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月25日讯(记者 杨浩翰)每当你抬头看见深圳的蓝天白云,你知道这一抹蓝白背后是深圳人怎样的努力吗?近日,记者从市科技创新委了解到,近年来,深圳政府强化生态理念引领、创新管理制度、将环保实绩纳入最大考核项、营造全民参与氛围,这四件事让深圳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
据悉,在强化生态理念引领方面,深圳制定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落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领域。深圳划出了“生态红线”,率先出台《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将市域近一半土地划定为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明确规定全市生态用地比例不低于50%。十几年来,线内面积不减,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生态质量逐步提升。
环保入法也是深圳一个很有力的措施,深圳先后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法制保障。
2018年9月28日,深圳灯光秀首秀,主题为和谐之境的灯光展示在市民面前 (图/杨浩翰)
深圳是创新之都,在环保方面,创新管理制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摸清生态“家底”,研究建立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
2015年以大鹏新区为试点,在全国率先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此后,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形成《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规范》,为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提供了科学标准。其中,大鹏新区率先构建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比参照国内外生态文明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筛选出七大类共计42项指标,为科学衡量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依法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提供新标准。
二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科学性。
目前,深圳已形成《深圳市典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图》等成果,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深圳市不同类型、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为实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态保护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是建立“城市GEP”与GD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
GEP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缩写,盐田区率先创新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研究,在全国率先建立与GDP相对应的,既体现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体现人类改善环境所做贡献的城市GEP核算体系,共设计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28个。通过测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GEP的变化,及时了解和评估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双轨推动”示范机制。
四是通过率先试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和碳排放权交易,以市场化、法治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和节能减排。
五是建立生态货币补偿制度。例如大鹏新区率先出台《大鹏半岛生态保护专项补助考核和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既有利于保护生态,又提高原村民的生活水平,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7.1亿元,进一步增强大鹏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不断完善监督考核办法,对生态保护不力以及不配合政府开展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人员,停发或扣减其生态补偿金。相关做法耶被全省推广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