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的核心支撑作用非常关键。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建设相关机制,促进形成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当下和未来持续发力的方向。服务体系有力支撑着湾区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包括申请专利、实施技术许可和技术转移等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的核心支撑作用非常关键。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建设相关机制,促进形成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当下和未来持续发力的方向。

港珠澳大桥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概况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各市纷纷出台科技人才建设的相关政策,不断优化人才服务、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得到明显提升。

——形成了大量集聚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国两大特别行政区、两大特区、三大国家试验区,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人均GDP也领先全国,集聚了超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了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金融、制造、通信等多个产业处于中国产业链的顶端,促使粤港澳大湾区释放大量的人才需求,吸引全球的人才。

截至2019年末,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了以广州南沙、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珠海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为重点区域,以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为核心,以34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5139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为主体的创新平台体系,引进和培养了很多“高精尖缺”国际人才、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等各类科技人才,形成了世界级科研团队。

——形成了完善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服务体系有力支撑着湾区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包括申请专利、实施技术许可和技术转移等。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众多世界闻名的风险投资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科技人才服务机构,形成了专业化、链条式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依托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以产学研创新联盟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以博士后工作站吸收和培养科技人才,以联合承担省院合作等政府项目的形式研发共性技术。构建了包括香港9所大学、澳门7所大学在内的26所粤港澳三地高校的粤港澳高校联盟,通过积极寻求教学与科研合作的突破,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

——科技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不断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各市都非常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在不断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的基础上,纷纷出台科技人才安居保障、税收优惠、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很多区内城市对引进具有重大产业转化能力的顶尖项目和人才,还施行“一事一议”“一项一策”。对柔性引进的海外人才,除实施优惠政策外,还根据其工作周期较短的特点,对海外人才合作项目给予一定工作经费的支持。

同时,在做好“一站式”人才服务的基础上,成立科技人才发展促进会,成员由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科研团队、人才服务机构等科技企业或各界科技人才自愿组成,形成了面向大湾区科技人才发展促进服务的专业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科技人才发展促进会以科技人才价值为依托,定期举办人才智力项目对接会,搭建专业化的科技人才交流和服务平台,提供精准的科技人才服务。

位于深圳的中国前海梦工厂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之难点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不断深入推进,粤港澳三地科技人才建设合作不断深化,科技人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科技人才引进区域整体效应不明显。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吸引高端创新人才能力最强的城市是深圳,其他城市有的出现吸引力下降的现象,高层次人才净流入率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影响了大湾区对人才总体吸引力的提升。同时,从大湾区内部来看,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系列引才政策,湾区城市间的引才竞争多于合作,加上缺乏更高层面的统筹协调,湾区“抱团引才效应”并未显现。

——科技人才共享制度衔接不畅。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个单独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的多元格局,科研人员出入境存着诸多不便,科研数据跨境传输仍受到较多管制,弱化了科技协同发展的软环境,难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科技联系人、集聚国际创新资源的作用。再加上三地人才认定标准和技能职称认定体系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

同时,粤港澳三地社保、医保、商业保险结算衔接机制尚未建立,三地之间社保基金不能异地迁移、缴费和领取,此外,教育方面也有不少难题,除部分被内地城市认定为科技人才的子女外,大部分港澳人才子女需按当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就学。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也为顺畅就学增添了一些困难。

——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还没有形成与高端科技人才、海外科技人才、产业科技人才发展建设相适应的人才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导向过于单一,对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贡献、社会影响及其创新价值的考评重视不足,缺少第三方科技人才评价机构等问题。

另外,科技人才由于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国有企事业单位,获取科技成果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还存在一些制度障碍,影响了创新活力的充分释放。

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人才问题是关系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如何合理占有发展资源、赢得发展先机的“制高点”。通过优化人才建设相关机制,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将之打造成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优化海外科技人才来大湾区工作机制。创新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模式。积极实施猎头制度、人才居住证等政策措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科技人才引进体系。支持高校和企业聘用海外客座教授,形成“短期交流—长期合作—驻区研究”的国际人才“链式”引进模式。支持海外科学家领衔团队深度参与大型科技项目研究和合作攻关,参与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联盟的建设。

创新海外科技人才服务方式。建立高度便利化的海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放宽海外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为符合条件的海外科技人才提供出入境、长期居留、医疗等方面便利。开展科技人才社会保障资格互认互通,加大力度引进港澳国际学校、服务机构,加快建设国际化的学校、医疗、住房等生活配套保障设施,支持国际人才港和国际化社区建设。

——优化大湾区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合作培养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与高校合作共建科学实验室,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科技人才。鼓励各级人才项目、科研项目的立项适当向企业科技人才倾斜,加快培育产业创新人才梯队。结合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称认定等政策,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建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和专业技能人才学院。

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作用。要依托双一流高校以及重点部属、省属高校,实施大湾区科技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培育原创性、关键性、颠覆性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引领性产业等领域的研发创新人才队伍。

——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数据库,建立第三方人才评价机制,依托市场化、国际化手段开展人才评价。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评价作用,拓宽科技社团、企业和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确保人才评价的公信力。坚持质量为先、贡献为主的科技人才评价方向,重点突出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集成能力、成果转化能力。

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手段。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按照科技创新人才对知识、技术、专利等的产出与贡献,创新股权期权、市场挂牌交易、知识产权维护等方式,突破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瓶颈。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实施科技人才持股激励计划,鼓励科技人才购买并持有科技企业股份、期权,增加对他们的组织凝聚力。

---人才深圳---

微信号:szrcgz

来源 | 大国人才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