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千百年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以前,每逢过年过节
家里老人都会剪一些
喜庆的窗花贴在玻璃上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
一起进入剪纸的世界
1
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人们运用薄红纸为材料,以镂、刻、剪等的技法做成。剪纸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种颜色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装饰和刺绣的底样。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用于刺绣底样的剪纸,常用剪刺结合的手法。
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两千年的发展史,使它浓缩了汉文化的传统理念,在其沿革中,与彩陶艺术、岩画艺术等艺术相互交织在一起,递延着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成为汉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缩影,也是观察一个民族的民俗风文化传承的窗口。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辙,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中国发现最早的剪纸作品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 。
2
袁·氏
剪纸的派别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袁氏剪纸以及它的第五代传承人——袁曼君。她是福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剪纸(袁氏)》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师,深圳市剪纸艺术协会会长。
袁氏剪纸是各个剪纸流派中富有特色的一支,袁氏剪纸发源于客家人第五次大迁徙时期(迄今已经160多年),剪纸、刺绣、编织等民间艺术随着迁徙从中原地区带到广东省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
作为袁氏剪纸的第五代传承人,袁曼君,1966年12月出生于广东,小学时期,便跟随姨妈学习剪纸。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袁曼君将袁氏剪纸带到了深圳。至今从事剪纸艺术传承45年。袁氏剪纸经过160多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剪纸技艺:断口里的明口和暗口。其最具代表性的技艺是“阴阳技艺”。阴阳剪纸,又名“一刀剪”,一阴一阳,一张纸里可以呈现两幅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是原创,无法复制。
袁曼君首创以剪纸长卷表现深圳改革开放变迁和女性追梦的原创巨作《深圳上河图》,该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2017年“金凤凰”银奖,被深圳博物馆收藏。
3
传·承
剪纸是用剪纸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的一门镂空艺术。剪纸语言就是运用在剪纸里的元素。袁氏剪纸的常用语言十分丰富,比如:太阳纹、月牙纹、水滴纹、叶子纹,螺旋纹,锯齿纹、线纹等。巧妙地运用这些剪纸元素和传统符号,可以让一张普普通通的纸,脱胎换骨变成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当然不光能用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几种元素,个人也可以创造一些具有个人特点的纹样,进行自我表达。
随着科技发达,人们可以使用电脑绘图软件处理后再去镂空,甚至依靠机器去镂空,袁曼君认为那是只是工业产品。人们见到最多的是街道、社区的各种节庆活动里老年人参与的剪纸活动,他们大多是用复印好的图案进行剪制,或使用刻刀刻制。在袁曼君眼中,这不是真正的剪纸,只是用了剪纸的方法去处理。“真正的剪纸艺术,讲究的是凭着一把大剪刀,不用画稿或者电脑绘图,只需在脑子里构图,一剪成形。”
剪纸艺术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什么时代就应该表现什么时代的历史人文,将变迁的过程留下足迹。现在,剪纸艺术可以将古老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理念相融合,表现当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各方面的美好景象,给后人留下艺术足迹,这也是剪纸艺术的意义所在。”袁曼君说到。
- END -
来源丨
来源 |深圳广电《深圳非遗》 创意书生活 文博会
整理丨深圳艺文惠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图片中的小程序码
或点此进入“文博会+”
了解更多,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