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疫”线十二时辰:白天到黑夜,他们一直在!
2022-03-17 23:59
来源: 深圳龙岗发布

龙岗“疫”线十二时辰:白天到黑夜,他们一直在!

人工智能朗读:

连日来

城市生活按下了“慢行键”

有一群人却在“疫”线不舍昼夜地坚守

——

气温渐高的白天

“大白”裹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

坚守核酸检测点

微凉的夜晚

“红马甲”守候在心理服务热线一端

只要电话响起

就用倾听与陪伴解开一段心结

……

还有准时送达的“骑手”

上门“扫楼”的网格员

封管控区内辛劳的工作人员

他们的身影化作一道光

给人信心 给人温暖 给人力量

他们守护着家园的安宁

日夜不停 昼夜轮转

身体力行地践行着那句

“我们一直都在!”

萤火之光也能照亮身下的土地。龙岗融媒通讯员 王丰 摄

时间:早晨8:20

关键词:默默奉献

每天早晨8点20分,布吉街道布吉社区5个固定核酸采样点和3个流动核酸采样点的全部物资,都会准时发车送出。核酸采集拭子、采样管、消毒液、手套、防护服……核酸采集所需的全部物资能够准时到位,离不开陈洁璇和伙伴们前一天加班加点的筹备。

后勤保障工作人员搬运防疫物资。

“我们几个负责物资后勤保障的女同事,一个个练就了强心脏,也锻炼出了肌肉。现在让我们把一箱装有40瓶500ml的酒精搬上车,一点问题没有。”陈洁璇说。

社区网格员上门核对居民核酸采样信息。

在抗疫的后勤岗位上,还有许多像陈洁璇一样的工作人员在默默奉献,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抗击疫情的责任。无论前一天的核酸采集工作几点结束,负责后勤的他们下班时间都要再往后推3至4个小时。回收物资、消杀整理、预备物资……踏着凌晨1点的夜色收工,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时间:上午10:00

关键词:就地转岗

3月16日,上午10点,龙城街道爱联社区核酸采样点已有大批居民排队。熊珏桤穿着蓝色防护服,穿梭于人群之中,不断提醒居民保持距离、提前扫码、有序检测等注意事项。他是市人才安居集团龙岗人才安居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有着16年志愿服务经验的深圳义工。这次,他就地转为一名防疫志愿者,直奔社区报到。

志愿者引导居民有序排队。龙岗融媒通讯员 郑桦 摄

此时,人群中的一对母女引起了熊珏桤的注意,那位母亲手中拿着一本残疾人证。熊珏桤立即上前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在耐心沟通下,她得知母女俩因为健康码变成了“黄码”而焦急万分。熊珏桤马上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沟通,并按照规定,引导母女俩前往公立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信息核验员核对居民身份信息。龙岗融媒通讯员 郑桦 摄

“在采样点,无论是身着防护服的‘大白’,还是信息核验员‘大蓝’,亦或是身穿义工马甲的志愿者‘大红’,大家一起组成了抗疫一线的风景线。”熊珏桤说。

时间:下午2:00

关键词:敬佩感动

中午12点,核酸检测点到了换班时间,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医生李响结束了上午的采样工作。按照规范流程,李响在专门的区域脱去白色防护服,全身已被汗水浸湿。

“大白”进行核酸采样。龙岗融媒通讯员 王丰 摄

此时,室外温度已达28℃,体感温度接近30℃,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温度还要更高。连日来,逐渐升高的气温给核酸采样一线的“大白”带来不小的影响。“采样工作大概3至4个小时换一次班。”李响说,上阵前的补水也成为一项“技术活”:喝水多了可能要上厕所,喝水少了又怕脱水中暑。

“大白”脱下防护服,全身已被汗水浸湿。

今年以来,李响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我们没有固定的采样点。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李响说。在抗疫前线,居民们对“大白”十分敬佩,而作为一名“大白”,李响也经常被居民们的行为所感动。“市民都十分理解和配合,采样结束还不忘说声‘谢谢’。”

时间:下午5:30

关键词:使命必达

戴着蓝色头盔,外卖小哥沈超骑着电动车来往于商家与居民小区之间。下午5点半,是外卖小哥最忙碌的时刻,连日来,深圳按下了“慢行键”,但像沈超一样的外卖小哥的工作却要提速了。

外卖员为居民正常生活护航。龙岗融媒通讯员 王丰 摄

沈超是服务于坂田街道岗头社区的一名“骑手”,相比往日要把外卖餐食送到居民手中,如今,他只需把外卖送至居民小区外的统一收取点即可。前不久,一位外卖员的留言让不少深圳人“破防”,作为一名外卖小哥,沈超也深有同感:“虽然因为疫情外卖员不用再爬楼,也省事好多,但我还是更愿意把餐食亲自送到顾客手中。”

“骑手”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龙岗融媒通讯员 郑桦 摄

其实,沈超还是坂田街道岗头社区“蜂行侠”中的一员。往常休息时,他会参与到引导交通等社区基层治理的工作中。他说:“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还是更喜欢车水马龙的深圳。”

时间:次日凌晨2:00

关键词:守候希望

3月17日凌晨2点,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响起,值班志愿者王莹抢在第一组铃声结束前迅速接起电话。常年守护“希望24热线”的她深知,电话那头的求助者可能是躲在被窝里偷偷拨号,也可能是再三鼓起勇气才拿起电话……有时候,及时接起电话,就接通了生的希望。

志愿者在接听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我知道我病了,爸爸妈妈不相信我,说我矫情,还会有人帮我吗?”电话那头的女孩告诉王莹,她是趁大人睡着了,才偷偷来电的。王莹听她诉说,用耐心的陪伴向她说明,有人相信她、理解她、祝福她。

王莹作为“希望24热线”专业心理咨询志愿者已有4年多时间。今年1月以来,她先后参与了30多次服务,每班10个小时,有时工作时间长达24小时。她说:“无论何时,我们的24小时热线一定有人守候。”

来源:龙岗融媒(记者 张鹏 尹萌)

责编:龙岗融媒(编辑 饶启楠)

校对:王蓉

做好防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