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红色电影海报展”吸引师生来参观。深圳商报记者 陈锡明 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6月28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顾心怡是南方科技大学致诚书院2017级金融系本科生,今年本科毕业的她即将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攻读金融硕士。大三那年,她成为了同届学生中最早入党的学生之一。在她心里,入党是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人生大事。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投身党务宣传工作,获评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在南科大校园里,顾心怡的成长之路打上了“红色”的烙印,学业有成的同时,她也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像顾心怡这样,在大学校园里自觉向党组织靠拢、投身党的火热事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深圳高校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推进党建,让一批批“红色种子”在大学生的心中扎根、发芽……
让党史教育
入脑入心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迎接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如何将常规的思政课上出新意思,收到新效果?思政+X,成为各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尝试。
南科大着力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通过系统挖掘、梳理各学科的价值教育引导元素,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学校开发了“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特色思政课程,打造“百艺讲百年”“红色旋律中的党史”等建党百年特色艺术思政课程,首次开设艺术思政实践课程,进一步铸魂育人。
鱼灯舞、佾舞、咏春拳、剪纸、京剧、锯琴……深职院经济学院则以非遗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将党建工作阵地延伸到了学生社区和学生社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非遗系列活动,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学生社团、下沉学生社区,拓展党建工作阵地。依托16个非遗学生社团,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和团员青年定期在学生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展一坛”活动,在学生社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艺术空间”和“匠心·匠艺”非遗系列微课,参与人数累计近万人次。
浸润熏陶
让红色基因深植心怀
在哈工大一校三区,都有一条特殊的“校园红色见学线路”。见学路线由哈工大校本部“祖国以光”见学点,校本部“红色孕育”“卫国镇海”、威海校区“薪火赓续”和深圳校区“永葆初心”见学点组成。学校师生徜徉其中,可以学习党史、重温初心,也可以提升自信,激扬斗志,用浸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红色基因植入年轻人的心中。
深圳大学也选择了“浸润式”的党史教育方式。6月17日,深圳市“影映百年伟大征程——红色电影海报展”校园巡展首站走进深圳大学。展览将100幅反映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的经典影片原版海报,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四个重要历史时期进行艺术呈现,以四个版块展示百年党史主题。透过这些海报,一个个鲜活的银幕形象仿佛就活跃在眼前,把人们带入到百年党史的发展历程中。此前,深圳大学还举办了“党的传家宝——‘档案话百年’国际档案日主题展览”“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文献中的百年党建”等展览,以校园中常设的展览吸引师生参观,接受熏陶。
活动助力
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在田间地头上党课,是什么体验?日前,深职院传播学院组织师生前往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深圳大学龙华生物创新研究院,开展了“迎百年华诞,铸劳动精神”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从咫尺课堂到广阔天地,红色+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劳动实践与红色教育相结合,是一场生动的劳动课,更是一场别样的党课。
而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一度的“体商之魂”红色运动会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近年来,深信院掀起思想政治教育与体商素养培育工程结合的系列活动热潮,用实力铸就活动思政的“金字招牌”,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用运动锻炼体魄,用红色思想武装头脑,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英雄炸碉堡”“两军对抗”“拉锯战”“红军过草地”“抢夺金沙江”……同学们身着革命前辈的战衣,穿越到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化身为奋勇前进的红军战士,体验红军战士“保证完成任务”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在红色文化和竞赛的体验中,锻炼了敢于竞争取胜的战斗力、团队协作能力、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专注力和以坚强意志完成任务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