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独家专访】林郑月娥:发挥好“港深所长、国家所需”的作用

【独家专访】林郑月娥:发挥好“港深所长、国家所需”的作用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了2021年施政报告。在香港已由乱转治的新局面下,这份长达55页的报告聚焦经济民生,着眼国家战略机遇,其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聚焦深港合作。今天,林郑月娥接受了深圳卫视驻港记者的专访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了2021年施政报告。在香港已由乱转治的新局面下,这份长达55页的报告聚焦经济民生,着眼国家战略机遇,其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聚焦深港合作。

今天,林郑月娥接受了深圳卫视驻港记者的专访。这也是她在发表施政报告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也就是2020年10月12日,林郑月娥也曾接受深圳卫视专访,当时她曾说,“不介意被深圳反超、港深要互相过河”,引发舆论关注。

在此次专访中,“深圳”、“深港合作”成为她的高频词。

林郑月娥释放重要信号!

从“香港所长”到“港深所长”

林郑月娥在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表示,港深联手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发挥重要的引擎作用,也可以将深圳和香港的合作辐射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是大湾区以外的内地城市。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深圳和香港在整个国家的宏图大计里应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她透露,最近,她与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港深两地应该发挥好“港深所长、国家所需”的作用。国家在哪些地方有需要,港深两地应该联手去发挥好各自的优势,而不是以前说的“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往后的“香港所长”,可能要与深圳一起,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等方面。

19个工作专班

助港合作上新台阶

林郑月娥表示,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她也在现场。当时,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寄望深圳在更高的起点,发挥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任务。从那一刻开始,她同深圳市政府联手做了很多事情。

她说,2020年11月去北京和广州后,她也在深圳和深圳的市领导共同探讨了合作项目,“大概有40多个项目,大家互相共同推进,到今年5月,已经有一定的成熟程度了”。

为了解每一个项目的推进情况,深港两地政府成立了19个工作专班。比如,此次施政报告里提到的跨境运输,就已经有一个专班专门来做跨境铁路方面的工作,希望大家可以共同合作,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她还透露,其他的专班涵盖了金融、科技、法律、环保等一些民生事项。

今年9月初,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在深圳召开,林郑月娥来到深圳参加会议。在专访中,她说,这是首次合作平台提升至行政长官以及深圳市委书记,以往都是深圳市长与香港政务司司长,这也凸显出了港深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深港要搞成“双城三圈”

这会让别人很羡慕

林郑月娥在专访中,还对施政报告里提到的“双城三圈”,做了更为详细的解释。

她说,在“双城三圈”概念里,由西至东,因为有前海扩区,还有可以发展的洪水桥/厦村、流浮山,所以打造深圳湾优质发展圈。到中部就很密集了,因为几乎所有的口岸都在这里,从皇岗到落马洲到香园围,很紧密,所以这个圈应该是港深紧密互动圈。

林郑月娥说,深港间的紧密互动,可以是创新、科技等方面。深圳河北有福田、罗湖,南部以后有新田科技城,它比落马洲河套区域的面积还要大两倍。这样算下来,加上落马洲河套地区,香港有240公顷、深圳有300公顷,一共有540公顷的面积,深港双方强强联手来做创新科技、做先进制造业,这会让很多其他地方都非常羡慕

林郑月娥说,深圳有美丽的大鹏湾,香港有印洲塘,有世界级的地质公园,这里应该是生态旅游康乐圈。所以,这个概念就是深港空间上要拓新、观念上要更新、政策上要创新,接着就是香港与深圳在机制上的革新。

她还表示,在更高层次上的策略性对接机制,之后她会亲自到深圳与深圳市领导商讨。

内容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秦玥

编辑:牛耘

校审:肖刚 黄淳 刘东博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