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隆冬,天寒地冻。
近日,河北石家庄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华大人闻“疫”而动,千里奔赴石家庄,全面助力河北抗疫。
1月8日零时许,日检测通量10万单管的“火眼”实验室(气膜版)连夜开建,仅用10个小时基本建成,21小时后投入使用,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量达到100万人份。
连日来,“火眼”实验室24小时昼夜不停运作,华大人迎难而上与时间赛跑。截至1月14日上午7时,华大河北的“火眼”实验室提前完成石家庄共计超过36万管送检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总检测量超228万人份,为河北抗击疫情提供强力支撑。
主动请缨奔赴抗疫前线
1月6日,石家庄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计划3天时间完成全市1100万人口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几乎同时,众多华大人主动请缨,奔赴石家庄抗疫前线。
1月6日当天,华大基因派出经验丰富的先遣部队驰援河北。华大集团党委书记杜玉涛是石家庄人,被任命为河北“火眼”总指挥后带队连夜从深圳直飞北京,再开5小时长途逆行石家庄,到达时已逾次日6时,天光微亮。
“第一次见到喜爱热闹的石家庄沉寂下来,心里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虽然任务艰巨,杜玉涛仍然充满信心,“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检测经验和充足的检测实力,相信石家庄抗疫一定能够迎来胜利。”
1月6日晚,青岛华大紧急调配新冠抗疫物资驰援石家庄,5套可快速搭建使用的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简称“硬气膜实验室”)连夜运抵石家庄。此外,一辆搭载华大智造集成式自动化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的车辆,紧急从昆山开赴石家庄。
“感谢您跨越万水千山驰援河北、驰援石家庄。没有燕赵儿女过不去的坎,更没有中国人民翻不过的山,也请您保护好自己,让我们携手,共克时艰,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1月8日晚,一架从深圳起飞的专机载着近70名华大抗疫人员抵达石家庄,石家庄机场广播对华大人表达了真挚的感谢,机场工作人员向逆行石家庄的华大人敬礼以示敬意。当晚,石家庄气温零下5℃,华大支援抗疫人员陈思妤内心却燃着一团火,她坚定地说:“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与全国各地前来支援的团队一起,协助河北人民,齐心协力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
10小时建成“火眼”实验室
华大智造“硬气膜实验室”连夜运抵石家庄的同时,深圳、武汉、青岛、北京、长春多地近100名工作人员迅速集结,奔赴抗疫战场,彻夜在河北体育馆搭建实验室。
据介绍,华大智造“硬气膜实验室”是面向突发性疫情防控和大规模人群筛查而研发的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实验室采用帐篷式结构,可根据实际通量需求进行灵活组装,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可实现快速安装,短时间内设备调试完成投入使用。
1月8日,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量达100万人份的“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在河北体育馆网球馆建成投用。当日零时许,实验室开建,仅用10小时基本建成,21小时投入使用。8日21时45分,来自深圳的47名检测人员陆续走进实验室开始工作。据悉,该实验室每日最高可检测样本量达到100万人份。
记者从华大智造方面了解到,此次华大驰援河北的高通量气膜“火眼”实验室由12舱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和3舱华大智造快装式负压硬气膜“火眼”组成,经过实战检验,积累了大量检测经验:2020年6月助力北京大兴,10月助力青岛全市检测……气膜“火眼”实验室为各地抗疫工作贡献科技力量,守护人民健康。
不舍昼夜提前完成任务
1月14日上午7时,华大河北的“火眼”实验室提前完成石家庄市共计超过36万管送检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总检测量超228万人份。
“此次检测工作的完成,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及高效协调,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杜玉涛说,全市二轮筛查,华大“火眼”收到十混一样本超18万管,共检测超180万人份样本,提前7小时完成检测工作。
据了解,为了保证满负荷检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华大此次集结了4种不同形式的“火眼”实验室,包括10万通量的软气膜、硬气膜“火眼”实验室;车载“火眼”实验室和华大医学检验实验室常规“火眼”实验室。
此外,本次“火眼”搭载了包括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分杯处理系统MGISTP-7000和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MGISP-960等先进设备。华大智造还投入了最新研发的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MGISP-NE384,该款设备是全球首款投入实战单机日通量破万的核酸提取纯化仪,将检测“火力”拉到了最大。
“华大紧急从全国多地集结了近400名员工,加上当地员工共计超过500人投入此次抗疫工作中。他们绝大多数是参加过武汉、北京、青岛等多地抗疫战斗的‘老兵’,也有参加过海外多国抗疫工作的专业人士。” 杜玉涛说,其中350多名华大检测人员24小时昼夜不停,高效完成了检测任务。
“只要能守卫河北,打赢这场‘战役’,一切都值得。”杜玉涛和同事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