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在北头村的蚝民讲述当年的故事。本版图片均由 张焱焱 摄
图为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听陈列馆讲解员讲述当年的故事。
图为小小讲解员合影。
原标题:24组亲子家庭走进北头陈列馆“穿越时空” 寻找都市社区崛起密码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 2020年08月25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对于深圳老一辈的开拓者来说,最值得自豪的莫过于那段曾经与深圳共同建设、拼搏的岁月。
作为深圳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南山街道的北头社区(原北头村)的原村民们曾以养蚝为生,后来又在时代的大浪潮中改头换面,招商引资办企业,在历史的进程中,他们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人文记忆和时代缩影。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8月24日,由南山街道党工委、南山街道办事处主办的“乡土记忆见圳成长”——北头村史博物馆文化传承系列主题活动将在南山街道北头陈列馆正式开启。24组亲子家庭跟随深圳晚报主持人的脚步一同一起走进北头陈列馆,“穿越时空”了解北头村的历史文化,了解北头村的老村民“向海要田,向田要蚝”的奋斗奋进历史。
留住文化根脉,传承时代精神,致敬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北头发展为切入口,以小见大回顾和传递经济特区里深圳原住民的奋斗精神是这场活动的核心。
潮汐涨落
古村留下500年记忆
有着500年历史的南山区北头村,村民世代以蚝业为生,村史宛如一部深圳养蚝史。承载了百年渔农文化的蚝田影响了该村人的思想及性格,为了让这段发家史被后代记住,2006年,北头村建成南山区首个村级博物馆,以占地600多平方米的陈列馆浓缩再现北头村百年蚝史。
从南山街道文体站(北头陈列馆)的牌匾旁拾梯而上,黑白照片、采蚝的连板、老旧的摩托车、村里第一台电视机、蚝壳砌成的墙、第一张自行车执照……数百件能再现村史的老物品都一一陈列于此。2006年开馆前夕,得知村里要办陈列馆的消息后,村民们纷纷自发地捐出了自家的老物件,共筹得600多件藏品。
“蚝田、连板,记录着海边潮汐的涨落,石磨、石锥,刻写着先民创业的艰辛。老人在这里可以寻找到昨日的记忆,孩子在这里可以体会到今天生活的幸福……”这是一段悬挂在南山街道北头社区北头陈列馆入口处的优美文字,几句短短的“开场白”,却透露出这片土地昔日的艰辛不易和今日的幸福美好。
“历史上的北头是远近闻名的‘蚝村’,300多名村民皆为蚝民。”在陈列馆蚝墙边的老照片旁,北头村的老支书黄兴发声情并茂的向孩子们述说着当年种蚝的艰辛,以及经历改革开放春风化雨的历史巨变。如今的北头已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社区,高楼林立,居民安居乐业。
历史沧桑
“蚝村”上岸转商业
穿过布满老照片的时间走廊,就可以看见村里曾经传统的捕鱼养蚝的作业器械、蚝民下海使用的木船、村里第一张自行车执照等近千件老物件,搭有农家老屋,复原养蚝、生活场景……在这里,居委会主任王光宇用实物讲解,生动再现了北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和变迁等历程。
“北头人埋头苦干的同时,还发挥聪明才智,在多年劳作中总结经验,创造出了高效的工具和养蚝方法。”走进放着凳子和电影放映机的旧物陈列区,《乡土北头》的作者彭庆元老师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在他的讲述中,孩子们认识到了蚝在海里生长需要有附着器,也就是它安生的“家”。北头村民自创用水泥瓦和水泥棒替代石头、盆等附着器养蚝。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大规模填海,北头的养蚝业难以为继,村民们开始转型,洗脚上岸,开始招商引资办企业。1985年,村民们投资100多万元,兴建南山工业区第一栋厂房,开启“从农转商”的生活。随后,北头新村、北头豪苑等楼房纷纷建起,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居住空间。
为让村民富而思源、富而思进,2006年,北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修建起“北头陈列馆”,这也是当时深圳首个村史博物馆。建成后的陈列馆引起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纷至沓来。目前,北头陈列馆正在装修升级,将加入多媒体手段,更立体展现村史文化。
生生不息
历史有新人传承
“记住这段寻找旧物,挖掘历史的经历,也希望你们把北头的精神传承下去,以更大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家园。”活动中,三位老一辈的北头村人完成了历史传承的交接,为参与活动的北头村史小小讲解员据悉证书颁发仪式,让新生代的北头人,传承这份特有的历史记忆,留住这份乡愁。
“前辈的故事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们的现在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现场,一位新接受证书的小讲解员说道,我会记下这些故事,把它告诉更多的人。“前辈们收获时一定是带着笑容的。”“照片里的海有些灰,我想为它加一些蓝色。”“网里的生蚝要多一些,他们才会开心”……在最后的画出历史画卷环节中,孩子们把一路上的所思所想,全部用画笔描绘成图,画出了心目中的美好北头。
“这是一次跨越年代的对话,也是一种历史传承的教育,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对老一辈先驱们的尊重,更是对现在生活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态度。”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杜炜平表示,这一次生动的教育、深刻的洗礼,提醒着孩子们要继承前辈开拓创新精神,大胆实践,做无愧于新时代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