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鲘门渔港惊现超大‘鱼王’,好多年没见过了。”近日,一则这样的消息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鲘门渔港渔民中流传出来。8月24日,记者联系到了鲘门镇民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建鑫,他表示“确有其事”,并带记者采访了捕捞到这条大鱼的本地渔民李义。
开渔首日捕到189斤
价值上万元石斑鱼
37岁的李义,祖、父辈均以捕鱼为生,他早些年曾到深圳创业。2016年,由于父亲出海捕鱼人手不够,他便带着创业的些许积蓄回到民安村,陪父亲一起出海捕鱼。
李义回忆,8月16日12时,历时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结束。随着开渔节的到来,他与鲘门渔港其他几百条渔船上的渔民一样,驾驶渔船铆足干劲,来到了距离渔港一个多小时船程的东碇渔场,开启新一轮牧渔劳作,期待今年开渔首日的好收获。
工作至深夜12时许,船尾正缓慢收起的拖网忽然变得很沉。“难道有大家伙?”李义和船上其他的工人立即加快收网。待渔网完全收上来后,李义发现拖网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家伙,“黑黑的,也看不清,但从棱角上可以判断是鱼。”全船人都变得激动起来,早前的瞌睡立即去无踪影了。当这个大家伙完全从渔网里清出来后,李义才确认是一条大鱼,但连船上的老渔民都叫不出名字,只能模糊的判断是石斑鱼。
“像这么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和捕过,想要一个人提起来根本提不动,两个人抱起来也有困难,几个人抬着才放到冰仓里冷冻。”李义边比划边向记者介绍。8月17日清晨5点多,李义带着大鱼回到了码头,早就在此等候的买家迫不及待地和他谈起了价格。“189斤呢,最后卖了上万块。第一天出海好兆头。”李义笑着说,民安村3000多位渔民中近几年来都没人捕到过这么大的鱼。
记者向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员、渔业环境研究室主任、农业部南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黄洪辉教授了解到,这是一条鞍带石斑鱼,俗名龙胆石斑、龙趸,鱼龄超过二十年。这种石斑鱼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生长最快的一种石斑鱼,多半生活在深海礁盘里捕食,能捕捞到这种鱼,证明深汕海域有大型珊瑚礁盘存在、保存较好。
高度重视
渔民民生和渔业发展
近年来,深汕合作区海洋生态越来越好,渔民的生活也越来越有保障。陈建鑫告诉记者,这与全区高度重视渔民生活、提升渔民遵规守纪意识、保障渔民人身安全、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等相关政策分不开。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了解到,深汕合作区现有海域面积约115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0.9公里,内设小漠渔港和鲘门渔港两个“省二类”渔港,国库渔船515艘,乡镇船舶(生计船)约418艘,渔业从业人员约7600人。
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全区的渔民民生和渔业发展,在2021年“三大攻坚行动”中,将鲘门、小漠渔港的升级改造列入乡村振兴攻坚项目,投入约1600万元用于提升渔村人居环境,改善渔民生活条件,并加大对渔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举办了粤菜师傅、乡村电商等培训。
在渔业管理方面,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印发了《深汕特别合作区渔船“不安全,不出海”专项行动方案》,实行了小漠、鲘门渔港港长制度,探索构建渔船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
当前,深汕合作区正积极推进落实海洋渔业的执法工作,推进组建海洋综合执法队伍,进一步推进落实渔民的休渔期福利补贴、相关证件办理、渔港升级改造以及渔民渔船转业转产等相关工作,做到为渔民着想,急渔民之所急,帮渔民之所需,为渔业振兴、渔民富裕保驾护航。
文/深圳晚报 高向荣
素材来源:我家深汕
深汕特别合作区融媒体中心 综合报道
往期 · 精选
喜讯 | 开局就是决战 深汕合作区举行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启动仪式
深汕合作区亮相央视新闻:稳投资,“新基建”成“新亮点”
国际范儿,深圳味儿,深汕中心区开建!
望鹏山公园开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50平方公里中心区启动建设
再过100天,深汕鲘门海滨百安门片区将颠覆你想象
官宣!深汕高铁今年开建,预计5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