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在人们的印象中
常用于返田、堆料以及烧火
当这个原本是废料的麦秆
经过民间手工艺者的巧手
便成了“中华一绝”的麦金画
01
以麦秆为墨
麦金画源于麦秆画,是工艺花画的一种,是在传统麦秆画的基础上吸收了工笔画、剪纸、刺绣等其他工艺门类,形成了区别于传统麦秆画的表现形式。因其作品充分保留了天然麦秆的光泽,在光线照射下金光闪闪,固名为麦金画。
先来了解一下麦秆画,麦秆画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早在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秦怀王墓出土了的一副麦秆画,这副麦秆画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仍然色泽鲜明,不失古朴本色,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与传统麦秆画不同,深圳麦金画主要是用大麦秆拉丝后的细丝来进行制作的,在制作中常以线条、聚点为画作的主要表现方式,特别注重作品点、线、面的虚实结合。充分利用麦秆天然的光泽和纹理,作品大都金光幽润,古朴典雅。
作为一项民间纯手工的技艺,它充分利用了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剪、烫、刮、拉丝、粘贴等多道工序。制作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
02
集成“十八般手工艺”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位于深圳龙华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金画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何俊刚,他是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非遗保护协会会员。
何俊刚是一名民间手工艺者,他非一技专长,而是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身。从踏上学习民间手工技艺之路后,何俊刚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奔赴全国各地遍寻民间手工艺者拜师学艺。何俊刚继承了老师传授的传统技法,但却不局限于传统技法的运用,而是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思维,这也是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能够吸引人眼球,成为非遗项目的一大重要特点。
2000年,何俊刚开始扎根深圳,练习技艺的同时,在题材中注入深圳特色,制作出反映岭南风格的麦金画荔枝,清湖三界庙神像等,备受赞誉。
何俊刚表示,深圳麦金画和麦秆画在材料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别的地方在制作麦秆画时是多采用小麦秆制作,而深圳麦金画所采用的是大麦秆。他说:“大麦秆相对于小麦秆,光泽度和韧性更好。其皮薄、质软,能在后续加工环节更容易拉出麦金丝。”
由于麦金画制作技艺工序复杂,要经过长时间练习才能将薄薄的麦秆皮拉成细丝,故能坚持学习的人不多。放眼全国,目前能熟练掌握麦金画制作的仅六七人。
“现在开始播撒种子,总有一天,总有一些人会对这种技艺感兴趣。那时这颗被埋下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就完成了传承使命。”这是何俊刚的传承之路,同样也会是下一个或者是许多个“何俊刚”将要踏上的传承之路。
03
艺术源于生活
麦金画的发展与小麦的种植密不可分,麦子作为一种食物,在古人拜祭天道就赋予了它崇高的地位,以麦秆入画的麦金画也因此附加了吉祥富贵的意味。在光照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既古朴素雅,又华彩耀目。“它不仅仅是一项传统的民间美术技艺,同时也凝结着每一位麦金画匠人的智慧和汗水,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和赞美。”
麦金画在深圳历经了十余年的发展传承,麦金画不断融合深圳的风土人情,完善制作技艺,使表现题材更加多样化,其中人物、花鸟鱼虫、风景建筑等均有涉及。成品不仅兼有北方麦秆画的粗狂、质朴,还融合吸收了南方麦秆画流派的精巧、细腻等特色,具有显著的地域风格。通过参加广东省民间工艺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工艺展等省内大型文化活动,获得了几十项的荣誉。现今,深圳麦金画更是成为了深圳一项重要的文化品牌。
何俊刚说:“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在深圳乃至全国,只此一家。上海的老师也还有徒弟,但传承的仍旧是传统的麦金画制作技艺。深圳麦金画的制作技艺,只有我一人在推广宣传。”
麦金画的发展,无处不透露着工匠艺人的智慧、创造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推广,以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深圳麦金画技艺的魅力。
- END -
来源 | 深圳广电《深圳非遗》、 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圳晚报、 发现城市之美
整理丨深圳艺文惠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图片中的小程序码
或点此进入“文博会+”
了解更多,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