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深1+1”云桌会第二期聚焦两地交通互联产业合作
开启深圳广州15分钟“双城”生活
李东生
黄跃珍
许明金
张志良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5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吴德群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方晴 廖靖文 何道岚/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俊杰 方晴 廖靖文 何道岚/图)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一对相距仅100公里左右的超级城市“双子星”。广州和深圳,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一个是千年商都、科教重镇,一个是经济特区、科创高地,被赋予了发挥“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作用,牵引带动广东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为讲好广深双城故事,广州日报与深圳特区报近日携手共建“广深联动”“深广联动”频道,分别在新花城客户端和读特客户端闪亮登场,并启动由广州日报与深圳特区报联合采访的“广深1+1”云桌会策划。
聚焦交通互联、产业合作话题,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代表委员、企业家,有哪些建议?本期云桌会,让我们继续探讨新型广深关系,透视广深将如何谱写“双城记”的未来篇章。
谈产业合作
科研科创强强联手,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主持人:《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双方将在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深化合作。TCL扎根惠州,在广州、深圳都有重大产业布局。请问李东生代表,您认为在产业合作尤其是新兴产业方面,广深两市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我看来,两座城市各有优势。广州作为华南的经济中心,有非常好的高校、科研所等资源,科技人才基础最好,广州的制造业基础也非常好。
深圳有非常好的产业发展的环境,在对外开放、交通往来、科创产业等方面都非常有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地,深圳和广州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广电版广深“双城记”,可追溯到1980年
主持人:广州无线电集团是广州高科技企业的标杆,我们了解到,集团旗下广电运通正实施构建“广州总部+深圳基地”双核发展战略。请问黄董事长,这一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什么?目前有什么进展?
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广电运通董事长黄跃珍: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分享一段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广深“双城联动”故事。创立于1995年的广州无线电集团,前身是广州无线电厂。1980年8月,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当时华南地区唯一的部属电子企业,广州无线电厂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抽调总工程师带队的260余名电子科技骨干无偿支援深圳电子行业建设。深圳乃至珠三角电子信息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几乎都有广电人的身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经济特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如今,无线电集团再度投身深圳建设,无形中与40年前的历史选择形成了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今天的无线电集团以产权为纽带联动成员企业,以资本运作推动战略布局,以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积极投身先行示范区建设。
今年3月30日,广电运通人工智能深圳创新中心正式交付。创新中心作为广电运通深圳总部,兼具产业协同创新、技术协同研发、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投资孵化、业务聚集发展的多重任务,是广州无线电集团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号召下,以实际行动支持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举措,也是广电运通“广州—深圳”双核驱动,构建AIoT智能化生态体系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广电运通智能安全、智能交通及智能机具运营服务在深圳发展良好。
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广电运通形成“广州总部+深圳基地”双轮驱动新动脉,广电运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进入全新阶段,推动公司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实现新的发展格局;让更多符合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的好项目、大项目布局在大湾区,共享发展机遇,共创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让人工智能在“新基建”中发挥最大效能,助推国家实现领跑式创新。为广东省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广州四个“出新出彩”贡献力量!
