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随着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发布《关于印发大鹏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至此,除深圳第“10+1”区外,其他各区的“十四五”规划都已公开。
经梳理发现,10区(新区)“十四五”规划都紧紧围绕此前市“十四五”规划中对各区(新区)的定位,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路径,描绘了美好蓝图。
福田区
“十四五”期间福田区将贯彻落实“两个一、三个三”发展战略,以“首善之区、幸福福田”为愿景,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为总目标,围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聚焦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瞄准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三大定位”,突出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城区治理、民生保障、改革创新“五个重点”。
根据规划,福田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发展质量跃居全球前列,城区治理达到世界一流,民生福祉彰显制度优势,改革开放引领湾区实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左右,达到6600亿元左右。
其他指标还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5万元/人,国家级高新企业数达2000家,总部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5.5万座,每千人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6.5人,新增供应公共住房2.3万套。
根据规划,福田区将打造高水平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加快建成高能级“湾区总部之都”,升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构建“一轴两翼”空间格局,“中轴”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福田中心区-梅林片区,“西翼”以香蜜湖新金融中心联动车公庙、金沙、安托山片区,“东翼”以环中心公园活力圈联动华强上步、八卦岭、彩田北片区。
此外,福田区“十四五”将加快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前海至皇岗口岸工程,车公庙、岗厦北、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深汕高铁经广深港客专至福田方向联络线可行性研究及广深中轴城际、深汕城际规划研究;加快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北环大道局部下沉,开展深汕第二高速连接通道等研究。
罗湖区
“十四五”期间罗湖区将建设深港社会融合发展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金融商贸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重点推进蔡屋围-深圳火车站-东门片区、笋岗-清水河片区、新秀-莲塘片区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到2025年,罗湖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00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1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00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 6%,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万个。
根据规划,罗湖区将打造“1+4+2”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以总部经济为引领,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商贸业为4大主导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黄金珠宝产业为2大特色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金融“两基地两中心”重点工程包括蔡屋围银行总部基地、大湾区保险总部基地、红岭北金融科技中心、黄金钻石金融中心;现代商贸品牌工程包括国际高端消费商业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国际文旅消费体验中心等。
此外,罗湖区提出“重构城区空间功能品质”,将打造深港社会融合发展区、清水河-笋岗科技创新服务区、大望梧桐中央生态区、笔架山河沿线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湖贝-蔡屋围活力商业区、大东门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
规划还透露,罗湖区将实施深圳火车站改扩建,推动香港东铁线北延至罗湖口岸,引入赣深高铁、厦深铁路等线路,推进在罗湖口岸实施“一地两检”,莲塘口岸实施“一站式通关”,争取莲塘口岸作为“港车北上”试点口岸。争取地铁 17 号线、24 号线北延、25 号线列入深圳轨道交通五期建设规划;全力与其他区共同谋划大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争取将 T1 线提升为大运量交通。
盐田区
“十四五”期间盐田区将全力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特色科技产业创新区、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民主法治建设先进区、可持续发展先锋区、民生幸福标杆引领区,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面实施综合改革试点。
到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突破40万元;新增优质公办幼儿学位2000个以上,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6000个以上,建成2-3个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学校(集团);基本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4.68张。
根据规划,盐田区将加快补齐对外交通不足短板,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包括力争轨道18号线延长至沙头角口岸纳入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开工建设,谋划新增城际盐田支线;完成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建设S360东部滨海观光大道,谋划推动惠盐路改造,积极争取深盐第三通道等方案落地;前瞻布局盐田到香港、惠州、蛇口、大鹏、深汕合作区等地区的海上交通航线。
为加快建成国际航运枢纽,盐田区将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盐田港积极向中转枢纽港转型,推动建设海上国际 LNG 加注中心,推进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项目试点,推动国际海事研究中心、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国家海洋发展资金、深海科考中心等创新载体选址研究及建设。
围绕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将以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田心工业区等为核心,联动盐田港片区、旧墟镇片区、梅沙片区、东部华侨城片区等四个重要片区,聚焦“旅游+消费”主体功能,形成“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空间发展架构,即沙头角跨境免税消费核、盐田港国际航运枢纽区、盐田海鲜街渔港风情体验区、梅沙黄金海岸旅游区、东部华侨城生态休闲度假区。
南山区
