台彩电,总价值2000多万元。被抓时,对方多次企图用金钱贿赂裴玉堂,均遭拒绝。后来在调查此案过程中,该团伙成员又以其家人安全对裴玉堂进行威胁。对此,裴玉堂没有丝毫犹豫。最终,走私团伙受到了应有的制裁。
服务经济,以改革促进地方发展
惊心动魄的过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海关业务及监管手段的不断升级换代,一次次远去。如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已普遍运用在海关监管过程中,“智慧监管”、“智慧企管”建设正逐步推进。在海关工作多年,见证时代变迁,裴玉堂一次次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一次次为烟台的发展而自豪。
去年7月1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所有进出口货物纳入全国通关一体化实施范围,企业可在全国任意一个海关完成申报、缴税等手续,申报更自由,手续更简便,通关更顺畅,真正实现“全国是一关,关通天下”。
裴玉堂告诉记者,该政策实施后,烟台7000余家企业从中受益。截至目前,烟台口岸纳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进口单量已达40余万票,通关效率较改革前提高约15%以上,“预计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通关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33年来,类似改革早已不计其数。以往,报关人员在报关时拿着大摞大摞的各种报关单证是报关大厅常见的风景,后来“多点报关”、“分类通关”、“无纸化报关”等一系列改革应运而生。2012年,烟台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企业只需通过网络就能进行申报,提升效率。如今,通关无纸化改革全面普及,大大激发了烟台市外贸发展“新动能”。
在裴玉堂看来,海关的快速发展,让身在其中的人们必须永葆一颗学习向上的心。不断出现的新政策,不断变革的新技术,如大浪,催着人们不断把自己变成“金子”。
“在这里你永远都不会感到枯燥,随时都有新的东西让你学习。”日常开导年轻人时,裴玉堂经常拿稽查处举例,“我们天天和企业打交道,注册企业一万多家,商品有几百万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商品,进出口类型更是多种多样,需要学习的东西那么多,何愁没有事情干?”
调查、办公、监管、稽查……33年来,海关的主要岗位,裴玉堂几乎都干过。身为稽查处处长的他,即将面临退休,告别自己挚爱一生的海关事业,而他深深感到,自己还没干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他身体力行,把一丝不苟的工作经验,永不止步的学习精神,传授给了下一代海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