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广东汕尾市金厢镇下埔村、红草镇晨洲村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广东省汕尾市依托红色资源,通过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提升特色产业等方式打造10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发挥红色文化、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提升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贫困村逆袭为文化旅游名村,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华丽蝶变背后有着深圳对口帮扶的力量和情谊。2013年以来,深圳各结对帮扶单位“一把手”亲自挂帅,年富力强的“第一书记”扎根一线,深圳向汕尾派出帮扶干部746名,并探索形成了“领导推动、统筹协调、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决战督战、脱贫长效、宣传引导、扶贫保障”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在两市党委的引领下,深汕两地形成了“同频共振”的合力,制定了发展规划、工作机制、实施计划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深圳从人才、智力、资金、发展思路、城市推广等维度,全方面帮扶汕尾发展。8年来,累计安排帮扶资金约95亿元,为推动汕尾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红色资源让村民的生活红火起来
汕尾陆丰金厢镇下埔村拥有多处红色革命遗址。通过建设绿道,下埔村将黄秀文家、榕树下、虎洞和金厢海滩等红色景观串珠成链,并建立了金厢红色文化馆,广东省党史办颁发的“广东省革命遗址——周恩来同志养病居址旧址”“广东省中共党员教育基地”相继挂牌,形成集观光旅游休闲、革命历史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乡村。
深圳市罗湖区委党校派驻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队长廖淑新说,村子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坚持党建引领、红色传承、群众参与,多次组织修缮红色旧址、采访村中老人、寻访当地党史办收集史料,并发动村民捐献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
在驻村工作队带领下,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村民郑再阳原本一直在外打工,随着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也回到家乡办起了农家乐。“每个月的营业额都有五六十万,全场满座,连车位都有时候都没得地方停”郑再阳说“今年‘五一’假期一天的话要200多台,师傅炒菜炒得手都没力了。”
“2018年到2020年,已接待各地游客90万人次,年均游客30万人次。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下埔村由2016年的只有6间小杂货铺,发展到如今的57家商业场所,涵盖了饮食、住宿、娱乐、建材、百货等行业,就业人口也由2016年的12人增加到现在的133人,营业额由2016年的20万元增加到424.8万元。”谈起这几年的变化,村支书黄宗辉如数家珍。而今年以来,下埔村已接待各地游客15万人次。
此外,深圳万科团队也多次深入下埔村调研,帮助金厢制定了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延伸红色资源内涵,下埔、洲渚等村落已经成为远近有名的红色旅游打卡点。
万亩蚝田带动蚝业年总产值4.6亿元
晨洲村以出产生蚝而闻名,不过以前村民养蚝大多靠海吃饭,台风、潮水不规律变化常常造成生蚝减产。
近年来,晨洲村党总支牵头,邀请农业专家、第三方专业公司等对蚝农进行科学指导,并成立股份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民”的模式打造集技术研发、高端育种、科学育苗、绿色养殖、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生蚝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广东汕尾晨洲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黄信杰“我们把原来养鱼、养虾、养蟹的1200亩基地打造晨洲耗养殖大基地,整合现在村里规模比较大的12家耗产品加工厂,去年耗业总产值达到了4.6亿。”
截至2020年底,汕尾全市137个省定贫困村完成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带动贫困户参与入股和创业就业8000多户,每户年均增收超过4000元,大大提升了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