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袁老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数十亿人民,他的心紧系着粮食,他牵挂着人民的温饱,与深圳也颇有渊源。
2004年3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要来深圳种水稻”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袁老表示:将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有一项生物项目的合作,搞一个杂交稻示范基地,今后将向转基因水稻方向发展。
该生物合作基地落座在深圳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一旦深圳示范地的杂交稻能适应广东的气候,将会推广到广东其他地区大面积种植生产。大面积生产之后将主要供应给香港、广州和深圳。
2004年3月17日,袁隆平被聘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双聘院士。同年4月20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分中心”在深圳正式挂牌了。在挂牌仪式上,他自信满满地说:“我的目标就是要打败泰国香米!”
2004年10月28日,专家对48亩深圳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
“谁来养活中国”
他给出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因粮食短缺开始水稻育种,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做老师。袁隆平最初从事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
△青年袁隆平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230粒,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后,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袁隆平团队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对这一世纪问题,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
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当记者问他会不会害怕那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坚定回答:“不可能了!”
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
△袁隆平在超级稻试验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袁隆平这一代人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2013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珍惜粮食,也是袁隆平对学生的要求。他曾表示,自己挑研究生有一个条件,不下田就不带,只有亲身下过田,体会过“锄禾日当午”艰辛的人,才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深刻体会。
袁隆平的梦想
“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
临近90岁时,袁隆平仍每天去试验田“打卡”。他说要再完成两个目标,才能放心退休。第一要做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第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培育,将沧海变为桑田。他一直在朝着这两个目标不断努力。
袁隆平曾多次畅谈他的两个梦想,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禾下乘凉梦”。
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年轻人去奋斗去贡献
会有回报“
袁隆平曾寄语正在追求梦想的年轻人。他表示,年轻人要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不要被不好的现象影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而是为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你真正有了成绩、有了贡献,会有回报的”。
把一生浸在稻田里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送别袁隆平院士!
一路走好!
吴孟超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国际肝胆外科的著名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是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模范医学专家。从医70余年,他先后完成16000多台手术,成功救治了近20000多名患者。2005年,吴孟超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17606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
吴孟超院士与我们深圳人的健康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吴孟超(右)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院长胡世平(左)合影
2019年8月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率团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签约共建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开展肝胆疾病多学科联合诊疗,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为远程指导,广东省名中医胡世平教授为中心主任,知名肝胆外科专家王义教授为首席专家。
签约以来,双方多学科、多维度合作,为肝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手段,收获不少患者好评。其中一位巨型肝癌患者,70多岁的邹阿伯于2019年8月27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手术,吴孟超团队常驻肝胆疾病诊疗中心专家王义教授主刀,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吴孟超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合影
“ 我不过是吴孟超
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
出生在福建的吴孟超,5岁时随家人到马来西亚。1940年正值国内抗战紧张时期,年仅18岁的他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物质条件,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活动,后因战乱无法赴延安,遂决心“读书救国”。1956年,他参军入伍,投身到军医大学的创业实践。
同年,吴孟超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像当年入党誓词里说的那样,他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信仰,他研究出符合中国人体质的肝脏外科手术技术体系,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震惊国际医学界。
“好医生应该眼里看的是病
心里想的是病人”
吴孟超曾在手术台上站了整整12个小时,为患者切除长达63厘米的巨大肿瘤,将其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他也曾用5个小时为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摘除了体内的肿瘤,面对高风险,他毅然拿起手术刀。这个孩子与死神一搏,而当年那个婴儿,如今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护士。
每次给病人做检查前,吴孟超总会先把手搓热。为病人检查完,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
查房时,他最常做的一件事是弯下腰把病人的鞋子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
他说:“对医生而言,这仅是举手之劳,可对病人来讲,这不光是内心的温暖,还有康复的信心。”“一个好医生,应该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病人,我就想当这样的好医生。”
“这世界不缺乏专家
缺的是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
2011年,我国将第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这位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右手握过众多奖杯,但却最契合止血钳的形状,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但又非常柔软细腻。食指畸变,是因成千上万台肝脏手术,细腻灵活,是为了能再多帮助一个生命。
吴孟超用自己作为医者的准则和坚守告诉所有人:这世界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
致敬国之脊梁!
致敬医者仁心!
送别袁隆平院士与吴孟超院士!
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人才深圳---
微信号:szrcgz
来源 | 综合央视新闻 i深圳 龙岗融媒等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