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深圳一周 | 暂停,是为了更好的启动

深圳一周 | 暂停,是为了更好的启动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而“稳”的前提,就是做好当下的疫情防控。这一周,深圳疫情搅动人心。这一周,小政注意到,疫情“围困”之下,中小企业生存不易

2022年3月7日至3月13日。

这一周,全国两会闭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76个“稳”字,昭示出了今年的主基调。而“稳”的前提,就是做好当下的疫情防控。

这一周,深圳疫情搅动人心。为了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彻底打赢这场“战疫”,让大家的生活回归正轨,10+1个区纷纷发通告提级疫情防控措施,特别是3月13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最严通告,要求做好全市三轮全员核酸检测,14日-20日全市按下“暂停键”……一系列强化疫情防控的政策出台,显示深圳此轮战疫进入“决战”状态

暂停,是为了更好的启动。

这一周,小政注意到,疫情“围困”之下,中小企业生存不易。3月12日,外卖小哥田猛在深圳卫健委公号的一则留言火了,透露出民情民意。

“我怀念看到商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情景,我希望疫情快快结束,哪怕让我爬9楼我也毫无怨言。”

李克强总理11日出席记者会时说,“秤砣虽小压千斤”,得给特殊困难行业及时的扶持。小政梳理发现,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广东省、深圳市,在为企业纾困解难方面,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诸多实实在在的举措。

01

中央伸援手

资金链紧张、市场流失、经营不善……疫情下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位于产业链末端、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等。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专门在回答两个问题时,讲到了“减税降费”“困难行业扶持”的详细实施方案。

李克强总理说,企业普遍把减税降费作为第一期待。这次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税并举,规模2.5万亿元。而且调整了结构,把退税顶在前面,就是一次性把留抵的税额退给企业,规模1.5万亿元以上。退税将优先考虑小微企业,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业、研发服务业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在年内全面解决。

疫情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的服务业。对这些特殊困难行业,中央已经出台了40多项扶持政策。仅退税这一项,粗算一下,像餐饮、旅游、客运、文化等几个行业就能够享受1800亿元。

施肥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央的这些扶持政策,对于在深圳市场主体中占比巨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创业者来说,都是真金白银的利好。

02

企业可暂停

本周,《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借鉴域外相关制度,结合深圳市在宝安区、前海率先开展的歇业试点经验,建立了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

小政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商事改革的重要实践,将有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受疫情影响,不少市场主体遭遇营业收入下行压力。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已披露的企业破产案件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44.59%。因应市场主体需求,歇业制度适时而至。它给予市场主体期限累计不超过3年的过渡时间,对其在此期间存续的合法性予以认可。这一新规为那些暂时无法正常经营但仍有较强经营意愿和能力的市场主体设置了缓冲期,让其可以“停机保号”,为其再次开展生产经营节约成本。

新制度体现了法律对市场主体营业艰难的体谅,使处于困境中的市场主体获得喘息休整之机。待环境向好、时机成熟时,按下“暂停键”的市场主体,可以直接开启“重启”模式,迅速恢复营业,抓住市场机遇,以崭新的姿态卷土重来。可以说,这一新制度,既灵活,又蕴含着满满温情。

小政注意到,从广东省到深圳市,都在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继3月3日广东出台《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之后,深圳各部门也推出了许多纾困帮扶的举措,帮助企业应对疫情,提振市场信心。

03

工资有保障

疫情期间被迫暂停的不止是企业,受影响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打工人。

最近,随着“三区”的不断增加,因为小区被封闭无法正常上班的深圳人越来越多。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是,这工资怎么算呢?

本周,深圳相关部门通过新闻发布会对此及时回复:

按照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规定,凡属新冠肺炎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等,需进行隔离治疗或者医学观察等措施的,用人单位应当视同提供了正常劳动并支付其上述期间的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30天),由用人单位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不低于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2360元/月)的80%支付。

小政了解到,疫情期间,如果打工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还可以拨打电话12345,或者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上提交违法线索,市、区人力资源部门会第一时间核查处置,启动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等各种手段,切实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

除了被封之后工资有保障,市总工会也将“新冠肺炎”纳入了深圳市在职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计划,职工最高可申领互助金2.5万元。此外,深圳工会会员如有确诊新冠肺炎,在今年内可向深圳工会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可领取5000元/人的关爱帮扶金。

点点滴滴的帮扶政策,让老百姓在病毒面前多了一份安全感。

04

惠企有专策

作为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深圳一直不遗余力支持企业发展。最近,深圳更是拿出真金白银,预计将返还超25亿元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首要给力的,就是通过财税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的各项经营成本。小政归纳了四个核心关键字:“减”“降”“返”“补”。

“减”。2021年,深圳地域税费收入突破万亿元,为近6万户企业办理缓缴税款约33亿元,共有51户银行企业发放符合免税条件贷款,全年累计减免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7.36亿元。

