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透过镜头见证百年华诞
编者按: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每逢重要历史时刻,都少不了新华社摄影记者的身影。他们是见证者,更是记录者,他们将伟大瞬间永远定格在镜头里。本期《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带您走进拍摄建党百年华诞照片背后的故事。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七月一日的庆祝大会是我继国庆70周年报道后第二次在重大活动中“把守”观众席。被人海包围,难免会感到慌乱和无从下手,特别是四面八方充满善意的、紧张的、期待的目光向你投来。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表情特征,合唱团队员的表情饱满昂扬,尽全力激情表达;军人的表情严肃刚毅,庄严中透着力量;而来自各行各业四面八方的群众队伍,他们的表情就略显紧张——这毕竟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铭记的时刻,巨大荣誉和盛大场合的压力中,就连呼吸都显得小心翼翼起来。
随着歌声响起,大家的表情在熟悉的旋律中逐渐放松,在这中间,一位老人的表情显得格外放松和愉快,他随着节奏挥舞旗子,脸上洋溢着快乐,好像是坐在自家的院子里随着音乐摇曳,或是和老伙伴们一起回忆年轻时的荣光岁月。
没有记录到感动,也没有记录到爆发,但我觉得自己记录到了幸福。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飞行庆祝表演。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这张照片,是组成“100”字样的直升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拍摄的。这个画面,我在脑子里酝酿了好久。在活动之前的培训会上,前辈建议我们把要带的设备和要拍的画面,提前列一个清单。这个方法真的好用。我的位置在铁架子上,分配任务的时候要求我走到国旗南侧的中线上拍摄国旗护卫队。根据列表,合唱团唱到《新的天地》时,我就提前从铁架子上爬下来,等央视的直播摄像机移动时,跟着移动到了中间位置。为了让构图更紧凑,我跪倒在红毯上拍摄。因为前一天晚上下了雨,所以跪下的一刹那,凉凉的雨水就透过裤子湿到了膝盖。不过,按快门的时候,因为精力高度集中,早就忘了时间,忘了外界环境的存在。我原来拍的是横片,经过编辑的精心剪裁,画面更加紧凑。
每一次重大报道,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付出。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天的采访感受,就是庄重。这次庆祝大会的时间不长,但是气氛庄重又热烈。在天安门广场,在嘹亮的歌声中,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和庄重相对应的,让我想起了历史的沉重,和未来的重任。这一百年来,烈士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而未来,就在我们的手里,在我们的肩上,任重道远。等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是69岁,希望那个时候,我还能有机会在现场见证历史。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这张照片我是从天安门城楼西红墙南侧的消防云梯车上拍摄的。从技术角度来说几乎没有拍摄难度:坐上云梯车升起后,选择好合适的镜头,提前曝光取景,耐心等候飞机进入画面右上角位置,按下快门、传稿入库即可。
同时,这也是一张有拍摄难度的照片。一是难在,如何在天安门广场获得这么高角度的位置。这离不开以往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大型活动中,一代代新华社记者的积累;离不开云梯车保障团队,把我们安全送上38米高空;离不开技术团队,让我们能在1秒内把照片传回编辑部;离不开云梯车上其他4名同事,大家通力配合,协作完成任务。这是团结合作的成果。
二是难在,如何选择合适的云梯车位置。云梯车一旦升起固定后,就无法进行移动。虽然在以往活动中新华社有类似云梯车点位,但这次流程不同,现场画面元素也有不少变化。所以我利用之前两次演练的机会,反复寻找合适的云梯车角度,经多次试拍,记下最合适的高度和方位角。正式活动时,按图索骥,很快到达既定点位,顺利完成拍摄任务,拍到了和预想中几乎完全相同的画面。
三是难在,在高空中待了近5小时,如何克服内心紧张焦虑(略去1000字)。
