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铸美 加强全民美育
吴为山
《人民日报》(2022年02月28日 第11版)
做好全民美育是一项润物无声的系统工程,要让学校美育与全民美育之间没有“围墙”,统筹构建一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
美育作为旨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具有重视美育的悠久传统。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美育实现了现代转型,与社会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新型美育之路,其根本在于高扬人民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的普遍性作用和意义得到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不断提高。美育本质上是全民性的,要以德铸美,以美铸品,就必须加强全民美育。
一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确立根本工作目标。美育工作要始终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坚持立德树人,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民美育的各方面、各环节,将美育上升到全面育人高度来认识和实施。同时,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赋予当下美育工作以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激发美育工作者的创造力,让未来涌现出更多德才兼备、审美素养深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二是完善全民艺术素质教育。学校层面,在推进精品艺术教材出版、丰富艺术课程门类的基础上,加强师资建设。社会层面,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戏院剧场等公共文化机构都是社会美育的重要平台。这些平台应和学校携手,成为美育的课堂,构成全民美育系统。此外,还要重视对群众审美能力和价值观的引导,加强社区这一社会美育重要阵地,如借助社区公益广告进行美育宣传。充分利用社区平台,发挥其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性强的优势,让经典文艺作品走进社区,在家门口服务群众、引导群众。
三是资源融合发展,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方式和新渠道来创造美、传播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特别是用年轻人喜欢且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经典艺术。为文艺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提供条件,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美育资源。在审美诉求日益成为产品高附加值的今天,通过高水平、接地气的设计,改善城市、社区、村镇、学校的公共环境。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推进与美育相关的制度建设。大力培养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才,树立家庭美育意识等,都需要通过深入理论研究,为全民美育做好制度建设储备。
做好全民美育是一项润物无声的系统工程,要让学校美育与全民美育之间没有“围墙”,统筹构建一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深入研究历史文化之美、红色文化之美、社会主义建设之美、改革创新之美、民族伟大复兴逐梦之美。要放眼世界,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多元之美,深刻领悟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中国美术馆
大芬美术馆
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
唯一官方公众号
- E N D -
欢迎转发至您的朋友圈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