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党建引领 建设智慧社区
深圳市北站社区挂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观测基地
深圳特区报2019年12月23日讯 昨天,在第五届中国社会治理50人论坛期间,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全国首个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观测基地在龙华区北站社区正式揭牌,该基地建成后将汇集多方力量,将北站社区打造成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样板和标杆,充分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创新引领效应。
昨天的论坛上,北站社区进行了治理创新案例分享。记者了解到,面对特殊区位、组织形态多元、社会诉求多样的严峻挑战,北站社区大力加强社区党委自身建设,发挥社区党委核心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智核引领、三轮驱动、精准服务的社会共治、善治新路子。
智核引领,推动社区党建提档升级
北站社区构建起党建+科技+治理模式,打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智慧平台,为社区党委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目前,北站社区实现“一网感知调度”。即建成北站社区智慧指挥中心,平台对接整合辖区党建、政务、城管等26个子平台资源,链接上万个智能感知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社区治安、交通、消防、环保等各方面动态信息。据统计,北站社区智能分拨系统平均每天办理15件以上,自平台上线以来,采集实有事件477件,处置办结477件,处置率100%。
实现“一键接办诉求”。开发了系统群众端“i社区”手机APP,创建了“找书记”“你来@我来办”等功能模块,实现服务需求、群众诉求一键接办。“i社区”的手机APP试点运行以来,用户已达3000余人。
实现“一路护航安全”。植入“三小”场所消防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将北站社区警务室升级为北站社区综治中心,打造了社区警务、综治维稳、治安巡防一体化平台。依托“智慧龙华”建设,进行智能门禁系统、智慧安全用电项目试点等,提高辖区的安全水平。
三轮驱动,实现多方主体融合共治
着眼党组织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序组织社区多方主体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拧紧社区党委“动力主轴”。创新扁平管理,实现一级指挥。创新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机制,将职能部门垂直管理的网格员、安全员、消防员等5支队伍整合下沉到社区,统一由社区党委调度指挥、形成协同作战强大合力。创新联席会商,实现一级统筹。做实做强社区党组织联席会,有效统筹广铁集团深圳北车站、北站交通管理办等“省、市、区、街”四级共31个驻社区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33个党组织,实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组织凝聚、高效协商。创新“三事”分流,实现一级协调。社区党委牵头搭建共建议事空间,实现“大事”党委主导快办、“小事”基层协商共办、“私事”互相支持帮办。
撬动社会力量协同发力。突出社会组织一站式孵化,截至目前,共培育社会组织18家,社区社会组织总数达到25家,平均年增长约6家。突出社会组织支部化建设,突出社会组织专业化管理,为其提供专业指导培训课程等。
鼓励社区居民自发参与。创设北站社区居民“共享会”,引入“时间银行”模式,鼓励居民通过分享时间、技能、民间智慧等资源,打造自助互助、活力迸发的和谐社区。目前“共享会”已招募会员超过3000名。擦亮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品牌,将出租屋划分为宽、严、禁止等三个管理级别。对存在隐患的出租屋,以“文字+图片+二维码”形式挂牌公示、公开亮相、倒逼整改。目前已经完成4625栋出租屋分级挂牌工作。
精准服务,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针对居民诉求多元、需求多样,北站社区构建了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龙头,小区党群服务V站、社区聚善空间、退役军人服务站、残障者就业创业基地为主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形成“十分钟党群服务圈”,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
做实主题式服务。突出红色主题,每月开展“红歌传唱”活动,每周举办“四点半学校”红色故事会。组织居民创作和传唱“社区之歌”《北站社区我的家》,进一步凝聚人心力量、厚植家园意识。
做实定制式服务。增加24小时自助办理事项至111项,18项出入境和户政业务实现一窗通办。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办老年大学、青少年夏令营、人才驿站微创空间,并实施40多个“短平快”的民生微实事项目,更好地体现民意、服务民需、实现民愿。
做实融合式服务。链接深圳高级中学、玉龙学校等教育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牵手慈善会等社会组织资源,创设北站社区慈善基金。融合基层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改革成果,打造党务工作者实践基地。
昨天的论坛上,与会专家以“从深圳北站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为主题进行了讨论。多位专家表示,北站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建设智慧社区的实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推广性。(记者 王敏 通讯员 袁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