于我个人而言,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能够在天安门广场高空见证并记录,内心感到激动震撼,信仰再次受到洗礼。深感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唯有不懈奋斗,才能对得起这个伟大的时代。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飞行庆祝表演。新华社记者张晨摄
当飞行表演梯队从天安门广场上空呼啸而过,建党百年庆祝大会掀起第一阵高潮。鹰击长空,傲视苍穹。象征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的“100”字样从国家博物馆上空飞来,现场观礼的青年学生手持鲜红的党旗冲着天空的方向,挥臂欢呼。他们与“100”字样同框,仿佛像是在和百年历史隔空对话,又像是在聆听着下一个盛世百年的召唤。
这样的画面,在正式活动举行前我幻想过无数次,内心有几个不确定与担心:拍摄点位附近是否能找到展现青春活力的观礼群体?飞行梯队是否会从点位上空合适的位置飞过?飞行速度太快,位于广场东临观点位的我若反向拍摄数字是倒着的。
好在,一切时机和位置都刚刚好。当步话机里传来同事提示“飞行梯队马上抵达天安门广场”,我快速来到早已寻觅锁定的身着白色上衣的大学生前排蹲下,举起广角镜头框下构图,待“100”字样飞入,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个期待已久的瞬间。
画面中,青年学生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他们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而振奋。下一个百年,他们定当奋进勃发,用青春画笔描绘更加壮美的时代!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大会开始前的飞行庆祝表演。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每逢重大采访活动,往往有偶获的喜悦,也有求之未得的遗憾,摄影往往是美中带有缺憾的艺术。拍摄建党百年这样的盛大活动,其实就是经验加创意的比拼。拍摄在现场,功力却往往在摄功之外。
即使身经百战的大咖们,突然接到采访通知恐怕也会有困惑。建党百年庆祝大会这个题目太大了,如此宏伟壮观的场景到底如何记录,是每一位摄影记者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我的拍摄点位是在大会堂楼顶的东北角。经过两次演练,很多人的反应觉得这是一个“废角度”,因为正好面对央视高大的飞猫杆,干扰太大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始终觉得,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这样盛大的活动,必须拿出一张能够展现全貌的照片才能生动展现这个伟大的历史瞬间。天安门城楼和广场的位置关系是不能忽略的考量,这是必须首先考虑的拍摄因素。飞猫杆影响画面,没有当然最好,可这就是现场。相对于建党百年这样的盛会,我感觉这是一个既需要重视,同时又可以忽略的因素。说重视,是要思考如何拍摄才能把干扰降到最低;说忽略,是指从追求画面的价值看,这个干扰又如此不值一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们从历史中走来,终归还要向历史中走去。摄影者的脚步无止境,思考的路更是没有尽头。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飞行庆祝表演。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这次的报道,我主要负责的是编辑工作,但多年的摄影记者培养出的拍摄习惯,却一直像小猫的爪子在我心里不停地挠。如何不影响编辑工作又能满足自己成为摄影记者时的初心,这是我面对的问题。
6月30日晚上,我在一阵雷雨中来到新华社的新闻大厦,查看不同楼层的拍摄位置,走到21层时,我想我解决了难题:这里有一个窗户正对着天安门广场,前面几乎没有什么遮挡,即使是在雨中我也可以一览无遗地看到被灯光点亮的天安门城楼、大会堂、国博等标志性的建筑,当然,还有更远处的中国尊、央视大楼等现代北京的标志。
我站在窗户边,想象着空中梯队组成“100”和“71”队形、拉着彩烟飞过天安门广场的画面凝固在我的镜头中,窗外电闪雷鸣,我的心中却出现了彩虹:既不影响我负责的编辑工作,又能照顾到我的初心,毫无疑问,这里是最佳的选择。
7月1日清晨6点左右,我来到新闻大厦,带着一块抹布来到昨晚看好的地点,把窗户擦干净,随后,又赶回到办公室,和同事一起做好了编辑的准备工作。7点50分左右,我再次上楼来到21层。几分钟后,一切如约而至。