“降”是指延续实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阶段性降低费率政策,并同步实施浮动费率,预计两项合计可为全市企业减负19.53亿元。“返”是指实施失业保险的稳岗返还,2021年深圳已为76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5.13亿元。2022年,深圳将延续实施这两项政策,预计全年返还资金将超过25亿元。

“补”。为应对疫情,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牵头制定并实施《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于2020年2月到4月获得的银行新增贷款,按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总额最高100万元的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6个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已完成对辖区2.6万家商事主体、总计4.5万笔贷款进行利息补贴,补贴金额总计10.8亿元,覆盖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超过1300亿元。

此外,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还探索扶持企业专项资金“免申即享”的创新举措,完成对169家小巨人企业和16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资助,共计拨付资金1.17亿元。

在最近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福田,区政府推出了《支持企业同心抗疫“十条”政策》,从“降租减租、稳企复产、贷款贴息、安心保险、社保补贴、稳岗支持”等10个方面,精准地针对企业所面临的共性痛点,提供一定支持。

这些数字,都是看得见的帮扶举措。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做“减法”,在落实惠企政策和企业服务上做“加法”,一减一加,双管齐下,为企业搭起“诺亚方舟”。

05

金融强支撑

金融活,则实体经济活。今年,深圳将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计划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池提高到40亿元,并继续予以贴息,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深圳在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方面,早动手、执行力强。早在2019年,就设立了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为应对疫情影响,又将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的受益范围扩大至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将风险损失补偿比例上限由50%提高到80%。

此外,深圳还探索“银税互动”新模式,税务部门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增强银行放贷信心。2021年,深圳市税务局与39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依托“银税互动”平台累计向银行推送数据45.84万户次,发放贷款31.57万笔,贷款发放金额739.31亿元,同比增长45.09%。

疫情当前,深圳许多金融机构也特事特办,加大了对供港企业的支持力度,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贷款审批流程。

2月中旬,大规模降温天气给深圳海吉星企业保障深港两地“菜篮子”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极大考验,农行深圳平湖海吉星支行迅速行动,为深圳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防疫抗疫相关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处理其账户业务申办,保证企业账户即开即用。

不久前,深圳市某精密公司承接了香港方舱医院项目建设的货柜订单,需要流动资金购买生产材料、安排物流运输。深圳农商银行走访企业了解到融资需求后,对该企业开通绿色通道,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迅速向企业发放贷款近千万元。

06

培育紧跟上

帮扶政策只能帮一时,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充满活力地生存下去,得要长出一身抵抗风霜的真本事。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仅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圳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举措。目前,深圳已形成包括政策扶持、完善培育梯队、加强公共服务、加强上市培育、搭建发展平台以及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培育发展体系。

培育上市是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根据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提供的数据,在深圳287家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有73家企业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27家企业上市;49家企业完成股改拟上市。

为了减轻企业培训成本,深圳市人社局还开展了“全民学技能”主题公益活动,共提供6500门合计25万分钟的技能课程“大礼包”, 涵盖粤菜厨艺、家政服务、数字技能、工业设计、机械加工等多个领域,在疫情期间供广大职工免费学习。截至3月8日,全市约60万人次参与线上免费培训,这项活动也将一直持续至本月底。

同时,市人社局运用大数据加强人岗信息精准匹配,密集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促进供需两侧高效对接。截至3月8日,全市累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90余场次,发布岗位数7.2万个,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07

代表委员频支招

近年来,尽管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切实改善了企业的困境,然而,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承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政策礼包”不够实用、优惠政策落地难。

如何破解当前部分惠企政策存在的问题?这一周正值两会,许多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惠企政策的“卡脖子”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从税收切入,关注民营企业的“小”问题。建议将执行中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政策延长两年,延至2024年12月31日,同时把免征增值税年销售额标准提升至300万元,季度销售额提升至75万元,并实施季度申报。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飞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卢绍杰则关注整个企业群体的幸福感。他建议,要突破政策落地“瓶颈”。在制订涉企政策之前,政府职能部门应主动深入企业和行业商会听取意见建议,切实关注企业所想、所盼、所忧,着力解决惠企政策获得感的“卡脖子”问题,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深圳市委会主委林娜在意的是,要解决企业总体上核心竞争力不足问题。她说,深圳中小企业互为主体,数字化程度不高,以家族式管理居多,缺乏中长期规划,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开拓国际市场和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应该鼓励和引导他们开展科技创新,参与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引导他们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央、省、市齐援手,企业可暂停,工资有保障,惠企有专策,金融强支撑,培育紧跟上,代表委员频支招,虽受疫情频“袭扰”,深圳中小企业亦有充足信心突围。

疫情下,唔使惊!一起战,一起赢!

编辑整理 | 龙华同心圆

内容来源 | 深政观察 深圳报业集团视听中心 深圳特区报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