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观察 第264期|日常生活不能被扫码“包圆”了
2020-10-26 17:57
来源: 深圳新闻网

深网观察 第264期|日常生活不能被扫码“包圆”了

人工智能朗读:

深网评论员 明月

身处“手机扫码”时代,方寸手机扫方寸二维码成了人们出行的标配。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人类活动相互连接,在网络空间里制造出人类社会的镜像,人们的衣、食、住、行轻轻松松被一部手掌大小的智能手机给便捷、高效地“安排”了。线下社会也逐渐被线上社会所丰富,“扫码”成了一把万能钥匙。尤其在战疫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没有健康码寸步难行。

毫无疑问,互联网连接一切,把人们从信息封闭时代带入高度信息化时代。可是,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带来前所未有改变的同时,也给一部分人群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首当其冲的便是老年群体,同时还有网络欠发达地区、边远农村地区的各类人群。

大家对疫情期间山里孩子到处找网络上网课的画面,还记忆犹新,还在对老人不会扫码而进入不了公共场所的新闻而感到不安。部分老年人甚至对智能手机因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导致扫码难、就医难、购物难、办事难……他们要么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要么被这些所谓的便利妨碍了自己的生活。

诚然,互联网促进社会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但它应该是普惠性的文明。毕竟,现代文明社会不是原始森林,每个人都有享有便利出行的权力,更不应被这扫码给“包圆”了。对于熟悉二维码的中青年人来说,扫码是举手之劳;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二维码可能是难以跨越的鸿沟。

拿老龄化来说,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增至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十四五”期间更将突破3亿。当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如何让老年人与“手机扫码”时代并行不悖,如何加强数字时代的适老化建设,眼下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就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发出智慧助老行动倡议书,呼吁社会通力合作,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行业窗口应优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无码绿色通道”。这是一项及时的善举,既能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又能彰显城市温度,是一举多得的良策。

进一步思考,扫清扫码使用障碍,不仅仅是要用“无码”代替“扫码”,而是需要更加个性化的帮助,针对不同地区的各类人群,加强人工面对面服务、网络技术坚持适老化原则、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应用,让不同类型的人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入”互联网,让无法“上网”的群体依然可以顺畅、舒适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总之,数字化时代网络技术发展可以很快,但各类服务还是应该温情一点、细一点、耐心一点,让更大范围的人群跨越各种数字门槛,充分享受到网络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福利,不落下任何一个特殊群体。


相关报道:

7位老人北京门诊挂号记

期期爆满!为老年人开的这个培训班火了,网友一句话看得心酸…

天津出行有重要调整!不再扫码,直接亮码通行!


往期内容:

深网观察 第263期|当心网络招聘“馅饼”成陷阱

深网观察 第262期|老旧小区改造要对症下药

深网观察 第261期|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

[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