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红色长沙 重走传薪播火之路
2021-06-07 18:44
来源: 湘港道
人工智能朗读:

探访红色长沙 重走传薪播火之路

毛泽东铜像(韩墨摄)

正所谓“芙蓉国里尽朝晖”,今日之湖南,千里沃野在中华腹地上舒展,是人杰地灵之所,而省会长沙,更是燎原星火的开端。

“七一”临近,初夏湿热的空气丝毫也没有影响采访团在长沙参访的热情,在毛泽东、杨开慧、刘少奇故居,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媒体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排队瞻仰着革命先烈们曾经的生活点滴。

5月25日至27日,“活力大湾区爱上红色长沙”——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摄影师、网红大V聚焦长沙”活动采访团一行前往长沙,探访芙蓉国度里的红色故事。

十步芳草集贤士

“伟人故里,红色摇篮”是湖南更是长沙红色旅游的关键词。作为中国近代革命重要策源地,长沙遍布红色印记,“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正是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最贴切的形容。

记者在此次参访过程中,看到无数游客怀着虔诚的心情,或组团、或自驾,前往瞻仰革命遗址,追寻红色记忆,聆听红色讲解,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场面火爆。

5月26日,采访团探访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萌芽地——岳麓书院、“建党先声”——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以及毛泽东求学地——湖南第一师范。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参访团首站来到长沙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朱熹、王阳明等思想家曾先后在此讲学。时至明清时期,书院内切磋辩论蔚然成风,开中国书院自由讲学之先河,成为湖湘学派传承文脉之所在。

粤港澳采访团一行在岳麓书院前合影

记者随采访团一行行至岳麓书院进门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八字楹联分外醒目。据工作人员介绍,“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于斯为盛”语出《论语·泰伯》,大意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所”,这幅楹联也被看作是岳麓书院千年来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

书院建筑多为明清结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书院主体部分在抗战时期毁于战火,现在的书院是1981年开始分期修复的。由岳麓书院正厅逐渐深入,经讲堂、教学斋、湘水校经堂、明伦堂、百泉轩、御书楼、文昌阁,书院的肃穆感层层递进,让人飘飘然犹如置身世外桃源。

作为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美誉的岳麓书院,内里不乏石鼓浮雕,碑刻匾额等明清文物,这些文物旨在引导学生修身崇德、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匾额就是其中典型。

岳麓书院“实事求是”匾额(韩墨摄)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1917年至1919年,毛泽东在岳麓书院半学斋居住,从其宿舍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书院讲堂“实事求是”匾额,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朝夕相处中,“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麓书院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启蒙之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亦是新民学会名字的来源。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庞倩清摄)

“建党先声”——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坐落于一座竹篱斜护的古朴农舍,5间青瓦白屋,几株香樟就是这座旧址的全部。据悉,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此开会,成立了新民学会。在参访旧址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了毛泽民,毛泽覃与他们的母亲在此落脚,旧居中点点滴滴,充满伟人生活过的印记。

在参访过程中,“三不谈”、“四标准”与“五章程”引起记者极大兴趣,它们分别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在寝室中提倡的“不谈金钱,不谈家庭琐事,不谈男女问题”“三不谈”原则;新民学会的四条标准: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后改为向上);以及新民学会五项章程: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以上所有倡议及规定简单、直接,但无不透露出革命先烈们最炙热的情感,以及对真理最质朴的信仰。

第八班寝室(韩墨摄)

而湖南第一师范,它是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在此求学过程中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中共一大后,来自第一师范的毛泽东、何叔衡、李达等校友,更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该校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师张栻于公元1161年创办的城南书院,创办以来,名人贤士在这里讲学,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1912年更名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合并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并易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该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和平年代继续发光发热,成为培育长沙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中流砥柱。

第八班教室,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时,曾在第八班教室第一排第四桌学习(吴思瑶摄)

记者在参访过程中,发现今日的湖南第一师范,红色旅游热度不减。学院内著名的第八班教室与第八班寝室(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时,曾在第八班教室第一排第四桌学习。第八班寝室则为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的寝室),都是游客热衷的打卡地,游人在此争相拍照,生怕错过伟人年轻时代的生活点滴。

骄杨家书诉衷肠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念我远行人,何日重相逢?”