广深“比翼双飞”,五方面值得期待
主持人:珠三角是世界上少数拥有两座超级城市的城市群。放眼更长远的未来,如何放大广州之“广”、深圳之“深”,结合港澳优势,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的竞争力,打造一个世界级城市群?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加强广深联动,让双方从“竞合”走向“比翼双飞”。
第一,两地携手,加强经贸信息合作。广州的物流、贸易、会展、信息和高端制造业较为发达,深圳的科技水平处在全球前列。可以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加强相关信息的交流,形成区域优势。
第二,整合航运物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以国际坐标定位深圳与广州的航运物流,强化战略规划引领,整合航运物流联动优势,构建拓展和通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通道。
第三,形成专业服务优势。高度发达的湾区经济必然对专业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需要广州与深圳加快发展旅游、法律、会计、仲裁、建筑设计等专业服务。
第四,聚焦智能信息发展。新一代智能信息是世界超级湾区抢占科技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深圳与广州要共同推动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信息技术合作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信息港。
第五,两地人才互通输送。广州具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为代表的大学群,而深圳的高校资源较少。两地需要加强教育交流,使得人才互通。
TCL在广东的产业,都是围绕大湾区展开的,我们在深圳、惠州、广州、中山都有我们的工厂、研发中心,在香港也有研发中心,未来也许我们在大湾区的东莞、珠海也会有相应的布局,我们希望借助大湾区的优势,能够加快我们作为全球化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大湾区战略会是加快我们成为有竞争力的全球化企业一个很好的契机。
谈交通互联
广深建设磁悬浮,15分钟可通达
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各领域专项规划有望于今年陆续出台,这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大湾区城际铁路两个专项。早在去年全国两会,您便就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互联互通建言献策。您如何看待广州、深圳两座城市间的交通互联现状?对双方合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有什么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福建商会会长、香缤集团主席许明金:大湾区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家底不同,城市发展情况不同,必须加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湾区时代,广深双城联动离不开两座城市的高效互通带来的要素高效互通。
但很长时间以来,广深两地间的交通互联比较局限——要么通过高速公路,有广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要么通过铁路,有广深铁路和广深港高铁。但近年来,高速公路节假日拥堵问题严重,铁路方面则有高速不到市区、到市区不高速以及通行能力接近饱和的问题。
去年,穗莞深城际终于开通,这让广深的交通互联上多了一条通道,但时速140公里、停站15个的这条城际线,更多的是满足城际日常出行的需求,还是不能满足两市快速联通的要求。
最近几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多次呼吁,要加快广深两地的交通高速互联。目前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已经进入广深两地规划中的广深第二高铁的加快建设。
去年,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一则招标公告——《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规划研究》,提出速度达600km/h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或将应用到广深第二高铁。如果这一设想实现,那么今后从广州白云机场到深圳宝安机场只要20多分钟即能到达,而广深两市中心城区或可实现15分钟内通达!我非常期待这样的场景可以尽快实现,为两市要素高效流动带来更多的帮助。
另一方面,除了广深两地的高速互通,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互通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相关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将积极推进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运中心,完善铁路公路运输通道布局,推进三地跨界交通运输全方位衔接以及构筑快速交通网络。而这些工程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必然会出现各城市建设的不平衡,很难形成统一的合力。
因此,在保持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前提下,应鼓励民间资本通过适当方式,参与大湾区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可以促进更多要素流通的交通设施建设中去。
此外,由于跨市交通建设需要协调的事项多、面临的问题复杂。因此,我建议研究制定适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审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现在的申报、审批进一步松绑,更好地促进湾区内城市交通衔接一体化,为广深也为大湾区内的城市要素流动提供更好的基础。
建议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区域轨道交通格局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广深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也请问张代表,广深两市乃至与大湾区各城市的联通上,有哪些障碍需要突破?您有何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地铁集团总工程师张志良:广州方面,根据2019年最新修编的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期至2035年,共规划53条线路,总长度约2029公里。深圳方面,远期至2035年,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共33条线路,总长约1335公里。我们的轨道交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仍存在多网并存、制式缺乏统筹等问题。
据我观察,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湾区相邻城市将逐渐整合发展,客观上产生了互联互通的需求,相邻城市地铁线网正由“边界换乘”呈现向“贯通运营”发展的趋势。近年,广州市依托国铁、城际和地铁规划,主动谋划了自广州辐射至佛山等周边城市的都市圈快线网络,构建广州中心至周边城市中心的“1小时轨道经济生活通勤圈”。区域“城际+地铁”互联互通体系的建立,有助打破国铁、城际和地铁行业间、城市间的技术壁垒,为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扫清技术障碍。
以此为起点,我们可以继续从城市群的区域视野入手,进行跨层级、跨行政区界的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协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推动区域轨道交通共生共融。推动建立“城际+地铁”的统一票制和公交化运营服务,将可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区域轨道交通格局,最终实现轨道设施资源共享的美好蓝图,造福经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