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19年9月21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潘润华)9月21日,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在深圳开幕。本届大会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绿色传播”为主题,将通过专业论坛、展映、讲座等形式开展为期一周的活动,延续至9月27日。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宣布大会开幕。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以环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她指出,深圳将建设世界领先的空、天、地一体化的大气观测网,率先开展臭氧污染治理,推动建设大湾区特别排放区,也建设全中国中小行业碳排放交易中心。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1-6月份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深圳在全国168个城市当中排名第3,仅次于海口、拉萨,深圳蓝、深圳绿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吴以环表示,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征片达5000部以上,参与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30个以上,她希望与会嘉宾围绕主题深入交流,加强协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创始人、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理事长、航都文化董事长陈素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首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以影视为传播手段的绿色公益活动,大会通过举办专业论坛、影视作品展映、公益讲座、能力工作坊等方式向专业观众及普通市民传递生态环境的知识,并引领各种环保行动。大会组委会代表2015-2018年连续四年受邀随中国代表团参加在法国、摩洛哥、德国、波兰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展示并传播中国民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故事和声音。今年也会将大会成果送往2019联合国气候变化圣地亚哥大会。
大会开幕当天,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评委会主席、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揭晓了2019年国际“生态文明”影视推优结果。本届大会共征集到96个国家和地区报送的1453部影视作品,其中国外影片作品1301部,国内影片作品(含港、澳、台地区)152部。
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由影视、科教、生态环境等领域的7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委团评出最终获奖影片。来自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新西兰、印度、葡萄牙、南非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2部影片分别获得长、短片金银铜奖。其中,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送选的《绿色长城》获得长片金奖,澳大利亚导演欧亨尼奥·塔兰托拉的作品《为气候变化而战》获得短片金奖。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送选的《绿色长城》获得长片金奖。
附:2019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获奖名单
长片金奖
《绿色长城》中国
长片银奖
《应对改变》新西兰
《我们的海洋:发现之旅》南非
长片铜奖
《保护秋沙鸭》中国
《最后的海龟》新西兰
《南极和气候变化》土耳其
短片金奖
《为气候变化而战》澳大利亚
短片银奖
《一个人的森林》印度
《悬崖上的追梦人》中国
短片铜奖
《三重好处原则-我们真能以可持续方式生活吗?》奥地利
《洞庭湖卫士》中国
《水的故事》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