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位地道罗湖人和特区一起成长:“深圳是一座很有人情味的城市”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 2020年07月29日讯(记者 罗俊杰)“1980年12月的一天,我出生于留医部(即深圳市人民医院)。随后,我们家一直生活在罗湖,平时看病都是首选去‘留医部’。”晶报推出大型专题策划“我们40”全球寻人活动后,住在罗湖、工作在福田的深圳市民刘苹立即在网上报名。刘苹告诉记者,她和她老公都是深圳原住民,全家人一直生活在罗湖,看着深圳从一个边陲小县发展成了国际大都市。
当时医院门口杂草丛生
上世纪70年代,刘苹的父亲被从宝安县(深圳市的前身)乡下招工到县城深圳墟,父亲做报关方面的工作,母亲则在县土产日杂公司上班。那时候,能够跳出“农门”,成为一名‘吃公家饭’的工人,是挺让人羡慕的一件事。她回忆说:“尽管只是做一名普通工人,但是当时对于一家人来说,已经是一件改变命运的事情了。”父母在罗湖相识、相知乃至结婚,并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那年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生下了她。
刘苹说,尽管已经时隔40年,但母亲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生她那天的情景:“留医部是当时刚建立不久的深圳经济特区最好的医院,又离我爸妈当时的住处较近,所以妈妈临产时就赶去那里。我妈说,当时没有的士,甚至也没有公交车,所以他们是走路去的。那时候是冬天,风很大,他们走的是泥沙路,风一吹,沙子满天飞,她的眼睛都进了沙子。”
“我妈说,那时候医院的条件比较简陋,门口杂草丛生。当时医院的床位不多,有些病人不得不住在走廊。我妈妈总共在医院住了3天,然后就出院回家了。”刘苹告诉记者:“在我妈的记忆中,医生、护士和助产士等医护人员的态度都很好。她记得助产士叫‘菲菲(音)’,具体姓名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服务很周到,所以至今仍印象深刻。”
40年来,刘苹和她的家人们伴着深圳经济特区一起成长,亲历和见证了深圳市医疗事业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人民医院的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备,医生的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我们的就医体验也越来越好。”
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
“我已经在罗湖生活了40年,是一个地道的罗湖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路都充满了感情。”刘苹告诉记者。”
“我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小学在深圳人民小学就读,中学在洪湖中学就读,大学则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后来在福田这边工作。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在深圳。”生于斯,长于斯,特区40年的变化让刘苹记忆深刻,对家乡的情感也愈加浓烈。刘苹透露说,她平时工作之余大多都是待在罗湖:“亲戚、同学和朋友大多生活在罗湖,所以我的‘生活圈’‘朋友圈’都是在罗湖。我觉得罗湖的环境挺好的,有很多大公园,例如人民公园、东湖公园、洪湖公园和仙湖等,而且购物也很方便,物价还相对便宜,所以住得很舒服。”
社区工作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
“我是2002年来到福田区福保街道新港社区工作站上班的。”刘苹表示,当初之所以被招聘到社区工作站工作,可能是上级希望充实一下基层机构的力量:“我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又是共产党员。我上大学时就入党了,至今已经有19年党龄。”
转眼间,刘苹已经在新港社区工作站工作了18年,是该工作站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回忆说:“我来的时候,新港社区工作站刚成立。那时候不是在这里办公,而是在另外一个位置,条件非常简陋,只有1间房间、3个工作人员、3张办公桌,需要做很多事情。我们经常白天在站里忙,晚上还要到居民家里去登记信息。在此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居民,不愿意开门甚至会骂我们,需要我们耐心去做工作。”刘苹觉得尽管那时候很辛苦,但却是她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忆。
刘苹现在在新港社区工作站负责“工青妇”方面的工作。“平时都挺忙的,基层分工没有那么细,所以经常会有很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日常会遇到各种事情,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不过,我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她笑着说:“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挥洒在这里了。接下来,我会在这里工作到退休,继续为社区居民服务。”
深圳,一座很有人情味的城市
“我认为,深圳是一座很有人情味的城市。举例来说,在做志愿者这一块,不管是男女老少,市民们都很踊跃参与其中。很多人哪怕是在付出行动之后没法计算志愿工时,也非常乐意去参与,不会那么功利。这真正体现了助人为乐精神,也充分说明真的是‘来了就是深圳人’,大家都很有城市的‘主人翁’精神”。
“我婆婆也很乐于去做志愿者。平时义工组织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都会去参与。”刘苹告诉记者,她自己平时在工作之余也会带小孩去参与公益活动,“比如做志愿者,一起去捡垃圾,改善户外环境等,我觉得这对孩子成长也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
谈及深圳的未来,刘苹认为,接下来深圳在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把医疗、教育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做得更好,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我觉得,深圳现在已经很好了,今后肯定会变得更好!”刘苹对深圳的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