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的爸爸,父亲节快乐呀,爱你哟……我们把你当爸爸一样看待,就像你把我们当儿女一样……你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承担的一切,我们都会铭记在心……父亲节前夕,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张敏老师收到了这样的祝福短信。】
爱是欢喜与热忱
专业联考100%合格,高考100%上本科,成绩100%超艺术生重点线;这是张敏老师去年任教的艺术班的成绩。很多人可能认为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才去走艺术特长的捷径。艺术生往往被贴上“学困生”的标签。但张老师却热爱自己的职业,也特别疼爱学生。因为他知道,绝大部分的艺术生心中都有一个深藏已久的艺术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突破专业瓶颈,还要深入学习文化知识,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知之深,爱之切
学生过生日,他会送上诚挚的祝福;
学生生病了,他会自己先带他们去看医生;
学生情绪低落,他会及时安慰;
学生课堂状态不佳,他会想方设法调节气氛,让他们轻松愉悦。
他总是对班级学生说,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大家要相互帮助,不能让一个“家人”掉队。同学们能感觉到张老师对他们特别的爱,班级氛围越来越好,一些曾经迷茫的学生也逐渐振作自信起来。
经过他长期不懈的努力,人们惯性思维中的“差班”,后来蝶变成耀眼的“明星班”。
学校的大型活动,他们是主持;
学校的宣传片,他们是主角;
学校艺术季,他们获得一等奖;
草地艺术节,是他们在那里“包场”;
教室后面的版画,上了深圳的报纸;
多次获得“优秀班级”的称号;
成绩100%超艺术生重点线;
多人被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香港演艺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录取。
爱是唤醒与鼓励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唤醒与鼓励是激发学生求学欲的最佳途径,也是张老师教育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之一。“50分和80分没有本质差别”,“能达到80分就能无限地趋近满分”,这是作为历史任课教师的张老师最喜欢和同学们说的话。在他的鼓励之下,他所教的普通班的同学经常能考出年级第一甚至是深圳市前几名的好成绩。
2011级的高宇璇同学,口头表达能力不错,张老师让她做课代表,还鼓励她给同学们当小老师讲课。受益于高中阶段的锻炼,进入大学后,小高同学在广东省及全国师范生教学比武中荣获特等奖。
唤醒学生的过程是润物无声的。有时候,坚持做一件小事,会让学生慢慢的改变。在担任2011级2班班主任的时候,张敏老师会每天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上一句名人名言,以此来激励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看似一件小事,坚持起来却并不容易。
周末的晚上,学生返校上晚修。他坐十多公里的公交车去学校,就为了能不间断地给孩子们奉上一句他精心挑选的名言警句。孩子们能感觉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也特别配合他的工作。期末的时候,该班获得了学校“班级量化管理标杆班级”的荣誉。
在担任2018届艺术班17班班主任的时候,张老师坚持每天为同学们臻选一句名言。
春节,他会写“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读书季,他会引用苏轼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科技节,他会引用李政道的“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劳动节,他会发一条富兰克林的“劳动是幸福之父”;
青年节,他会用大仲马的“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国庆节,他会教育同学“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体育节,他会用达·芬奇的“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艺术节,他会发一句伯克的名言“艺术是人类的天性”;
有同学不能早起,他就用南怀瑾的“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来委婉教育;一年的最后一天,他会说“时钟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同学犯了错误,他不当面批评,而是呈上一条“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高考前,他会告诫同学们“高考是人生态度的试金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敏老师经常引用英国诗人雪莱的金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勉励学生共克时艰,以待春暖花开。
爱是责任与奉献
教师既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爱学生,就要努力奉献、甘于付出。2008级文科14班,是张敏老师来到二实后作为班主任带的第一个班级。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张老师牺牲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休息时间,晚上经常加班到很晚,到高考前,先后为同学们撰写并编印了4本70余万字的历史学习资料。在每本学习资料的扉页上,他会印上班级同学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照片,还有他和班级同学一起创作的班歌。
