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人才公园的星光大道上,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人才星光柱格外夺目。“追星就追科学家”,这让更多的深圳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也体现深圳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遇。
从以立法形式在全国首设深圳人才日,到设立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从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畔建成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到打造人才雕塑群、人才功勋墙等永久性人才激励阵地……深圳始终把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作为城市核心战略,坚持把人才支撑作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重要环节。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当初,正是五湖四海的人才汇聚,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盛景,使得深圳实现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新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87万,孕育了3000多个创新载体、8家世界500强企业、超1.8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地区生产总值达2.77万亿元,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之城。
目前,深圳全市共有全职院士72名,高层次人才超2万名,留学回国人员超18万名,各类人才总量超600万人,迎来新的人才聚集高峰期。人才政策由单项比较优势向综合环境优势转变,人才聚集态势由“孔雀东南飞”向“全球英才聚鹏城”转变。
1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也要靠人才。
从特区建立之日起,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定不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力做好人才改革、开放、发展、服务等各项工作,吸引一批又一批有抱负、敢创新的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到深圳、扎根深圳,积极投身特区改革开放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在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上更加注重系统建设、整体协调,全方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党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意见》《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及相关配套文件,搭建起顶层法规文件、综合政策措施、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等位阶高低有序、效力统一协调的四个层次政策法规体系。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一直以来,深圳始终把人才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财富,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人才受尊崇、得实惠。
投入1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专责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向高层次人才发放“鹏城优才卡”,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生活保障、文化休闲等全方位服务;设立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颁发鹏城杰出人才奖、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让人才“名利双收”……
深圳把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早已镌刻在城市基因里,成为这座城市历经风雨却总能长盛不衰的核心密码。
2
领风气之先,立时代潮头。
一直以来,深圳始终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工作注入强大活力。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率先改革劳动分配制度,实行结构工资制;率先采取公开招考、公开招聘方式,面向全国选拔干部、广揽人才。
进入新世纪,深圳进一步打破人才引进身份、地域、部门、所有制等局限,推动人事计划单列制度取消等“六大取消”落地,进一步拓宽企业用人空间。
近年来,深圳持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
一方面,深圳抢抓综改试点机遇,推动人才R字签证、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措施落地实施,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探索港澳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让人才在大湾区工作更便利、来去更自由。
与此同时,深圳还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创新科技项目评审办法和人才评价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国内外同行专家主审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
今年以来,深圳加快推进人才政策体系重构,形成鹏城孔雀计划与鹏城英才计划“一引一育”的政策双轮驱动。
在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的竞争性领域,突出市场认可、市场评价,以人才市场价值、经济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等市场激励方式予以支持。
在非竞争性领域,突出以事择人、人岗相适,赋予科研、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等领域用人主体更大自主权,支持其设置特聘岗位,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同行评审、专家主审等方式,自主评价聘用高精尖缺人才,实现“谁用谁评价、谁用谁管理”“岗位评聘论水平、政策待遇看贡献”,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能动性。
3
放眼全球,对标一流。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和宽广的胸怀招揽国内外创新人才,海纳百川广聚天下英才。
通过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全球招商大会等,深圳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揽才,推动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与深圳合作,吸引一大批全球优秀人才来深创新创业,形成“活动揽才、赛事聚才”的良好局面。
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到深圳,这是因为深圳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感召力的干事创业平台,吸引海内外人才扎根于此。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诺奖(图灵奖)实验室……
近年来,一批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加快落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数据显示,深圳目前已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0家,各类创新载体3000多家,这些都为聚集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深圳人才公园一角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回顾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十分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城市核心战略,建设了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人才特区”。
如今,深圳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将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和作为,探索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面向世界培养和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作出深圳贡献,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雁阵格局中争当头雁!
聚焦第五个“深圳人才日”
扫码查看更多专题报道
---人才深圳---
微信号:szrcgz
来源 | 南方日报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