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方法论
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省名班主任,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成长路径。从杭州到深圳,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学生,广东省第二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刘静说自己经历的是一场“倒逼式”成长,是一段不断要求自己做到“名副其实”的过程。
2010年刘静参加了广东省班主任技能大赛,这次偶然的机会将她的职业生涯推向了另一个“赛道”。她站上了更大的平台接受历练,压力变成动力,动力变成习惯——习惯了不断超越自己、主动获取更多资源。
从教19年,刘静担任班主任15年,她凭借对职业的热爱,一路从深圳市优秀班主任成长为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16年10月,刘静受聘为广东省第五批省名班主任指导专家。2015年和2019年,刘静工作室连续获评省级优秀工作室。今年,刘静受聘为广东省“三名”(省名校长、省名师、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专家顾问。
目前担任深圳高级中学(集团)科研处主任的她,今年还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开始“学校教学与课程专业”的深度研究。其个人专著《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研究》更是系统地呈现了她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科研和班主任工作齐头并进,刘静做得风生水起。在她看来,教育是关于人的事业,人是统整的,不是割裂的,所以教育也应该是统整的,不应该将德育和教学分开。2011年,深圳高级中学(集团)成立了GLOBE教育项目研发团队,刘静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不但将学校科研工作与工作室科研工作有机结合,也明确了“科研立室”的工作室建设方向。工作室成员是来自各地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名师,他们主动链接高校学术平台和研究团队,建立了跨区域交流的未来教育网络联盟,立志为深圳基础教育改革贡献教科研范本。
PART.
01
师生关系不能失去边界
南方教育时报:从新手班主任一路走过来,您是怎么一步步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一直坚守?
刘静: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建立有序有爱的班级共同体”,这个过程需要把握组织建设与人的诉求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班主任角色需要自我更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建立边界感。
2002年毕业后,我在杭州工作了两年半,学生对我这个外地的年轻老师充满了好奇,但也带着一点“挑战”。这一度让我感到委屈和愤怒。现在我觉得那时我还没有找到“师者”的感觉,所以特别强调尊严,但实际上面对学生还没有形成一种给予、关爱、宽容和接纳的心态。爱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门科学。班主任要有爱的能力和方法,更要有爱的原则。
后来,我尝试跟孩子们做朋友,并把一些心理上有问题的孩子带到家里住,孩子渐渐开始依赖我,我就变成了“姐姐”或“妈妈”的角色。后来我反思这也不是特别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失去了边界,让本来应该相互独立的师生关系变成单向的依赖。这是不对的,而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所以后来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觉得不仅作为班主任和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角色和边界感也特别重要。
找准方向是一个逐步认识自我的过程。从个人的角度,我喜欢跨学科的研究,喜欢做教研,也喜欢涉猎专业之外的书籍,这样可以打开视野,也可以丰富生命的体验。我认为,任何领域的工作只有进入了研究层面,才有创新的可能,这也是我个人很感兴趣的工作状态。
PART.
02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南方教育时报:对于深高的孩子来说,优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学习不是问题,他们可能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感和内驱力,此时高中班主任要担当的角色是什么?
刘静:作为老师也好,班主任也罢,不仅要做个教书匠,更要承担起人生导师的职责。面对起点高、基础好的孩子,老师首先要用专业水平站住讲台,要在专业上让学生信服。但除了传道授业,还要解惑。作为人生导师,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启迪学生。
此外,作为导师,目光要放得更长远,要有所取舍,有可能需要舍弃一些琐碎的管理约束,但换来的是更长远的影响。作为导师,在教给学生知识、帮他们取得成绩之外,更要懂得陪伴,要教会他们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
南方教育时报:您今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是“导师”的职责督促您不断学习吗?
刘静:读博士不仅仅是为了做班主任,我觉得人生智慧不仅来自学历,阅历和悟性也很重要。提升学历主要是考虑到学术素养,经历过学术素养的锻炼,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以研究的心态来开展工作。经过专业训练跟单纯喜欢还是不一样的,前者会让我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法论,这个对我很有吸引力。我珍惜这种学术素养和习惯思维的形成过程。
我们最希望老师能成为学术型的专家,既在一线摸爬滚打过,又具备学术能力,能把经验转化成理论成果。
PART.
03
要对班主任工作甘之如饴
南方教育时报:从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成长为省名班主任,如何理解和定义“名”?
刘静:“名”是一把双刃剑,它会带来更多平台和资源,也会考验人的“价值选择”。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名气多大,还是要守住讲台,跟学生在一起,把教书当作首要任务。这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乐趣所在,更是心灵的港湾。对我而言,“名”意味着一种使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名副其实”。这让我有无形的压力,但也会让生活有更多的挑战和目标。
我想提醒现在的年轻教师,要客观看待“名”,一定要扎实工作,不要忽视教研和实践。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规则和职业路径,首先要了解规则,如果愿意走上赛道,就要主动争取。进入一个行业,首先要做的不是批判而是适应,如果想要优化或改变这个行业,那应该先成为引领者、创造者,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南方教育时报:班主任工作难免遭遇“一地鸡毛”,一线班主任如何在复杂琐碎中不忘教育初心?
刘静:老师对制度和体制要充满希望,班主任的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认可,相关的赋能机制也在不断改善。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就要有爱上它的能力,爱上了它,就会觉得没那么苦。其次,要把功利的东西放一放,有时候我们的痛苦来自现实功利的欲望,这其中涉及诸多利益。
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甘之如饴,是因为和学生在一起的幸福感是其他人和事替代不了的,真的爱上了就没那么苦了。
解 惑
Q
做班主任6年,带出了2届学生,对个别学生即便费尽心力,依然感觉无能为力;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关注得又偏少,难免有一种负疚感。应该怎么说服自己呢?
A: 一个如此尽力的老师,首先值得敬佩。我们需要客观地告诉自己,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有边界的,而且教育需要一个周期。个人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老师也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做他们成长中某个阶段的助力者。所以这位老师不需要有负疚感,但可以寻求更多帮助,要发挥协同育人的力量,家校合作非常有必要。
Q
作为一个新手班主任,半路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学生们对我不熟悉,也不服我,应该怎么办?
A: 熟悉需要一个过程,我不赞成“新官上任三把火”。新老师接手新班级首先要跟孩子们建立感情,然后才是立规矩。我们跟学生之间也不是服与不服的关系,不要以“驾驭”的心态面对学生,平等、尊重、民主是我比较主张的班级管理理念。
记者 | 魏秧子 刘丽
编辑 | 武堂明
新媒体编辑 | 黄秋碧
每天更新教育资讯
了解更多教育相关话题
-扫码下载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