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珠江两岸生机盎然,南海之滨万象一新。
牛年首个工作日,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两周年,这是一个意头,更是一种鞭策。
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地方,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
两年间,从中央到广东,一系列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香港、澳门和内地的大湾区城市加速融合发展,一个发展潜力无限、想象空间巨大的世界级活力湾区已雏形显现。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图为生机勃勃的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潮起大湾区,风劲好扬帆。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深圳,则是这一战略棋局上的重要落子。去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再次对深圳谆谆期勉:“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两年来,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旗帜鲜明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在“一国两制”方针和粤港澳合作框架下,深入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深圳所能,成立专门机构深圳市委大湾区办统筹协调,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与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双区”驱动、政策叠加优势,不断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携手港澳和湾区其他城市共同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引领高质量发展
“强身增肌”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深厚期许。
大湾区之“大”,是经济体量大、综合实力强,是真正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努力体现“大的样子”、展现“强的水平”,不断“强身增肌”,引领和推动大湾区建设持续向纵深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深圳必须成为全方位综合性发展的“全能冠军”。
2020年深圳经济“年报”显示,尽管遭遇疫情大考,深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2.77万亿元,全年增长3.1%,增速在国内一线城市中位列第一,在大湾区各城市中领跑,经济体量跻身亚洲城市前五。
逆势中的倔强生长鼓舞人心,增长中的质量底色令人欣喜,来自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坚定信心弥足珍贵。
深圳经济从疫情影响中走出的这个“V”型反转先行曲线,显示的是经济有韧性、市场有活力、发展高质量。
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让深圳如虎傅翼。瞄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大战略定位发力,深圳铆定近中远三个阶段发展目标——
到2025年,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2035年实现“两个翻番”、比全国提前15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硬实力”,是深圳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底气。
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深圳必须发挥科技创新这一最大优势,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助推大湾区实现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湾区”的转型。
2020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9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85万家,国内专利授权量增长30%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15%以上。
光明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正全面加快,综合粒子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学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正在加速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5方面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国际量子研究院等130多个科研平台和项目落地实施;南山高新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量子通信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西丽湖科教城,升格为部省市共建平台,将建设国家技术专业大数据平台,布局高水平创新孵化器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鹏城实验室,累计集聚各类人才2000多人,建成运行鹏城云脑等大科学装置;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获批建设,一批“卡脖子”关键问题正在被集中力量攻克……
创新活力四射、创新要素聚集、创新生态链优化完善,是深圳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圳必须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加速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培育、引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产业项目,深圳创新实施“链长制”,精准推进强链、补链、连链、延链,深入实施“5G+8K+AI+云”新引擎战略,打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四路纵队”,形成经济增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等“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
不断培育壮大的新增长点,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深圳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底。
构建开放新格局
加速“软硬”联通规则衔接
风从海上来。
要成为一流必须对标一流,在与最高最好最优最强跟跑、并跑中超越强者、实现领跑,在与世界一流的交流互鉴中创造一流、成为一流、引领潮流。
大湾区之“湾”,是向海而生,是开放包容,是与国际对接,是竞逐世界舞台。
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域和关税区、流通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实现跨境协同创新,推进区域深度合作,是“一国两制”伟大创举的具体实践,在国际上没有先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破障前行,突围而出,通过在制度层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共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新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将“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
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期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创新试验场”,“深-港极点”就是推动规则衔接的“重点实验室”,前海、河套则是 “先行启动区”。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新坐标系下,一系列围绕金融现代服务业的大胆试验正在前海有序推进:
便利港澳投资者开办企业的“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从前海试点向全市推广;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出台若干措施,去年推出加强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等9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等领域试点“沙盒监管”机制,首批创新应用去年正式公布。2021年,前海还将继续推出包括深港服务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港开放等深港合作的八方面试验。
