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在中国各城市展开的“揽才大战”中,外界普遍认为广东、深圳“或是最大赢家”。
数据显示,2020年底,广东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分别比 “ 十二五” 期末增长43%和32%,其中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长19%和57%。深圳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在2020年末达到198.06万人,技能人才总量3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8.6万人;引进国内人才18.57万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2.06万人,全市累计认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7万人。
人才一直是支撑广东、深圳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这些年,以深圳为主要承载地的广东,成为全国的引才大户。
仅以清华、北大两所我国TOP2高校的毕业生流向看,广东2019、2020年一直是第一流入地,2021年尽管被上海反超,仍排名第2,有18.3%的清北本科生选择了广东,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排名是:北京、上海、广东。其中,深圳又是广东吸引清北毕业生最重要的城市。
过去几年的揽才大战中,北京、上海因为户籍管控严厉受到一定限制,但是从2021年开始,北京上海也开始放宽落户。
公开报道显示,清北复交、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已可以直接到上海落户。而上海本地应届研究生,已经可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直接落户。
2021年7月份,北京也放宽落户限制,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如果是清北复交、浙大、中科大、南大这七所名校的本科生,还可按照计划单列办理引进。
除了户籍政策,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增加了对人才的吸引,最近几年,上海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高薪领域的就业岗位,供给明显增多,这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
面对愈发激烈的人才竞争,广东、深圳未来5年如何应战?
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对未来5年深圳的人才工作作出了专门安排。
《规划》中人才这一篇章,针对人才政策开放性、有效性、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和人才环境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重点明确了构建以“能力+业绩”为核心、分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分赛道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个税优惠补贴”等人才市场化激励机制,并通过加强“深圳引才专列”“人才高交会”“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等平台和载体建设,进一步拉长引才触角。
《规划》提出,建设更大规模更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十四五”期末,累计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人数34.2万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年招数达到2000人,在站博士后人数达到5000人。
在技能人才方面,《规划》提出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统领,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竞赛、激励和保障机制改革创新;构建以职业资格评价为引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主体,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补充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十四五”期末,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33万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40万人次。
而不久前刚刚公布的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也用专章部署了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的具体举措。
广东未来5年人才发展的目标是:人才创新力和竞争力大幅跃升。
具体而言就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人才发展生态持续优化,实现人才与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更加健全。
在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规划提出把握全球人才流动新趋势,优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瞄准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及关键核心技术,分领域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开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 “ 绿色通道”,完善留学人员来粤工作、定居政策,加快国际人才集聚,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同时,广东还将完善职称评价制度,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大力引进培养青年优秀博士博士后人才,实施广东省博士、博士后人才专项支持计划,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等。
规划显示,未来5年,广东将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包括:
开展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价,研究制定以 “乡村工匠” 为代表的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定标准,探索开展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专业职称评审;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和新职业培养培训项目,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主体功能区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前沿、新职业新技术领域等,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
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基层,实施 “专家服务基层行”活动,落实教育、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参评高级职称服务基层政策,推动人才驿站提质增效,健全专家定向服务基层长效机制,联动开展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地市行”活动,助推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此外,作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最大的省份,广东还将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十四五” 时期新增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开展各类职业培训700万人次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还将通过大湾区各城市的联动效应来引才留才用才。
比如,大力推进“人才通”。包括实施“湾区人才”工程,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支持建设一批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归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加快促进国际化创新人才集聚;完善境外专业人才职称申报机制,推动扩大跨境职业资格准入范围,逐步放宽港澳专业人才执业限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体系、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和国际人才驿站等等,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构建服务留才“新环境”。
吸引高端人才,除了产业牌,还有文化牌、教育牌、气候牌、环境牌等等的全链条配合。未来广东、深圳要继续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仍需要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人才深圳---
微信号:szrcgz
来源 | 深政观察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