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2019年8月2日讯 7月31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正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 Plant cell-surface GIPC sphingolipids sense salt to trigger Ca2+ influx(植物细胞膜糖基肌醇磷酸神经酰胺鞘脂感受盐胁迫导致钙内流)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是深圳大学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综合性期刊《Nature》正刊上以长文形式发表研究性论文。
据介绍,深圳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蒋中浩博士为第一作者,陶明博士和吴飞华博士等为并列第二作者,裴真明教授和胡章立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植物盐受体 GIPC(糖基肌醇磷酸神经酰胺),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该研究从寻找植物细胞感知盐胁迫的受体基因出发,解码了植物感应盐胁迫信号的分子机理,对进一步揭示植物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分子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在全球及我国耕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导致粮食严重减产以及植物生态退化的现状下,该研究对培育抗盐农作物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粮食和生态安全。《Nature》同期刊发了题为 How plants perceive salt(植物如何感受盐胁迫)的评论文章,对该项研究进行了深度报道。据悉,该研究受到深圳市孔雀创新团队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发表论文截图。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王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