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居、健康环境——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分论坛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和环境与能源学院协办的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分论坛,讨论了在大湾区城市群高强度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十四五”生态环境发展规划纲要,融合北京大学学科优势,提出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是系统化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交叉“新工科”发展方向之一。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针对现实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就《大气氧化性调控与减污降碳》展开了演讲,分析了目前大气环境污染态势的表象,提出针对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控制策略,助力未来“双碳”目标的实现。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以《发展思维与系统思维:智慧城市创新逻辑》为题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方法论与逻辑问题。城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生命体和复杂的巨系统,需要以发展思维创新城市公共政策,以本源性系统思维考虑城市的现代特征与问题治理。
城市发展加快,针对煤燃烧与碳排放这一“老生常谈”但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在新发展格局下展开了全新的思考。报告从各种动态变化的排放污染源延伸到其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危害,指出生活源排放不可忽视,既要着眼于电厂等“大规模”设备的排放控制,也要关注家庭室内等“小空间”的排放处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围绕《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关联到因果关系》进行了介绍。大气污染物来源广泛,其健康效应复杂,未来将通过各类生物、化学等分析技术,为大气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干预和预防措施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病理学依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陈军院士针对目前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问题,重点突出智慧国土的发展。通过统筹数字化发展、推进智慧化应用,促进规划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走向知识服务与赋能应用,推动跨学科发展。
院士演讲结束后,参会嘉宾纷纷表示接受了一次“头脑风暴”,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也针对论坛内容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感受。人居环境学科发展任重道远,在当前新的自然资源观念下,此次论坛促进了各研究框架的有机结合,为未来跨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
最后,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赵鹏军进行了总结,向与会嘉宾表示感谢,表示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和环境与能源学院也将继续坚守并延续“兄弟”情,推动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学科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