南山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基本建成,国家实验室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发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部省市”共建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智力区功能全面完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先行区。
从具体指标来看,到2025年,南山本地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12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4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30亿元,人均GDP达到53万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800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8800件。新增幼儿园21所,新增学位10500座,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3所,新增学位49215座;每千常住人口医院病床数 4.26张,长者服务中心实现街道全覆盖;公共住房建设筹集量 2.27万套。
根据规划,南山区将打造“一轴一带三组团”发展格局,即科技创新轴、湾区总部经济带以及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组团;着力建设新时代“3+3”战略示范工程,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湾CBD、西丽高铁新城三大战略工程,深圳湾文化走廊、蛇口国际海洋城、南山创新大道三大示范工程。
另外,十大重点发展片区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西丽高铁新城、高新区北区、南山创新大道、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蛇口国际海洋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湾文化走廊、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
在重大工程项目上,交通领域将推进深珠城际、深莞城际前期工作,争取深南高铁引入西丽枢纽,建设邮轮母港跨境直升机起降点;加快15、20、21、24、27、29、5号线南延等前期研究工作。科技创新领域将重点打造鹏城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宝安区
宝安区“十四五”时期将围绕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中长期发展定位,肩负“三项重大使命”,一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二是建设高质量发展智创高地,三是建设大湾区融合发展核心引擎。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锋样板城区,“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主、两优、六特色”产业体系纵深推进,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和城区魅力彰显。其中,地区生产总值6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5.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7000家以上。新增18.7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打造1-2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14万个;全区社康机构总数达180家,新增病床4500多张。
根据规划,宝安区“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发展格局为:
一轴:以107国道为发展主轴,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支撑区;
四廊:纵向打造滨海科技文化走廊、松白路科技创新走廊,横向打造深中产业拓展走廊、茅洲河生态科技走廊;
五核:以宝安中心区、空铁门户区、会展海洋城、石岩科创城、燕罗智造生态城为关键抓手,形成极核带动、均衡协调的发展格局;
多节点: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产业重要节点、绿色生态节点和知名人文节点。
围绕强化大湾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规划提出将推进机场第三跑道、卫星厅及T4航站楼等建设;推进机场东、T4-机场北、石岩枢纽建设;启动广深第二高铁的前期研究;推进沿江高速二期等联通湾区城市的高快速路网建设。推进穗深城际线(二期)建设,推动深大城际线(33号线)建成通车,开展深莞增城际、深大城际西延以及深港西部快轨等通道的研究工作,争取深莞增城际设站燕罗等。
龙岗区
龙岗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到2025年,推动龙岗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领跑全国工业百强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区范例,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深圳城市东部中心,打造深圳都市圈区域城市中心,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8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万元。
根据规划,龙岗区将打造“一芯”、“两核”、“多支点”主体功能布局。“一芯”指“湾东智芯”,由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与龙岗中心城组成。“两核”包括西核和东核,“西核”指信息数字核,整合坂雪岗科技城、罗山芯谷、甘坑新镇3大片区,辐射带动云创小镇、布吉新城2个支点片区;“东核”指低碳智造核,由国际低碳城、宝龙科技城、东部高铁新城3大片区组成。“多支点”指“两镇两城两谷”,即龙园客韵文创小镇、云创小镇、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布吉新城、横岗光学智造谷、清林绿谷等区级重点区域。
围绕建设高层次深圳都市圈区域城市中心,将罗山芯谷打造为深莞协同发展区域中心;加快推进轨道14、16、3号线四期(东延)、16号线二期(南延)建设;争取10号线东延、17、18、21、22号线等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早日启动建设。
围绕建设高水平东部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建设重大科研机构,推动建设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在产业发展上,打造深圳半导体科技园,到2025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万亿;以坂雪岗科技城、罗山芯谷、甘坑新镇为核心区,辐射周边重点区域,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
在民生领域上,到2025年全区幼儿园学位新增3.2万座;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6.53万座;新增高中学位1.845万座;新增44家社康中心,每千人病床达4.76张;新增供应公共住房2万套。
龙华区
龙华区“十四五”期间将立足都市核心区战略定位和新兴产业高地、时尚产业新城目标,到2025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达42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67 万元,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 比重达4%。
根据规划,龙华区将建设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新增15家10亿级的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主要商圈智慧化改造全覆盖。
按照“增心提级、廊带支撑、片区引领”原则,龙华区将构建“一圈一区三廊”空间格局,北部打造全球万亿级数字经济圈,南部打造深圳中央活力区,打造纵贯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梅观创新走廊、观澜河生态走廊、龙澜智造走廊);提升北站国际商务区、九龙山数字城、鹭湖中心城、龙华国际商圈、梅林关片区、大浪时尚小镇、观澜文化小镇等重点片区发展能级。
