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与画家漫谈乡村文化:引入艺术力量,赋予古村落重生机会
2021-12-20 20:29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文化学者与画家漫谈乡村文化:引入艺术力量,赋予古村落重生机会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20日讯(记者 张玲 实习生 马天行)“我们(在城市生活的人)非常需要原乡之旅。”凉爽的午后,深圳文化界人士和深圳市民坐在103岁的鳌湖启明学校校园里,聆听文化学者王鲁湘和画家邹明漫谈乡村文化,探讨如何让艺术与古村落产生良性互动,给古村落重生的机会。

12月19日,王鲁湘在题为“乡村文化漫谈”的讲座中,追溯了龙华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形态及乡村文化的变革,研究文化与艺术改变着生活空间的可行方法,致力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讲座的后半程与龙华区文化名家邹明教授展开了对话,共同就乡情乡土伴随而来的诗情带领观众们进行了一场精神之旅。

王鲁湘建议,引入文化力量,让古村落重生。

俯瞰鳌湖村。( 本网资料图)

鳌湖艺术村地处龙华区观澜街道,与城际边缘村落“牛湖老村”在物理上重合、精神上交融。经过多年建设,现已驻扎了近百位艺术家及艺术工作者,其中以深圳本土艺术家为主,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在此生活和创作,为边缘群落的文化再建树立实验场,不断衍发出艺术文化在乡村社区的各种生长可能,极大地丰富了牛湖社区作为一个艺术村的艺术生态多样性,使所在社区从一个平凡的城际边缘村,逐步转型成为深圳文化艺术领域内最重要的力量群体。

王鲁湘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他说,来到鳌湖的启明学校,看到这栋学校的建筑和文字,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这个学校103岁了,比在座所有的人年纪都要大,它寄托了100年以前鳌湖村先贤的先进的社会理念。让他非常感慨的是,过去100年的工业化进程,有些优秀的传统的东西牺牲掉了,传统的村舍结构和古村落也被舍弃了。但是他在广东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珠三角是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城乡差别小、基本实现城市化的区域。与此同时,很多的古老的村落却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

鳌湖启明学校已经有103岁。

启明学校航拍图。(本网资料图)

王鲁湘分析说,为什么现代的城市人特别愿意到到乡村去,甚至到荒漠去度假?就是要逃离城市的陌生感和空间的压迫感。他分享了自己前一天到观澜版画村看到的景象,“没想到周末的时候,观澜版画村有这么多人到这里做一次短短的原乡之旅。版画村可以看作是人们实现一个‘桃花源梦’的地方。”

讲座现场,王鲁湘还和画家邹明展开了更深入的探讨。邹明曾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2021年8月,邹明受邀在深圳市龙华区成立邹明名家工作室。

画家邹明持续几十年用画笔表现古村落古建筑的历史沧桑和岁月痕迹。

鳌湖村的湖和坐标。

建筑以及建筑群落的肌理是呈现民族历史的载体,画家邹明对古村落、古建筑,尤其时间沧桑的岁月痕迹特别敏感,持续几十年在众多古村落、古城镇、古建筑中间穿梭寻觅,并用自己的画笔予以表现和表达。在活动现场,邹明也请王鲁湘就艺术与古村落的互动给出建议。王鲁湘的建议是,艺术的市场在城市,但是艺术家需要的工作室和创作空间可能在城市中心无法实现。我们可以在离城市不远不近的地方,比如鳌湖村,引进各种文化力量、文化高端人才,将它做成文化高地——也就是引入后现代因子提升古村落,让艺术家在这里生存下来并且生活得好,用文化的力量去消减城市化对古村落的侵蚀和改变。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龙华区文化名家邹明工作室与鳌湖艺术村联合承办,深圳市牛湖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鳌湖艺术村发起人邓春儒(右一)与两位嘉宾交流古村落与艺术如何良性互动。

文化学者、画家、深圳市民在103岁的启明学校操场交流乡村文化。

[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