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40 | 国际留学生:因为留学的机遇齐聚深圳,这里是青年人的大本营
2020-12-28 13:53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见圳40 | 国际留学生:因为留学的机遇齐聚深圳,这里是青年人的大本营

编者按: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见圳40·外国人眼中的深圳”系列访谈活动于7月正式启动,以影像、文字、音频、书籍等多种形式,专访科技、金融、医疗、教育、人文等不同领域的40名外国人才代表,讲述40年来外国人才见证、参与以及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故事。该活动由科学技术部外国专家服务司指导,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外国专家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深圳新闻网承办,得到了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招商蛇口的特别支持。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签11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已累计覆盖54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来华留学学历生比例达54.6%,比2016年提高7个百分点。

来自波兰的Karolina Maria Ruminska、捷克的Barbora Sloupova以及印度的Syam M.S.,就是这54.6%中的一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专业,他们却均因深圳而来,因深圳大学而来,因机遇而来。也因此,他们共同参与、见证着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的发展,用不同的视角体验着中国的变化,诉说着与深圳这座城市的情缘。

与特区相遇,深圳会给努力的人想要的一切

为什么是深圳?在深圳留学的感受如何?他们三人原因各异,各有感触,然而,相同的却是对深圳这座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由衷赞美。

“对于想要努力工作、实现梦想的人来说,深圳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第一次来到深圳的Maria,在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座座高耸的大楼时,她表示震惊——这真是一个“超大城市”,“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在深圳多待一段时间,我喜欢这里的好天气、棕榈树,还有火锅,喜欢在淘宝上购物,用微信聊天,我也喜欢和中国朋友用中文交谈的时光,深圳成为了我第二个家,我感觉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深圳人’。”

2015年夏天,起初只报了一门汉语言课程的Barbora,后来选择了汉语言专业,专注于学习商务汉语,因为她想到处走走,了解当地人。Barbora说:“慢慢地,我可以表达自己,能理解周围人在说什么,这让我感觉更自在了,也让我接触了更多的中国文化,我知道,我将在深圳待的时间会比自己之前计划的更长了。在深圳这样一个现代化大都市里,妙趣横生、美丽卓绝、绿意盎然……我为它的壮丽感到震惊,也为之赞叹。”

“深圳是一个年轻人的城市,如果我们努力工作,深圳会给我们想要的一切。”Syam表示,任何新的想法或创新都可以很容易地在深圳实施。在他的家乡,人们常用的手机和电子设备大部分都是华为、中兴、一加等品牌,而这些品牌的公司总部都在广东深圳,“因为我是一名研究生,研究工作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决定到深圳来。在深圳,只要一个人愿意勤奋工作,他就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我真的非常高兴选择来深圳完成我的学业。”

适应、改变,让学习生活更快乐

在学习的同时,Syam也很关注当下的教育形势,他发现,深圳大学以及深圳的其他高校,乃至全国高校都与国外许多顶尖的大学有合作,“这种合作和机会,对我们这样的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在适应食物、天气方面有困难,但我还好,如果你愿意去适应,你就可以在深圳快乐地生活。”

对此,Barbora也十分赞同,她认为深圳大学为国际留学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用平台,不仅教学质量好,老师的专业水平也很高,“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有很多课外活动,深圳大学为我们提供的所有活动,都让我对中国文化和背景更加感兴趣。与此同时,我必须承认,来到这里后,我变得更加关注、关心我的家人了。”

“这就是我喜欢中国的地方,在中国,你与父母的关系非常重要,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改变了我,让我成为更好的女儿,我现在比以前更关心他们,我喜欢每天和他们聊天,给他们打电话。” Maria向记者坦言,来深7年,她已经改变了很多,而这些改变都是积极正向的,她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更多的时候,她会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深圳大学非常现代化,对任何创新或新想法都持开放态度,而且充满活力。”

“如果你想学习中文,来深圳大学吧。”在深圳留学多年的他们,当说到给想来深圳留学的人提提建议,他们侃侃而谈, “大家直接收拾好行李就来吧,你会享受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绝对不会后悔。”在Barbora看来,深圳实在太大了,可以在最初来到深圳的时候,看看这个城市,熟悉这个城市的文化,找到自己想待的、自己认为最舒适的地方,然后在那里寻找住所、生活。

理想的就学地点,青年人的大本营

从1980年到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核心理念的推动下,40年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深圳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生动写照,是这座城市生机勃发、充满活力的前提保障,也是深圳这座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说到未来发展,把深圳当做第二个家的Maria希望深圳可以修建更多的绿地,她喜欢这里的各种鲜花和不同种类的树木,这使得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此外,她还呼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继续保护好历史古迹和建筑,因为这是一座城市历史的见证。

“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了,外国人才已经被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及其提供的各种机遇所深深吸引。”对于深圳的未来,Barbora非常看好,“到目前为止,深圳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都非常出色,我相信深圳正朝着既定方向坚定前行。而未来,我希望这座城市可以保持现在这样的绿化环境,因为这样的环境能够让人民生活得更加舒适,现在的深圳、未来的深圳都是一块神奇之地。”

在Syam眼中,深圳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城市,为各行各业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深圳已成为研发人员、制造商和IT工程师的连接枢纽,最重要的是,这里是最为理想的就学地点。“这座城市年轻而又充满活力,是青年人的大本营。”

深圳前40年的辉煌由一代拓荒者书写,而深圳的后40年则是年轻人的世界,也是Barbora、Maria、Syam等一众留学生大展才能的热土,深圳这座城市欢迎每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的到来。

本期嘉宾:Barbora Sloupova(捷克)

深圳大学留学生。Barbora对学习和社会公益极富热忱,爱好爬山、游泳和看心理书。曾在北美、亚洲、欧洲的近30个国家旅居和工作,并在深圳大学潜心学习中文四年,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致力于跨文化沟通教育,她希望毕业后能成为向社会贡献绵薄之力的教育工作者。深圳是她最喜欢的城市,她希望能在这里定居下来,继续努力往前走,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本期嘉宾:Karolina Maria Ruminska(波兰)

深圳大学留学生。2017年,Karolina开始在深圳大学攻读经济和学习汉语。她曾游历欧洲多地,原计划在深圳待一年的她,却在这里度过了精彩的七年。从做一名地理老师到再度成为学生,她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也收获了孩子们满满的爱,作为老师,她很有职业成就感,她喜欢一切和地理有关的东西,包括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

本期嘉宾:Syam M.S.(印度)

深圳大学留学生。Syam是深圳大学博士生,主修信息和通信工程,无线通信是其研究领域,他对在电气、电子或通信领域的工作充满热情。他认为,先进技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和舒适,而他对研究和体验这类技术兴趣浓厚。

声明:该文及视频为“见圳40·外国人眼中的深圳”组委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发布。

本期执行团队:王婵、曹园芳、田志强、宋志卿 

[编辑:潘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