在与前海东西呼应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围绕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也在加速上演:
对接国际先进科研规则,深港科创“政策包”在科研项目管理、基础研究、转化孵化、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24条举措;提出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定期评估制、项目经理制等科研管理6大创新机制;香港高校、国内国际高端科研企业集聚发展,对接和落地项目共132个……
前海、河套,和正在推进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在深圳河一河两岸串珠成链,成为打破要素自由流动障碍和制度软环境落差,全面对接国际化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微型试验场”。
在深圳,规则机制的“软联通”正在各领域产生“化学反应”——
携手周边,深圳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出台“营商环境20条”、建设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方案、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等政策,今年还将出台营商环境改革4.0版政策。特别是利用科技赋能智慧政务,“i深圳”上线服务事项超过7000项,在全国率先推出区块链电子发票,累计开票量超2500万张。同时,进一步聚焦打造与港澳接轨的高标准营商环境,去年面向社会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推动出台港澳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落户制度,对大湾区高级人才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全力打造利好港澳投资者参与“双区”建设的政策环境。
强化协同,深圳促进大湾区科技创新更紧密务实合作。搭建港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集群,引入香港高校创新项目和人才团队,推进港澳科技成果在光明科学城等转移转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融合,创新资源面向港澳开放共享,“资金过河、科研设备入境关税优惠”等困难正逐个破解。
突破创新,深圳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去年年底已近24万亿元人民币,市场开放和跨境合作不断拓展,金融机构试点北上“理财通”,金融专才资格实现三地互认。
……
围绕服务和促进规则机制的“软联通”,一系列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加快上马。
推进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深圳开工建设机场第三跑道,开通澳门、香港跨境直升机服务;
加快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深汕铁路年初已开工,深茂铁路预计2025年通车,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等多条城轨规划建设按下“快进键”;
完善港口群功能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首个试点项目“深圳蛇口-顺德新港组合港”去年启动,“陆海空铁”立体化物流网络正在打造;
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启动,莲塘/香园围口岸建成开通,深圳湾口岸启动24小时通关;妈湾跨海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港深西部快轨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粤港澳游艇旅游自由港等合作平台建设加紧谋划……
一系列基础设施“硬联通”提速,如有力的羽翼,助推大湾区振翅高飞。
2020年,深圳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出口实现内地城市“28连冠”。这扇改革开放的“窗口”,仍在越开越大。
“窗口”外,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窗口”内,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借助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东风,深圳正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更多先行先试,加速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发挥链接世界、辐射内陆的独特功能,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的战略支点。
促进区域协同联动
助力“湾区通”“湾区融”
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将深圳-香港-广州三个城市“捆绑”在一起,把它们带到国际科技舞台上展示“肌肉”。深港广集群获得2020年“全球最具活力科技集群”第二名,仅次于东京-横滨集群,超越加州圣何塞-旧金山集群。
如今在大湾区,这样的“捆绑”十分常见。“双子城”“都市圈”“经济带”,正在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越来越多地成为新的经济区域划分方式。
大湾区之“区”,是区域协调、协同、协作,是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助力“湾区通”“湾区融”,除了做好深港合作大文章,做大做强港深这一极,深圳还积极融入广东“一核一带一区”,着力打造开放“大平台”、交通“大体系”、经贸“大网络”、湾区“大市场”。
向西,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正在演绎超大规模和高水平经济发展的“双城记”;向东,与汕头签署深度协作框架协议,推动“核+副中心”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向北,全面加强与韶关、梅州、清远等城市生态型产业合作。借力深中通道建设,深圳与珠海、中山、江门等互动频频,促进珠江口东西岸融合发展;与周边城市“抱团”,深圳携手东莞、惠州、河源、汕尾高起点打造4万亿级深圳都市圈……
区域的协同联动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上,也体现在人员往来、生态治理、社会民生方方面面。
在深创业的香港青年马楚力,常常上午在深圳开会,中午去东莞工厂,下午到广州见客户,晚上回到香港参加晚宴;在深港青年梦工场里,各类创客平台、人才驿站中随处可见聚精会神研发项目的港澳年轻人。深圳已连续5年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去年出台的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18条”,推动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深圳“市民待遇”,吸引着更多港澳年轻人北上工作、湾区生活。
不止如此,深圳正多措并举推动大湾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积极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大湾区生态环境合作交流,共同商议大气、水、海洋等议题,推进界河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臭氧联防联控;
推动拥有港澳医疗专业技术执业资格人士在深执业,与香港大学等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加快国际前沿药品先行先试,引进超过30家名医诊所在深开办香港名医诊疗中心;
加快与香港高校合办高等教育,深圳大学等广东21所高校今年将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
在服务“双区”建设公务员专项招录中,深圳专门设置5个定向港澳选拔职位,面向港澳居民公开招聘。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延伸至香港、澳门,璀璨的灯光已连成一片。这里是新发展理念的集中展示,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前沿,在这片昂扬奋进的土地上,“一国两制”正焕发出更强大生命力。
牛年新春借牛气!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深圳先行示范区,再到综合改革试点,一年一个重大利好,一年一重新任务新使命。在经济特区开启新40年的重要节点,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要时间窗口,深圳正再扬“拓荒牛”精神,用加快“双区”建设的实绩来开启新一年、新五年、新未来,将多重国家战略交汇的巨大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在新时代新征程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让大湾区的核心引擎,马力全开,动能澎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这艘巨舰驶向世界一流湾区这个更辽远、更光辉的明天。
---人才深圳---
微信号:szrcgz
来源 | 深圳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