有位同学高考后在微博上写道:“虽然高考结束了,但我的心还在学校,我很怀念清晨拿着我喜欢的‘十四家’的班本教材跑到楼顶上背书的日子……”那届高考,他们班本科上线率名列年级平行班第一名。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之间的往来,正因为张老师的高度责任心和无私奉献,他才能举重若轻地把一个个普通班带成“明星班”。
2019级8班是他带的一个普通班。这个班在入学分班时班级均分在同层次班级中最低,学生整体上行为习惯也不太好。在高一新学期开始几周的周文明班级评比中,该班榜上无名。
张老师深知自己的付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与孩子们待在一起,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细节,经常夸奖同学们做得好的地方,不断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大家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对班级管理也给予越来越有力的支持。在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运动会,该班被评为“精神文明班”;期末考试,班级均分一跃成为同层次班级中的第二名;在学期末的班级量化管理总评比中,该班获得周文明班级的总次数位列年级第一。
张老师对教学研究的执着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一直致力于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历史学科教学体系。近年来,他为同学们量身打造、编印的教学讲义不下百万字。字里行间,镌刻的是张老师满满的责任和担当。
他心中想的是只有教师多钻研,学生的学习才能更高效。为了上好陕西省宜川中学的教改培训课,张老师曾经把几万字的教学设计数易其稿,反复打磨,连续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每天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老师的教改培训课获得极大成功,也得到了主办方的高度评价。
爱是心与心的交流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工作,只有用爱来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用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用爱才能赢得爱。
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你播种爱,就能收获爱。你对着山谷大声喊:“我爱你”,山谷那边的回音一定也是“我爱你”。教师的付出,学生会铭记在心。
父亲节前夕,张老师收到了有生以来最特别也最觉珍贵的一份祝福。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我们把你当爸爸一样看待,就像你把我们当儿女一样……你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承担的一切,我们都会铭记在心……”
“我们的爸爸,父亲节快乐呀,爱你哟……”当师生关系升华为一种亲情,教育就达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境界。
当师生关系达到一种相互交融的境界时,教育就会变得更加的简单和快乐。
爱是交响乐而非独奏曲
伟大的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是个人的职业,而学校教育则是集体的事业。一个班级的教育,单靠班主任,纵使其有三头六臂,也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集体的力量才是战无不胜的。
有一年校运会,张老师所带的2008级14班的入场解说词中,有这样一句:“看,高三‘十四家’的方队意气风发地走过来了,他们代表这个大家庭的59名成员……”
当时有人不解地问:“张老师,你们班有那么多学生吗?”张老师回答说:“班上共有50名同学,加上9名任课教师,不正好是59吗?班级的全体同学,还有全体老师,可都是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员哦!”
张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任课教师从来都是高度协作,十分和谐。不管哪一位同学,只要有明显的跛腿科目,班级任课教师都会重点关注,相互协商解决办法,并制定出合理的安排该同学各科学习时间的科学方案。
他们的信念只有一条,不以单科的得失为大,而是以同学和班级的全局发展为重,只要对“十四家”的每一位同学和这个大家庭有利的事情,老师们都会尽力去做。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才谱写了一首“爱”的交响乐,“十四家”的孩子们,才在当年的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才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
育人有路勤为径,教海无涯巧作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唤醒而不是雕刻。”爱的教育正是张老师唤醒学生的灵丹妙药。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的生命个体,教师一定要用爱去精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只有持之以恒地用爱心浇灌青春的花朵,才能迎来她们的绚丽绽放。
“爱的教育”是张敏老师的教育信条,他坚信教育需要用爱心浇灌,才能静待花开。张敏老师,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曾获“林增平史学奖”,深圳市教学设计和命题竞赛一等奖,市级“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参编教学用书多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多次在贵州、陕西、江西等地执教教改培训课或示范课。学生有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其中包括省文科状元。
(内容整理:深圳新闻网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