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智库研究成果,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开展的《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日前发布,调研显示,深圳2018-2020年青年科学家人均学术贡献在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排名前三,仅次于西雅图、新加坡,成长率则排名20城市首位。
不仅如此,2012年至2020年,深圳青年科学家的流入比例在国内城市排名第一,而流出比例则低于5%,在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最低。
这份研究报告值得高度关注。因为据统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做出代表性成果的平均年龄在37至40岁之间。青年科学家也是全球流动最活跃、跨界最频繁、创业意愿和动力最强的科学家群体。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处于脑力和创造力高峰期的青年科学家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深圳正在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际科学中心“双中心”建设,青年科学家正是重中之重。
这里先插播一下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简历”:
成立于1980年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之一,长期聚焦科技创新战略、公共政策、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创业等领域,是全国知名的专业化、平台型、有特色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曾深度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科技规划、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研究,并先后承担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上海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创新“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研究。
自2016 年起,该机构每年与科技部战略院等共同主办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已成为国内全球科技智库参与范围最广的高端论坛之一。《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就是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发布的,和该项研究成果一起发布的还有《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0》《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0》《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等一系列智库研究成果。
据悉,《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调查统计分析了两万多篇全球青年科学家科研论文,对上千名全球一线青年科学家开展问卷调查,以博士生、博士后、助理教授和副教授为主,深入研究了全球青年科学家的流动趋势、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
报告中不仅对全球20座科创中心城市青年科学家成长速率、人均学术贡献、对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等进行了比较,还对全球一线青年科学家对于心目中的“理想之城”的描述进行了总结归纳,凝炼了“理想之城”的共性特征和关键要素,对深圳加快迈向科技创新“理想之城”也极具借鉴参考价值。
1.深圳青年科学家人均学术贡献国内第一
调查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的青年科学家人均学术贡献来看,深圳在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排名第三,仅次于西雅图、新加坡,青年学术论文影响因子较2015至2017年增长了855.7%,领先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柏林、悉尼、东京等欧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也领先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国内城市。
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青年科学家人均学术贡献
(以论文影响因子计量)
(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青年科学家2012-2020年学术发展曲线
(以不同阶段论文影响因子计量,
2015-2017年为100.00%)
(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对此评价说:“深圳青年科学家的研发能力较强,与深圳‘十二五’规划以来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改革了大学、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等等,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青年人才与创新载体结合,研发目标与市场牵引对标,评价体系与创新成果匹配;在校研究生借力深圳大市场开展毕业实习、体验到深度产学研合作的价值,毕业后主动到深圳就业,多方面因素触发年轻人研发的热情。”
2.深圳青年科学家流入比例国内城市排名第一,流出比例在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最低
报告显示,与欧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相比,中国城市青年科学家的流动性仍相对较弱。关于青年科学家未来迁移愿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0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深圳对于全球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排名第14位,低于上海、北京,但从2012-2020年实际迁入青年科学家百分比来看,深圳青年科学家的流入比例超过20%,在20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排名第六,仅次于巴黎、旧金山、波士顿、洛杉矶、西雅图,在国内城市排名第一。
从流出比例来看,深圳则低于5%,不仅低于国内其它城市,在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也是最低。
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2012-2020年青年科学家流入流出比例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对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对不同年龄段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
(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则认为,深圳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相对宽松的入户门槛、优质的工作机会,对青年科研人才具有很大吸引力。
而近年来,深圳在引才方面一直强调不仅引得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制定各项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搭建各种科研平台载体,应该也是深圳青年科学家流入比例高、流出比例低的重要因素。
3.青年科学家心中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些
青年科学家眼中,科技创新的“理想之城”是怎样的?《报告》显示,最关键的要素包括城市能为科研人员提供合理的生活成本和良好的公共服务(23.08%)、拥有世界级大学和科研机构(16.24%)、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科技创新(14.79%),以及对多元族群、文化的包容性(12.22%)等。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王雪莹在发布会上提出,“钱、平台和自主权”即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独立承担开展研究项目的机会,是全球青年科学家的共同向往,也是《报告》受访者公认的对其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对于未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政策也具有参考价值。
全球青年科学家心目中
科技创新“理想之城”的关键要素
4.中国城市成为“青科”成长沃土
《报告》发现,近年来中国城市正加速成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平台。自2012年起,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城市的青年科学家人均学术贡献排名迅速上升。过去9年间,选择海外发展的欧洲青年学者有60%选择了中国;而从北美流向亚太地区的青年学者中,有近1/3来到中国。
王雪莹副研究员认为,虽然《报告》并未追踪数据趋势背后的原因,但中国城市青年科学家的发展提速,显然与中国近年来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并持续加大投入密切相关。
此外,报告还显示,全球受调查的青年科学家中,超过半数人当前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已有明确计划。其中64.46%选择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研究、教学工作,19.92%选择投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技术研发,6.63%选择参与科技创业或创业投资,4.11%选择从事科技管理、服务方面工作。与其他国家青年科学家相比,来自中国城市的青年科学家更加倾向参与科技创业。
全球受调查青年科学家
对于个人事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同时,在不同城市和学术机构间流动,更有利于青年科学家成长,至少有过一次跨城迁移的“青科”学术起点更高且上升更快,但发展曲线也较为波折。但与欧美相比,中国城市“青科”流动性相对较弱。过去9年间,北京、上海“青科”流入流出比例仅为5%-10%,而巴黎、旧金山等城市则高达25%-30%。
5.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比中美更密切
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还显示,在不同城市和学术机构间流动有利于青年科学家的发展成长。在2012-2020年间至少有过一次跨城市迁移的青年科学家学术起点更高且上升更快,但同时发展曲线也较为波折。2012-2020年,青年科学家在中国城市与欧洲城市之间的相对流动较为频繁和密集。
王雪莹副研究员在发布会上称,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向海外流出的青年科学家中,有69%选择了欧洲城市作为学术生涯的下一站,而欧洲城市流出的青年科学家中,有60%选择了中国城市发展,中国和欧洲青年科学家的交流比中国和美国更密切。
(中国城市与北美、欧洲、亚太其他城市之间的青年科学家环流情况。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人才深圳---
微信号:szrcgz
来源 |深政观察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