规划提出将改造提升深圳北站站体功能,争取深茂客运专线延伸至深圳北站;加快打造鹭湖枢纽和若干个站城一体化开发站点;加快樟坑径直升机场建设成为全市最主要的直升机场;争取18号线、22号线、6号线支线南延、25号线、27号线、21号线等纳入全市轨道五期规划并推动开工建设;推进22号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4号线与东莞16号线衔接,实现与东莞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民生方面,到2025年,新增幼儿园学位2.5万个;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58所以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不低于9.7万个;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少于8所;加快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建设,规划建设观澜国际版画学院、大浪时尚学院,加快建设龙华区职业技术学校。新增筹建公共住房3万套。
坪山区
坪山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为产业高度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功能品质卓越、综合交通便利、文化魅力多元、生态环境优美、营商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城区。其中,经济总量超过1250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660亿元。
根据规划,坪山区将以“产业发展平台化、创新环境生态化、开放链接全球化、城市空间场景化、园区治理现代化”为发展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坪山高新区,全力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产业空间包括:坪山高新区科技创新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深圳聚龙国际信息产业城)、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深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保税+”产业园(深圳坪山综合保税区创新产业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园(聚龙智造科技产业城)、昂鹅产业城、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园区、坪山城投智园。
规划还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中心城区,重点推进燕子湖、坪山老城、碧岭、高新南、高新北等重点片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项目实施,加快形成“1+7+N”格局体系。推动坪山站综合交通枢纽 TOD 规划建设,推动“三心三翼”轨道枢纽布局,实现坪山区与深圳市中心、深汕合作区、惠州、东莞30-40分钟内快速直达;争取将地铁19号线、21号南延线纳入深圳市轨道交通五期建设规划;推动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16号线延伸至大亚湾。
在民生领域,到2025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以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8万个以上;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1.47万个;推动深圳师范大学落地和高水平办学,支持深圳技术大学新工科建设;规划增加床位3000余张,政府办社康中心数达到50家。
光明区
光明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核心功能初步形成,深圳北部中心高颜值风貌和城市中心功能初步彰显,光明成功跻身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城区前列。其中,在建和运营大科学装置7个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基础研发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到2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17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4.5万元。
根据规划,光明区将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加快鹏城云脑Ⅲ、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新布局建设1-2个具有内核生长功能的标志性、稀缺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探索以科研经济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新兴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包括加快推进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南方智能制造基地、智能飞控全球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新材料中试转化基地,加快推进卫光生命科学园、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
根据规划,光明区将构建“一心一廊一环六组团”空间格局,建设深圳北部综合交通枢纽,谋划新建光明站枢纽,推动深莞增城际、深广中轴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构建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协调争取轨道18 号线、6号线支线再南延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争取轨道26 号线延伸至光明科学城,协调推进轨道29号线线路优化。
在民生领域,到2025年,新增公办幼儿园 23 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9万个,新增公办普高学位1.14万个;千人病床数达4.79张;公共住房供应4万套,商品住房供应360万平方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大鹏新区
大鹏新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确保基本建成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生态建设指标中,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90%,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年均增长2%。
为打造美丽中国标杆区,规划提出统筹推进生态整治修复,探索就地规划建设自然植物科普园、儿童自然博物馆,以及以户外游乐探险为主的青少年营地体验中心;在金水湾、杨梅坑、上洞岸线开展海岸生态廊道建设;大力推进碧道系统建设,到2025年完成115公里碧道建设;全面落实山海连城计划,新建郊野径16公里以上,打造至少50公里精品特色绿道。
根据规划,大鹏新区将加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建设环龙岐湾海洋集中承载先行启动区;推进坝光国际生物谷、国际食品谷、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园三期及孵化基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落地建设;联合盐田、惠州、深汕等地区,探索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深圳都市圈东部滨海旅游带。
在民生领域,到2025年,新增公办学前学位4140个、小学学位8640个、初中学位4800个、高中学位4500个;支持深圳海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每千人病床数达6.47张,新建10家以上名医工作室;建成3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设立10家以上社区长者服务站;力争累计建设筹集公共住房14000套。
前海传媒 转自 深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