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祝贺我院“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成立

祝贺我院“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成立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为提升我院心血管中心医疗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2月25日下午,在门诊部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心血管中心学术会议——结构性心脏病诊治新进展”。特邀北大深圳医院心外科韩振主任、任明明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冯永文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叶钜亨教授莅临指导。“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的成立,将从社康、体检科、两院区相关科室多方面进行患者筛查,经过会诊、评估和管理,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转至心内二科,适合手术的转至心胸血管外科,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围术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出院后长期随访的闭环管理

为提升我院心血管中心医疗技术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2月25日下午,在门诊部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心血管中心学术会议——结构性心脏病诊治新进展”。特邀北大深圳医院心外科韩振主任、任明明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冯永文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叶钜亨教授莅临指导。参会人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科室、VTE防控委员会等人员,会议由我院刁力为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刁力为教授主持会议

汪涛副院长致辞

开幕式上,汪涛副院长对各位领导、专家、同道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院近五年业务数据及心血管中心的业务情况。“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的成立,将从社康、体检科、两院区相关科室多方面进行患者筛查,经过会诊、评估和管理,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转至心内二科,适合手术的转至心胸血管外科,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围术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出院后长期随访的闭环管理。这样将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韩振主任致辞

韩振主任从专业角度,阐述了结构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性心脏病两大类。随着外科技术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性心脏病是继冠脉疾病后的心血管领域又一个快速发展的亚专科。我院“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成立,将进一步带动光明地区心血管专业的发展。

授牌仪式

随后,进行了“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授牌仪式,由徐志明院长、汪涛副院长,分别授予心内二科邓金刚主任、心胸血管外科陈中良主任介入治疗单元和外科治疗单元牌匾。

徐志明院长致辞

最后,徐志明院长提到三个层面,第一是医院层面,大力支持成立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该中心将进一步推动我院心血管中心的发展,是平衡两院区学科差异化发展、东院区心内科升级的重要举措;第二是科研层面,我院近几年抓科研,科研实力逐步提升,希望中心的成立在科研上有更多突破,扩大科技影响力;第三是心血管中心层面,整合东西两院区心血管科室形成优势学科群,引进了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先后创建了广东省胸痛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加入广东省级VTE防控联盟,成立国家级心脏康复建设中心等多项重大举措,可谓是百花齐放。

在接下来的学术环节,汪涛教授就《心脏瓣膜疾病概述》进行精彩讲述;任明明教授讲述了《结构性心脏病北大治疗经验分享》;刁力为教授针对《先心病的诊断与治疗》一题进行分享;叶钜亨教授介绍了《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吴一彬教授分享了《经胸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结构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詹中群教授阐述了《ESC血脂管理指南解读》;邓金刚教授就《HFpEF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汪涛教授分享了《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顾红护士长对《深静脉血栓条款(69.1)》进行解读;栗洋医生分享了《改善生活方式促进心血管健康》。

各位授课专家通过专题发言、热点问题分享和典型病例讨论等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就疑难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经验、相关指南解读、影像诊断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及条款解读等领域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

最后,汪涛副院长总结,经各位专家对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体会的分享与交流,极大的提高了我院广大医疗工作者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随着我院“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规范对此类疾病的会诊讨论、治疗评估、治疗随访等流程,从而为光明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诊疗服务。

----- end -----

本微信公众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关注我们

文:许文竹

图:徐超凡

制作:徐志聪

审核:王静杰

我院服务号

我院订阅号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