不到五分钟,我已经完成了拍摄,赶回到编辑岗位,同事们几乎没有察觉到我的离开,只有我的心在砰砰砰地剧烈跳动着......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国旗护卫队准备升旗。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36.8米——是我和同事们正在用照片记录这一庄严时刻的高度……7月1日,我和4位不同部门的同事携带着专业器材拥挤在消防云梯车面积有限的吊篮中,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镜头记录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这壮阔的场景。
巨大的消防云梯车矗立在中山公园南门外的长安街路边,这是我第一次在重大活动报道中站在云梯车中拍摄。对于在会场西北高点的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如何展现好场地环境等宏大场景。
当国旗护卫队在庄严肃穆的礼炮声中,踢着正步沿着广场中央南起人民英雄纪念碑北至国旗旗杆的红色地毯走向升旗区时,国旗护卫队犹如行进在人海中的航船,沿着红色地毯的轨迹进发。国旗护卫队整齐划一、步伐一致,脚下的红毯在现场无数的观礼者密密麻麻身躯掩映下格外显眼,我用手中的长焦镜头对准官兵踢腿的时机,看到他们行进到一处地毯展露较多的位置时果断拍摄下来。经过剪裁使得照片中的视觉中心落在画面中央的国旗旗手身上。整齐着装的队列和密集有序的观众形成了视觉上动与静的映照,红毯上坚定的步踏之音依旧能回旋在耳畔。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礼炮鸣响。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礼炮鸣放是庆祝大会的重要环节,国旗护卫队伴随着100响礼炮声,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区,气氛庄重肃穆。
礼炮阵地在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之间,鸣放时,礼炮声震耳欲聋,炮管喷出火舌,皮肤可以感受到冲击波带来灼热感。每一声炮响时,站在一旁的记者们都一起跟随着“一颤”。
演练时,有记者问小战士,鸣放时他们为什么可以纹丝不动。小战士咧着嘴笑了笑“练出来了呗”。能看出来,越是轻描淡写,背后的训练就越艰苦。这些天有幸结识了这群小伙子们,认真又可爱的人真帅。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我曾经在2018年元旦拍摄过人民解放军首次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任务,当时我选择站在国旗基座东北角的位置,以悬挂国徽的人民大会堂东门为背景拍摄,这也是拍摄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的常规角度。而这一次,我在接到任务之初就考虑一定要拍到与以往不同的画面,能够直接表现出建党百年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通过演练,我决定选择在国旗基座北侧拍摄,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红色拱门、巨型党徽造型以及“1921”“2021”字样为背景,体现建党百年的新闻主题。
大的拍摄方针确定下来后,剩下的就是对具体细节的把握。第一,不能站在平地拍摄,平地拍摄角度太低,海军护旗手的帽子会与“2021”字标重叠,经过演练中比对我选择了踩在三节梯子上拍摄;第二,要利用旗杆遮挡背景中的一个巨型灯杆,使画面背景干净,这就需要梯子的摆放点与旗杆的距离和相对角度十分精确,通过演练中的尝试,我确定将梯子放在国旗基座北侧一列沿南北纵向地砖的第6、7块之间,正式活动时地面铺了红毯,好在地砖的位置还是可以辨别出来。由于我还承担着在国旗基座南侧拍摄国旗护卫队护旗入场的任务,所以,我在庆祝活动开始前就将梯子早早地精确摆放到位,以免匆忙移动中位置出现偏差。第三,升旗照片主要拍摄升旗手甩旗的一刻,要抓住国旗飞扬到最高点、旗手动作最舒展的瞬间,同时要保证国旗不会遮挡党徽和“1921”“2021”字标,所以我选择用相机以每秒20张的高速连拍保证抓到最佳瞬间。略有遗憾的是与演练时拍的画面比较,本张画面中的国旗露出的五星不够多,当然这确实有点可遇不可求。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我的点位在人民大会堂东门顶,能有机会在这个点位上进行拍摄和报道,我倍感光荣。记录下天安门和现场观众的画面,在我看来是此点位的拍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第一次演练中,我发现预先设定的点位并不是很理想,拍摄过程中会受到高架两旁旗杆的干扰。