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1988,“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诞生 曾叫“上步工业区”

条评论立即评论

1988,“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诞生 曾叫“上步工业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如果要评选深圳最出名的一条“路”,那么华强北路是很有希望上榜的。来深圳的人必去的地方,除了那几个主题公园以外,华强北电子一条街大概是必不可少的。

2006年,苏胜云在赛格电子市场租的档口。

华强北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赛格市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原标题:1988,“中国电子第一街”诞生

晶报2019年4月1日讯 如果要评选深圳最出名的一条“路”,那么华强北路是很有希望上榜的。来深圳的人必去的地方,除了那几个主题公园以外,华强北电子一条街大概是必不可少的。这条并不高大上的市政道路,其意义早已不仅仅是一条“路”。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它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电子产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华强北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深圳改革开放历程的真实写照。

1988年3月28日,一个所有商人都认为是吉利的日子,赛格工业发展大厦一楼的一小半区域被分隔开,改建成1400平米的赛格电子配套市场,华强北电子市场就此诞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华强北早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数码电子产品集散地,被授予“中国电子第一街”称号。华强北的发展,可说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华强电子市场是深圳商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影响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信息电子产业。

华强北“曾用名”:上步工业区

华强北这条中轴主干道南北长900多米的街区,占据了深圳九成以上的电子数码产品交易份额,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据悉,最早的时候,华强路只是上步工业区内的一条道路,附近还有诸如华发路、华富路等。谁也没想到,当时这条普通厂区道路的一小段,许多年后会因为电子街铺林立,被称为“中国电子第一街”。

华强北电子市场的由来,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门初开时的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有关。早在深圳经济特区筹备时期,电子业就被作为来料加工的主导产业。在深圳第一座高层建筑——电子大厦动工前的1979-1980年间,来自内地和香港的电子产业资源已经在不断地向深南大道和华强北交汇处聚集。电子大厦于1981年1月动工,1982年8月建成,后来建成的赛格大厦与其相邻。电子大厦是深圳的第一个地标,它的建成也使电子制造业随后成为当时深圳最大的产业。

1984年1月,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专程来到华强北这一中国电子业的新兴之地。在中航的一家电子厂,他饶有兴味地观看了人和电脑下棋表演,表示电脑要从娃娃抓起。1985年,电子工业部决定在深圳成立办事处,整合分散的小电子企业。为了实现市场化运营,深圳电子集团公司成立;1986年,以广东省、深圳市和电子工业部所属的电子企业为基础,吸收其他部门所属的电子企业参加,组建深圳电子集团公司;1988年,深圳电子集团更名为赛格电子集团,并在赛格工业大楼一楼设立全国第一家专门销售国内外电子元器件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赛格电子配套市场(赛格电子市场的前身)。这奠定了华强北中国电子交易第一市的“江湖”地位,也促使上步工业区由电子制造转型为中国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

据悉,赛格电子市场成立之初,面积只有900平方米、43户商家。面积虽很小,条件也十分简陋,但由于符合改革开放之初的市场发展需求,这样一个生产资料性质的集散市场定位,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所以吸引了许多内地厂商与香港厂商的关注,入驻商户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赛格集团成立后,其成员企业一度多达100多家,包括桑达、华强、康佳、爱华等深圳知名电子企业。

20年打造“中国电子第一街”

随后,赛格电子市场经历了五次扩容,发展至总经营面积近60000平方米,商铺3000余个。经营产品涵盖电子元器件、电脑整机及配件、智能产品、手机通讯产品及配件等几大类、数十万个品种。与赛格一街之隔的华强集团也开设了多个专业电子市场,共同形成华强北商圈中最出名的双子星格局。

与此同时,整个华强北商圈也逐步扩大,形成东起上步中路,南到深南路,西到华富路,北至红荔路的商圈格局,其中轴位于南北向的华强北路上。商圈内相继涌现出赛博、远望、新亚洲等众多私人投资的电子市场,逐步发展成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中国电子信息产品集散地。而且,华强北各市场还自然而然地进行细化和分工,有专做通讯器材的,有专做安防监控的,有专做元器件的,形成齐头共进的良好局面。

此外,华强北也朝着专业化的路径发展。2007年,由华强北各大电子市场电子元器件、手机、数码、IT等56类产品组成的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指数”正式发布,成为国家工信部的数据源之一;2008年,华强北被中国电子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电子第一街”,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产品种类最齐全、年交易额最大(四个第一)的电子产品交易集散地,是国内电子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我2003年春节后来到深圳,在赛格电子市场的一个档口打工。2005年开始跳出来,在赛格电子市场租档口自己做,一做就是十几年。”赛格电子市场6楼的商户苏胜云告诉记者:“在我的印象中,2006-2007年是华强北人气最旺的时候。那时候人很多,周六日赛格里面人挤人,外面马路上也全是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外国人也不少。当时生意也多,我每天从早忙到晚,还请了几名工人帮忙。”

与时俱进华强北重新出发

从2013年3月起,因深圳地铁建设施工需要,华强北路主干道实施封闭施工,禁止车辆通行。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因为围挡施工改造带来的阵痛对商圈的影响很大:客户不能开车进出,直接分流了一部分客流。再加上近些年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的经济大环境,华强北的发展步伐慢下来了。此外,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则给华强北传统商铺业带来更大的冲击。

2017年1月14日,经过3年多的地铁围挡施工之后,华强北重新开街,1、2、3、7号地铁、42个出入口无缝接驳,立体密集的交通网络,彻底扭转了以往华强北拥堵不堪的交通环境。华强北主街也变得路面宽敞大气,沿街建筑外立面也修葺一新,杂乱无章的街面彻底成为历史。完成硬件改造后的华强北中轴步行街全长约930米,南起深南大道,北至红荔路,东西宽约60米。重新开街后的华强北在硬件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对片区的人流、经济、商业和物业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如今,华强北依然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展示交易市场,国内手机通讯类产品的集散基地龙头。“我觉得,这里还蕴含着很多机会,毕竟是一个规模巨大、非常成熟的国内数码电子产品集散地。接下来,我将适度拓展一些与主业相关的电子产品类业务,使自己的业务线更广。在华强北这个各种配套非常完备的市场,做这些很方便的。”苏胜云说。

数据显示,华强北商圈现有企业6.5万家,个体工商户4.4万户,从业人员约22万,日人流量达50-80万人次。2018年以来,华强北商圈的人流量、销售额、店铺租金、企业和个体户登记量均稳中有升,呈现出较大发展潜力。目前商圈共有各种类型电子专业市场30个,总经营面积52万平方米,以电子元器件、通讯数码及配件等为主营项目,经营产品涵盖电子产业链的上下游各领域。商圈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截至2018年末,规模以上单位594家,实现营业超1200亿元。

在产业升级方面,目前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已进入腾笼换鸟阶段,许多企业完成了从传统柜台模式向体验式消费高端业态的成功转型。在政策扶持和助推下,华强北商圈不少企业转为自主研发、自创品牌,产品种类多元化。商圈内的国际创客中心也先后建立,市、区孵化基地陆续成立。这条国内外闻名的“中国电子第一街”,正在重新出发。

本版统筹 晶报记者 马骥远

本版文图 晶报记者 罗俊杰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