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听“公明腊肠”故事 感受“百年传承”技艺
2021-02-03 18:0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细听“公明腊肠”故事 感受“百年传承”技艺

image.png

公明腊肠。

深圳新闻网2021年2月3日讯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谢燕丽)腊肠制作是一门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公明上村腊肠”,又称“公明腊肠”,它的制作形成历史悠久,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沿袭了公明上村本土传统腊肠的制作工艺,是公明人过年必食的传统名菜,在讲究口味浓郁的粤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岭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细听“公明腊肠”故事,感受“百年传承”技艺。

公明宏俊腊肠厂是延续公明上村本土传统腊肠制作工艺的生产车间,由“公明上村腊肠”第四代传承人陈灿坤和第五代传承人陈建军于2013年成立。公明宏俊腊肠厂和一般常年开工的腊肠厂有所不同,这里的腊肠是在立秋之后才开始制作,直到过年就停工。“这个时节制作的腊肠才是最好吃的。”陈建军说。

image.png

公明腊肠。

而除了制作时间,这里的选料非常严苛,以保证食物的风味。“我每天凌晨1点钟到市场选猪肉,我要选后腿肉,因为后腿肉全部都是瘦肉,吃出来的腊肠又松化又有咬口。”陈建军介绍道。把新鲜猪肉运回车间之后,经过细心的选切和清洗,然后就是碎肉和灌肠,把腌制好的肥肉灌进肠衣里这一道工序至关重要。据说,各家做腊肠好不好吃,就在这关键的一步。

这些工序看似并不是十分复杂,但其实已经经过了漫长的调试过程,才得出如今的这一门“公明腊肠”制作工艺。陈建军说:“据父亲陈灿坤的回忆,公明上村历代以来,家家户户都有秋风起时节制作腊肠的习俗。在1884年,第一代传承人,祖父陈耀秋,16岁就开始拜师学习制作腊肠,他对配比、配料、刀工、器皿、制作步骤以及温度都非常讲究,老年时还为陈氏子孙立下‘用肉三必须’的祖训。”

image.png

公明腊肠。

随着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公明陈记腊肠厂”应政府要求改制国营,更名为“公明食品站”(现在的深圳市嘉康食品有限公司),第四代传承人陈灿坤于1979年任食品站技术师傅,1992年任经理。他在传统本土制作工艺基础上融入新的口味,制作出更受当地人喜爱的腊肠。直到现如今,他和儿子陈建军成立的“公明宏俊腊肠厂”,所生产出来的“公明腊肠”,已经成为普遍“光明人”秋风起时节必食的菜式和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image.png

公明腊肠。

“公明上村腊肠”既体现出传统广式腊肠的带甜特色,又结合了岭南地区饮食风味甜中带咸,鲜味十足,香气扑鼻。而每年车间只生产3个月,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所以腊肠的存储时间只有20天,每年供应的腊肠数量和食用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但陈建军说:“坚持传统做法,这个时节做出来的腊肠除了香味浓郁、余味绵绵之外,它的色泽也是红白相间、鲜明光亮。百姓将这样的腊肠带到每个地方,才具有当地的风味特色和意义价值。”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