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志愿红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在这个寒意料峭的春天,深圳志愿者挺身而出、逆向而行,用无私的爱在战疫一线筑起了红色的守护墙。众志成城齐抗疫,戮力同心守家园,一幕幕温暖动人的战疫画面不断上演……
青春深圳现特别推出“战疫志愿红”系列栏目,弘扬战疫中的志愿精神。
昨日,南方+APP战疫志愿红专栏发表文章《辗转多个隔离点,她只想平复居民的焦虑情绪》。
“请大家排好队,提前准备好粤核酸码……”在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嘉宝田花园社区公园的核酸采样点,天空正下着雨,不断有人加入到核酸采样的等候队列中,62岁的志愿者胡喜凤一边撑着伞,一边维持着现场秩序。
不远处,她的丈夫也正引导居民做好相关登记准备核酸采样。像这样的防疫志愿服务,自2月深圳突发新冠疫情以来,胡喜凤利用空余时间已陆续参与了4次。
自2006年加入深圳义工联心理咨询热线组后,胡喜凤一直参与心理咨询相关志愿服务,2020年曾参与防疫心理援助热线服务;2022年1月,罗湖区清水河街道突发疫情,她也第一时间参与到流调志愿服务中。对她而言,做志愿者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气温6℃那天手冻肿了
心里却是暖的”
2月20日13时多,在罗湖区笋岗街道笋西社区的嘉宝田花园社区公园核酸采样点,天空中下着雨,等候核酸采样的居民们绕着圈排起了长队。身穿蓝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面罩的胡喜凤,一只手撑着伞,另一只手不断招呼着现场居民有序排队,同时扯着嗓子大声告知:“请大家排好队,提前准备好粤核酸码。”
当天,深圳受强冷空气影响持续低温阴雨,气温只有6—7℃。胡喜凤的手被冻得红肿起来,自己却浑然不觉,“回家发现后过了两三小时才消肿”,嗓子哑了也仍在坚持着,就这样一直干到18点半。
那一天,胡喜凤的丈夫也在现场做着防疫志愿服务。“其实我平时都在心理咨询热线组,当天我丈夫刚好在社区志愿群里看到召集志愿者,我们就一起报名了。原本是2个小时轮一班的,我看现场排队的居民很多,就留下来想尽所能多干一会。”
尽管辛苦,胡喜凤感受到的更多是心里的温暖,“虽然冒着风雨排队,但现场的居民都十分理解。还有一位市民给我们送来了姜糖水,当时嗓子都哑了,喝下那一碗热气腾腾的姜糖水,真的暖到心里。我现在都不知道那位市民叫什么名字,但始终很感谢他送那碗姜糖水的心意。”
辗转多个隔离点做
“心理守护者”
事实上,志愿服务早已成为胡喜凤生活中的一部分。2006年,胡喜凤加入了深圳义工联心理咨询热线组,随后不断加强学习考取心理辅导相关证书。2020年,深圳开通防疫心理援助热线,胡喜凤作为热线志愿者,为隔离市民、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等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疏导服务。同年,她还辗转多个隔离点,协助心理医生为集中隔离的市民制作心理档案,每天通过电话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记录相关心理数据。
胡喜凤至今还记得当时接到的一通咨询电话,电话接起就是一位母亲的哭泣声,“当时,那位母亲在隔离期间费尽心力照顾孩子,隔离后上班第一天又受到老板批评,焦虑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我这边耐心聆听她的情况后,逐渐安抚她的情绪,处于她的角度一起分析情况,当这股焦虑情绪通过哭泣宣泄出来之后,其实她的心情也逐渐稳定下来,我们聊了不到一个小时,后来她也转哭为笑。”
正是由于多年负责心理辅导志愿服务,胡喜凤在流调服务中,也更能与被调查对象产生共情。今年1月,罗湖区清水河街道突发疫情,她第一时间投入到流调志愿服务工作中。
“您最后一次测核酸是什么时候?现在身处哪里?”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胡喜凤不断拨打着电话询问被调查对象相关问题,将所需信息补充完善。“一些居民可能觉得这是我的隐私,对此有所顾忌,我就会跟他们耐心解释沟通:‘我的电话也被曾流调过,明白这种想法与顾虑,但疫情之下这是为大家好’,居民经过解释后也都能理解配合。”
“我只是希望利用空余时间尽所能地做好志愿服务,其实我做的事都是小事,还有很多比我更付出、更辛苦的人。”胡喜凤说。然而,也正是这一件件小事,一位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一点点星火汇聚一起,在守护着这座城市。
END
作者:南方日报记者 杨溢子
编辑:陶铮
核校:肖鸣
来源:南方日报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