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30日讯(记者 叶梅)在中国的北纬18度有这么一个文化旅游区,它坐落在万余槟榔林海,并置身于古木参天、藤蔓交织的热带雨林中,这就是首家民族文化5A级景区——槟榔谷。槟榔谷创建于1998年,位于保亭与三亚交界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槟榔谷的故事和一个少数民族息息相关,这就是海南人的祖先——黎族。黎族人在海南繁衍生活,为这里营造了独特的文化底蕴。黎族人勤劳善良的特质,略带传奇色彩的文身民俗以及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锦,都为这个民族打上了神秘的烙印。
7月29日,“天然氧吧•健康海南”2020全国抗疫英雄海南行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国重点网媒推介活动走进了槟榔谷,用眼睛去感受这个古老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用心去感受这个孕育了海南这片热土的民族不可磨灭的印迹。
母系氏族的传统 五大家族的文身
在进入到这个古色古香的村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把母系氏族传统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服装文化。女子身上穿着的由手工编织而成的华服,而男子身着粗布麻衣,色彩单调。
这个民族的女子虽然地位很高,但依然要接受古老的习俗,根据家族和方言进行区分的文身。这种文身需要用竹签在脸上敲打绘制而成,痛苦程度可见一斑,但是对于没有文字的黎族而言,这也足以成为一种区分家族的符号了。
黎锦技艺失 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这个景区的所有建筑和陈设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可以说是原原本本地还原了黎族人的生活场景,而据导游六妹介绍,她们其实居住在离景区不远的村子里,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离开了村子去外面打工,只有老人还留在村庄。
记者在景区内看到了一位还保有文身的80岁老人,由于这种习俗在1950年就已经废除,因此仅存的文身的老人已经非常少了。她们听不懂普通话,只能用黎语交流,而“波隆”则是向她们文化的常用语。
这些老人虽然年纪很大,但掌握着黎锦的编制技艺,每天需要端坐成90度一针一线的编制黎锦,而完成一副简单的作品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是复杂的图案,时间就更久了,而年轻人无法像她们一样保持一个坐姿那么久,因此已经基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项技术了。
在景区中,还可以看到黎族人的酿酒技术,扎染技术,陶艺技术,感受一个古老民族的方方面面。这些历史的积淀造就了海南人的今天,作为游客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个民族的点点滴滴,才是真正踏上了海南文化的寻根之旅。在这神秘的北纬18度,孕育出了一个民族,也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它值得被了解,更值得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