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廉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珍视的一种价值。《论语·子罕》曾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孔子以来,安贫乐道、修身立德成为古今有志之士的共同追求。唐代文豪刘禹锡对此深有感触,在被贬安徽和州期间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不朽名篇。这是今天为各位读者观众分享的深港澳青少年廉洁诗文朗诵会佳作欣赏之三《陋室铭》。
原文(滑动查看)
↓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从孔子的“何陋之有”到刘禹锡的《陋室铭》,再到当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廉洁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之中。朗诵会节目《陋室铭》集聚了高度还原的私塾内景、无伴奏的纯净童声齐诵,辅以风吟竹林、鸟鸣空山、潺潺流水的音效,在朗诵者铿锵有力的“好一个何陋之有”中,现场观众的情绪被推向了一个高潮,对廉洁奉公、洁身自好高尚节操的认同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END
编辑:张泽鸿
核校:老编小明哥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