演练结束后,我利用日常拍摄采访的间隙,与同事一起重新设计点位,为照片拍摄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月1日当天的天气情况变化较为明显,4点至8点左右,天空以晴天为主,在我的点位会出现逆光的情形,而且我的位置与人民大会堂屋檐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水平直接拍摄,会有人民大会堂的屋檐进入画面影响照片的构图,于是我在拍摄过程中稍微踮脚,并将镜头适当向下扣一些,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开画面中的干扰元素。当成功记录下此张照片后,我心里十分激动,能用自己的镜头语言记录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的画面,展现日益强大的祖国,我觉得真是光荣而自豪。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
这次大会,我的点位在天安门广场的正北面,主要负责拍摄军乐团与献词团。看起来活动范围很大,但为了保证大会的庄重与电视直播效果,拍摄时的限制其实不少。
因此,在第一次演练结束知道大会的程序后,我除了构思拍摄的角度、画面外,还仔细盘算了自己的走位,争取做到“步步精心”。后来我看,出现在同事们镜头中的我,几乎都是猫着腰在两个方阵中穿行的样子。
在演练的时候,我就注意到献词团成员在最后朗诵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时会举起右拳。青少年们声音铿锵、动作有力、眼神坚毅、是献词环节的最高潮,我必须把这个画面记录下来。权衡再三,我决定从正面拍摄,以他们举起的右拳为前景,广场上的巨大拱门装饰为背景,以突显气势。但是因为现场有摄像机摇臂、话筒、旗杆、指挥台等,需要找到一个角度,让这些元素错开——既不遮挡拱门,拱门也不遮挡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大字和毛主席纪念堂的牌匾。
大会当天我又在现场反复比较,确定好最合适的点位。因为这个举拳的拍摄时间只有大约5秒钟,而此后我需要在10秒内移动到军乐团,下一个画面的拍摄窗口只有6秒。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画面一击而中。
七月一日其实还是我的生日。这一天,能在天安门广场记录这百年盛典,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酷的生日了。
我想起了献词团的青少年每次训练时给自己加油鼓劲的话:“建党百年,广场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任何一项大型活动,到最后一刻将预想拍摄的画面传回编辑部后,作为新华社摄影记者的我们,一直紧绷的心才稍有释怀。
直到第二次演练前,我才最终被确定在青少年“献词团”前面拍摄。这个拍摄位置很“扎眼”。我得到特意“关照”,被通知在正式活动时尽量不要太靠前拍摄,尽量多用长焦镜头。
深夜抵达现场后,我遵照有关指示精神,准备将自己拍摄位置后撤,正在选点时,一位央视摄像记者就拍摄位置与我沟通。由于我们的证件都不能跨越长安街中间,我们就隔着警卫线,就新华社“献词团”拍摄位置进行了凌晨前的“楚汉界河”对话。
经过多次沟通,我们达成一致意见,我再后撤、与央视主机位并行拍摄。虽然不如我以前选点的位置好,但最起码可以“和平共处”,不影响大局,可以圆满完成拍摄任务。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2021年7月1日上午7时30分,随着《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清澈歌声在天安门广场上响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缓缓拉开序幕。
我所在的位置,位于长安街北侧、劳动人民文化宫附近的消防车云梯上,距离“核心区”较远,长焦镜头“够不着”,高度是唯一的优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几次尝试,最终将作业高度定在40米。
最初的紧张拍摄过后,我决定舒缓一下节奏,放下相机,仔细审视一下眼前的盛会现场。
这是我第一次在如此特殊的角度近距离观看整个天安门广场。此前虽然有两次演练,但那都是在深夜,且会场布置尚未完工,无法掌握全貌。
极目西眺,从天安门城楼至南,一条红毯铺至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北侧,党徽和“1921”“2021”字标格外醒目。从我的角度看,整个天安门广场酷似一艘航船的造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而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之上。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就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100年前的小小红船,如今已经成为一艘巨轮,引领着亿万人民乘风破浪……
