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评论员王俞
近日,一则《深圳推出全国最严交规从11月1日开始执行》的消息刷爆微信群和朋友圈,该消息称,从11月1日起,深圳交警将对“开车时持手机接单”“操作导航”“用耳机接听电话”等行为给予“罚款300元记2分”的处罚。该消息一时间被疯狂传播。到最后,深圳交警不得不出面辟谣,对相关处罚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事件的起因,是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下个月(11月1日)正式实施,市民们对一些规则还不太了解,在新、旧规则的交替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加上一些人在“深圳交规严格”“粤B司机最难”等固有思维的误导下,间接导致了谣言的肆虐。
笔者对比了一下谣言中所列举的“规则事项”与官方辟谣的“在线解读”,发现两者之间矛盾交汇点主要集中在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使用和处罚上。谣言中所列出的处罚事项翔实、具体,精确到“使用导航”、“耳机接听电话”等这类几乎每一个市民或多或少都会“触碰”的驾驶行为上。而新修订的《条例》规定的只是“从今年11月1日起,手动操作移动电话、电子设备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将处罚款300元记2分”。虽然已经将原《条例》中的“手持”改为“手动”,让执法内容更为精准,但是并未对操作移动电话、电子设备的具体情形和使用时间作界别及要求。这也就给了谣言“发挥”的空间。
谣言之所以有“市场”,还是因为法律“留白”过多。在法律界有一句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谚语:“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反思整个事件,新《条例》在制定的过程中,对一些处罚事项模糊不清、过于宽泛,未能给出相应的细则,且操作性不够,是导致谣言滋生的客观条件。什么叫“长时间操作”、“频繁操作”,司机不清楚,甚至有些执法者也不是很清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市民都是自带传播属性的,而当市民们对新法规缺乏现实可落地的理解时,谣言就有了传播媒介。
因此,规则制定者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一定要多方调研、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出台相应的细则和解释,不要“留白”。这样,谣言才不会有可乘之机。也希望交管部门能够尽快拿出可操作的执行办法和认定标准,让司机心里更有底。如此,广大市民才能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延伸阅读:
辟谣 | 开车不能看导航?网约车司机不能接单?关于深圳新交规,这些都是谣言!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