杨开慧手稿

在长沙县开慧镇的杨开慧故居,记者见到了杨开慧藏匿于卧室后泥砖缝中的手稿,这份手稿被藏匿了52年,陈迹斑斑,笔迹娟秀,手稿字字情深,如泣如诉。杨开慧在字里行间里所袒露的,是对丈夫刻骨铭心的爱与思念,对幼子的深深眷恋和对革命情谊的动情追忆。

杨开慧手稿发现处

杨开慧是出身于长沙书香门第的闺秀,杨家一门有杨开慧、杨展、杨开明3名烈士。毛泽东夫人杨开慧是毛泽东早期情感生活中浪漫爱情的营造者,也是毛泽东革命活动的坚定支持者与伙伴,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生命最后一刻,她深明大义,英勇赴死。据工作人员介绍,杨开慧在就义前说:“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用生命守护了党的秘密与尊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生挚爱英勇就义,让毛主席痛惜不已,后来他作了《蝶恋花·答李淑一》悼亡词,词中扑面而来的真挚与深情,让参访团中所有人为之动容。在记者看来,这首诗既是对一段对浪漫感情的追思,更是一曲为革命烈士谱写的生命赞歌。

伟人故里美名传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出生于湘潭韶山的毛泽东,在离开故乡前往湘乡、长沙求学时,留给父亲的诗句,表达着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爱国热情。

5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采访团,追寻伟人的足迹来到了韶山。

毛泽东故居(韩墨摄)

韶山是此次红色之旅中最火爆的地标之一,一群群游客怀着焦急又克制的心情在毛泽东故居前排队,只为瞻仰毛主席从小到大的生活点滴。故居坐南朝北,属于泥砖墙、青瓦顶的土木结构建筑,共有13间半,正门前有一水塘,据悉,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家。1929年,毛泽东故居被国民党政府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门额匾上“毛泽东同志故居”字样为邓小平题写。毛泽东故居不远处,是毛泽东曾居住过的滴水洞一号别墅,它曾被著名党史专家冯文彬赞誉为:三湘灵秀地,洞中别有天。其建筑与北京中南海结构类似,别墅区内山林集造化之神秀让参访团一行流连忘返。

游客排队有序进入毛泽东故居(韩墨摄)

“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记者在刘少奇纪念馆看到的一句话,这句话也从侧面刻画出革命先辈们最质朴的精神世界。据悉,这是刘少奇于1959年10月26日接见北京清洁工人时传祥时对他说的话:“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5月27日当天,采访团一行参访了位于长沙宁乡市花明楼镇的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以刘少奇故居为依托,逐步设立纪念馆、铜像广场、文物馆等建筑,向游客系统全面地展示、介绍刘少奇的生平及思想。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或驻足刘少奇铜像前默哀,或在园内探寻刘少奇生平故事,无不展现出对红色文化的强烈兴趣。

刘少奇故里(李忠摄)

采访团一行由从景区侧门出发,拾级而上先后前往刘少奇故里铜像广场、刘少奇纪念馆及刘少奇故居等地。刘少奇故里铜像广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道路两旁青松傲立、幽远深遂,刘少奇铜像座西北朝东南,威严矗立在广场正中央。在广场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采访团一行向刘少奇敬献花篮,寄托对刘少奇的深切哀思。据悉,刘少奇铜像是1988年在其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铜像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揭幕。

刘少奇铜像(韩墨摄)

刘少奇纪念馆主体为园林式建筑结构,正门处悬挂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据悉,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于1988年11月24日落成,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此外,纪念馆中详细展示了刘少奇对新中国经济制度建设的深远影响。作为新中国经济制度的开创者之一,刘少奇始终秉承实事求是思想,先后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一系列国家方针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采访团一行来到刘少奇故居,故居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江南四合院,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故居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于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故居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包含桌、床、灶台、农具等生活用具,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风貌以及刘少奇的生活学习场景。

红色基因永赓续

“毛主席叫我当好模范,多打粮食参加国家建设。”行程最后,采访团一行有幸偶遇毛家饭店创始人、韶山第一个下海经商的企业家——汤瑞仁。她告诉记者,以上这句话是1959年毛泽东主席回韶山与乡亲近邻共话乡情之时,毛主席对她的殷切嘱托。她说,新中国的成立,是由成千上万的革命忠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生逢太平盛世,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长沙爱晚亭(周刚摄)

通过一个个革命故事、一件件珍贵文物,记者在此次红色之旅中切身感受到红色精神带来的磅礴力量。在和平年代,红色精神在长沙赓续传承。在这片充满热血的土地上,相信当代的长沙人民会在红色力量的鼓舞、革命先烈的感召下,将爱国热忱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

文丨肖建花、沈雨青

图丨粤港澳采访团摄

[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