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招聘旺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市场上,教师相关岗位的竞争异常激烈。深圳一学校生物学进入面试的7人中有4个人都是博士;最后招聘的4个人中,有3个是博士。另外啊,据报道,有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她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她入职时很多清华北大的硕博都在挤入中小学。
像这样引起热议的,还有中传毕业去当房产中介的新闻等。这类事件之所以引发人们的讨论,主要在于是否属于资源浪费的争议。起初硕博的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这也是舆论中关于大材小用的判断基础。尤其是在很多毕业生选择进入学校的原因是“寒暑假”“工资高”“随迁便利”的情况下,高知识水平似乎仅仅是好工作待遇的“敲门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家长表示,学历高低不是判断教师好坏的标准,师德和专业的教育技能更应该受到重视,不能唯学历论。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846个区县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让“从教热”持续升温。舆论场上另外一种声音是就业找工作越来越难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铁饭碗。”众所周知,教师资格证不难考,难进的是教师编制。同时,在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焦虑感席卷了很多人,原本分流到教培机构的教育行业从业人员也开始加入竞争。热搜之下,更多人看到了“学历内卷”,原本大部分属于师范生的竞争岗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高学历、名校生的“降维打击”更让竞争白热化。
还有一种观点是,硕博都求稳定去当中小学老师了,那么谁去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科研工作呢?坦白说,,待遇的提升和配套措施的完善下,硕博毕业进入中小学并无可厚非,只要能在岗位上发挥光和热,也算是人才进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正向反馈,过分杞人忧天大可不必。
在不确定性下求稳定、在能力范围内择高待遇,本就 是人性的第一选择,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就业压力下,体制内“真香”成了首选,大家都想避风,确实也需要一个“港”。除了让毕业生自身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不盲从之外,有关部门也不妨多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就业,在其他更需要高学历人才的行业合理提高福利待遇,让大家除了向后退的安稳之余,都有向前走的冲劲,带动整个就业市场实现“智慧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文字:梁煖
主播:金洪竹
剪辑:战旗
相关报道:
掀起“教师热”!清华、北大名校硕博竞争中小学老师名额!为什么?
往期内容:
深网观察 第497期|深夜在后台读取用户相册?这些 app的两幅面孔得治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