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才》杂志2021年第7期刊发《深圳的脚步》特刊,围绕“不断完善的政策环境、坚持与鼓励创新的氛围、人才与城市同频共振”等方面,介绍我市人才工作经验。全文如下:
深圳4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才奋斗史。
深圳经济特区刚建立时,人口不多,人才更缺,当时全市只有两名技术员:一名拖拉机维修员和一名兽医。40多年来,深圳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吸引集聚人才,2020年,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主体,深圳专业技术人员已达180多万人。如今,深圳已引进高层次人才超1.9万名,留学回国人员超17万名。
不断完善的政策环境
在人才发展上,深圳是如何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时俱进制定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推动形成一个又一个人才聚集高峰期。
四十多年来,深圳关于用工制度、人才机制的改革从未止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就率先探索劳动合同制,突破计划经济的藩篱,为建立市场化就业机制奠定了基础,并建成全国首家常设性人才市场。进入新世纪,深圳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驶入快车道。
2000年,深圳出台《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的若干规定》,建立了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形式的留学生创业园;
2001年,深圳发布《关于调整人才引进若干政策的通知》,取消人事计划单列以及引进人才指标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2002年,深圳颁布《关于引进国内外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规定了人才引进的条件和程序;
2004年,深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人力资源能力培育中心;
2008年,在全国较早实施高层次专业人才的1+6政策;
2011年,深圳出台《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制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孔雀计划”;
2016年,深圳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0个方面81条178个政策点;
2017年,深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推进人才工作依法管理,提升人才工作法治化水平;
2018年,制定印发了“党管人才意见”和侧重人才培养、开发、服务和体制机制改革的“鹏城英才计划”;
2019年8月,《深圳市杰出人才选拔培养实施办法(试行)》印发;
……
20世纪80年代,深圳蛇口工业区竖立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充分激发广大人才创新创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系列人才政策法规的推出,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深圳创新创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看,与2010年相比,深圳由17545人上升为28849人,分别比全国、全省多13382人和13150人,表明深圳高素质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高学历层次人才不断增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深圳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围绕打造“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深圳推进人才政策 “优化升级”,坚定不移把人才引领发展作为城市核心战略,努力把深圳建成“天下英才”的向往之地和筑梦之城。
为营造更好的人才发展生态,加快一流人才集聚。今年5月,深圳推出人才政策“组合拳”,优化升级人才政策理念,从“政策引才”向“环境、文化聚才”转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音乐教育家叶小钢教授表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不仅要在科技、金融等领域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也要在人文社科等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深圳在人才引进上要从原来的‘偏科’向‘全科’转变,在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同时,也应重视文科人才的招揽,为提升城市软实力注入新鲜血液。”
人才政策环境是一个地方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拼资源、拼资金、拼待遇,很容易造成同质化人才竞争。”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表示,“人才能不能用得好、留得住,最终靠的是环境和文化,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才是留人用人的真正法宝”。在他看来,深圳从“政策引才”向“环境、文化聚才”转变是继续做好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必然。
坚持与鼓励创新的氛围
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迎面而来的是创新的气息和追梦的脚步。举目望去,高楼大厦比肩林立,从招牌上可以看到许多站在浪尖上的科技公司。
在这个开车十分钟就能逛一圈的地方,走出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如今又吸引百度、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把国际总部或大湾区总部落地于此。不仅是中国企业,空客(中国)创新中心、苹果深圳研发中心、ARM中国公司等跨国公司也在这里扎根。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不到15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以“蚂蚁”的体格展现出“大象”的能力,创造了占据南山区半壁江山的GDP,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地理空间绘就怎样的画面,系于广大创新人才的奋力书写。从罗湖的国贸大厦,到福田的华强北,再到南山的粤海街道,各类人才挥洒着创新力、创造力,串联起深圳40年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一个街道,到一座城市,深圳是如何走到创新前列的?