想到这里,我便又举起相机,“咔咔咔”……多张照片直发总社编辑部。经过后方编辑快速且巧妙的剪裁,“巨轮启航”得以诞生。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红旗招展,江山如画;百年华诞,举国同庆。如何用摄影语言展现庆祝大会的庄严感与仪式感,渲染热烈振奋昂扬的氛围,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我的拍摄位置在天安门城楼东平台,在我身旁,有四杆醒目的红旗,也是我一直想运用的视觉符号。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红旗一直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象征着革命,象征着希望,也象征着光荣和梦想。经过反复比对后,我爬上了东平台的观礼台高点,用广角镜头拍下了这个画面:城楼上的红旗迎风飘扬,与广场上的国旗遥相呼应,华表、观众方阵、军乐团、合唱团、献词团、人民英雄纪念碑、党徽和“1921”“2021”字标等重要元素逐一铺展在画面里。
百年征程铸伟业,风卷红旗再出发。后方编辑独具匠心,将原片裁剪成竖图,摒弃了冗余的部分,画面显得更加紧凑。这也是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良性互动的一个优秀范例,互相信任,配合默契,才能出新出彩。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这次执行报道任务,我的拍摄点位是天安门前的东华表,处于合唱团和群众方阵的前方,从这个角度往南看,镜头里是千万张心潮澎湃的面孔,而一个背影格外引起我关注。她是合唱团的指挥,庆祝大会上一直坚守指挥台,几乎没有机会转身看一眼身后的大会盛况,只留给镜头一个背影。当庆祝大会进入尾声,全场高唱《歌唱祖国》时,合唱团成员挥舞起手中旗帜,我把镜头推到长焦端,整个画面被无数面红旗织成一张画卷,而女指挥正挥舞着双手,似乎在编织这块红色画布,我按下快门高速连拍,定格下她婀娜的背影。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庆祝大会现场和平鸽展翅高飞。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报道,在我心中是一次摄影业务的大考。
这次大考中,我负责鸽子放飞区、气球放飞区的照片拍摄任务。为了考个好成绩,我把预先的两次演练当作模拟考,把从纪念碑到广场东、南侧范围内的地砖挨个踩了一遍,在这片不大的范围内来回走、不停试,构想出十多个可行的拍摄点位并预测可能抓拍到的画面,然后根据庆祝活动的流程安排,在笔记本上勾勒出正式活动时的走位顺序,希望可以在突出建筑物的同时,能拍出鸽群飞舞、蓬勃又不杂乱的效果。
而从“考场”走出,我却也收获了其他的感悟:摄影人的使命,是记录,也是讲述,更是塑造国家历史记忆。身处这一时刻之中,我手中的相机仿佛不只是捕捉当下、完成发稿任务的工具,更是与世界和未来对话的桥梁。作为中国的摄影人,我们向世界共同讲述属于中国自己的故事,也为未来留存着属于中国自己的国家记忆。
于我,幸甚至哉。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大会已经结束,鸽子早已飞远,气球也不见踪影,但这些姑娘小伙们还在充满激情地呐喊着、跳跃着。
在几次预演和正式庆祝活动中,这些年轻人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笑容和肢体动作都是整齐划一的。在大会结束后,他们虽然还保持着队形,但明显放松了下来。一个女孩向着天安门做出年轻人拍照惯用的“比心”的姿势,接着好多女孩都开始伸出双臂,微笑着画出了心形。我想,此时此刻她们的喻意是“红心向党”吧。
我使用了70-200mm镜头拍摄,让党徽、“1921”、“2021”字标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都进入了画面,拍下了这张照片。刚把照片传回编辑部,姑娘小伙们就散开了队形。他们和我们都圆满完成了任务。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
记者:饶爱民、燕雁、翟健岚、申宏、李响、费茂华、李尕、陈建力、李京、孙非、殷刚、李贺、邢广利、任超、彭子洋、刘金海、张晨
编辑:谢秀栋、刘金海、王南、尹栋逊、周大庆
来源: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