答案就是坚持与鼓励创新的氛围,从人才自身到政策市场环境,创新已经成为深圳的底色。40多年来,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跟随式创新,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深圳完成了从“科技荒漠”到“创新绿洲”的惊人一跃。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说,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一个个科技创新巨头企业在这里成长,一位位“创客”在这里打破“不可能”,一次次跨界融合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创意、技术、资本等在创新生态中加速重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蓬勃生长。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
在企业科研人才的积极攻关下,优必选双足机器人walker亮相
有着“机器人爸爸”之称的优必选科技公司创始人周剑说:“如果不是在深圳,我可能早就放弃了。经济特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和无数创业路上的同行者,让我充满了追逐梦想的勇气。”
周剑介绍说,研发人形机器人一直是机器人学者和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梦想。2008年,他凭着一腔热情闯入机器人行业,但创业的艰难超乎他的想象。“当时不懂融资,都是靠自己借钱、押房子去筹措资金,走着走着,发现钱根本不够用,只能卖房子。”从2010年到2012年,周剑靠借钱和卖房子支撑机器人项目运转,投入大却不见任何收益。“还好,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周剑说,“深圳的机器人项目创业团队非常支持我,大家一致认为项目已经有眉目了,这时停下来太可惜了。于是我们坚持了下来。”
2012年秋天,为了筹集资金,周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创投活动,出乎他意料的是,凭借开模才开到一半的样机,优必选就陆续拿到了2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当时听到投资人说了一句温暖的话,‘你把全部身家都投进去了,我还怕什么呢?’”周剑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托举着他飞向梦想。
2015年,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办公环境,周剑想把公司搬到南山智园,这里地理位置优越、租金优惠,但当时处于创业期的优必选,在纳税额等方面还不满足园区入驻条件。园区负责人对公司进行了全面“摸底”后,认为智能机器人正是深圳积极布局的“未来产业”,破格让优必选入驻。“在深圳,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不是靠发文件开大会,而是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行动。”周剑深有感触地说。
人才与城市同频共振
深圳湾畔,夏日的阳光灿烂明亮,与它毗邻的人才公园已经坐落在此三年有余。不远处的高新区聚集着深圳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与高端金融人才,与人才语录石上所刻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几个大字遥相呼应。
在这个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里,激励板块、交流板块、活动板块和宣传板块分别展示着20组人才元素,尽显人才主题。而作为展示人才、服务人才、激励人才的永久性阵地,人才公园内的人才功勋墙、人才星光桥集中展现和纪念了伴随深圳创新发展历程的深圳人才群体的发展史、辉煌史,时时激发着广大人才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求贤阁、群英荟和人才驿站,不仅为人才交流探讨提供场所,也是深圳服务人才的“贴心站”“加油站”,是人才与城市共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深圳是一座因人才而兴的城市,人才在深圳获得了更好的平台与发展,城市也因人才而有了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在广大人才的支撑下,深圳走上了创新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之路。
深圳人才公园
如今已是中集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麦伯良,198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成为一名集装箱工程师。有一天,全公司最昂贵的一台德国进口二手机床出了故障,而国外技术人员正在休假,至少一个星期后才能从德国过来。这时,有人提议让麦伯良试试。麦伯良鼓起勇气,迎难而上。没有图纸,他就把零件一个一个拆下来以摸清机器原理。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麦伯良终于修好了机床。1992年,年仅33岁的麦伯良就当上了总经理。4年后,中集集团的集装箱数量达到世界第一,而且这个世界第一一直保持到今天。
一代代人的探索和努力,让深圳不断创造奇迹。深圳经济总量从1979年的1.96亿元起步,到2011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用了30年时间;再到2017年迈上2万亿元台阶,仅用了6年;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76万亿元。
从昔日的边陲农业县到今日的创新之都,不断换挡提速、转型升级的背后是各类人才奋力创新的有力推动,深圳坚信要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人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资源,唯有集聚人才,才能增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唯有人才与城市同频共振,才能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人才深圳---
微信号:szrcgz
来源 | 《中国人才》杂志2021年第7期
大国人才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