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区势 | 一起向未来!迈向2025,深圳各区如何绘蓝图?

区势 | 一起向未来!迈向2025,深圳各区如何绘蓝图?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深圳10区(新区)的“十四五”规划悉数公开。记者注意到,各区“十四五”规划都紧紧围绕此前市“十四五”规划中对各区(新区)的定位,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路径,描绘了美好蓝图。南方+围绕“经济总量”“产业空间”“深港合作”“重大项目”等关键词,展开系统梳理,带来新鲜出炉的各区规划亮点解读

日前,深圳10区(新区)的“十四五”规划悉数公开。记者注意到,各区“十四五”规划都紧紧围绕此前市“十四五”规划中对各区(新区)的定位,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路径,描绘了美好蓝图。

深圳各区(新区)的

“十四五”规划有何看点?

南方+围绕“经济总量”“产业空间

”“深港合作”“重大项目”等关键词,

展开系统梳理,

带来新鲜出炉的各区规划亮点解读。

1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五年。随着深圳十区“十四五”规划的亮相,一幅GDP总量破4万亿的美好蓝图呈现在我们眼前。

地区生产总值达6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5%左右,是“首善之区”福田“十四五”规划中的经济目标。其他还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5万元/人,国家级高新企业数达2000家,总部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等经济指标。

福田之外,罗湖、龙岗、宝安等区也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的目标。

作为广东经济第一强区的南山,更是提出了2025年GDP破万亿的目标。南山“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到 2025 年本地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4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30亿元,人均GDP达到53万元。

其他各区的经济发展目标同样颇具看点。盐田区提出到 2025 年,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人均 GDP 突破 40 万元;龙华提出到2025地区生产总值达4200亿元左右,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 比重达4%。

坪山区则将在“十四五”时期换道超车、经济总量力争超过12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660亿元,成为全市高端制造业主要承载区,争取闯进全国经济百强县(区)。

2

纵观十区的重点产业布局,可谓是区区有雄心,区区有特色。每一个区都基于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基础,对未来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性规划。

具体来说,每个区都努力在土地空间上做文章,即在现有的区域空间内通过土地整备等形式,规划新的产业空间,或者转型升级旧有的产业空间。在全区的产业规划上,深圳各区紧跟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潮流,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总要求,积极向新动能、新经济、新业态靠拢。在具体的产业规划思路上,各区也都默契得保持着“数字叠加”式的产业规划思路。

有的区采取的'N+N+N”的并列式发展思路,即每个核心发展引擎同等重要,将全区的产业发展列为数个维度进行平行推进。例如福田区提出,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为总目标,围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聚焦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瞄准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三大定位”,突出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城区治理、民生保障、改革创新“五个重点”。

而其他区则采取的是“1+N+N”的组合式发展思路,即一个核心发展引擎辅之以其他次级发展引擎,实现对全区的全面覆盖和协调统筹。

例如罗湖区提出打造“1+4+2”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以总部经济为引领,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商贸业为4大主导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黄金珠宝产业为2大特色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盐田区提出形成“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空间发展架构,即沙头角跨境免税消费核、盐田港国际航运枢纽区、盐田海鲜街渔港风情体验区、梅沙黄金海岸旅游区、东部华侨城生态休闲度假区;龙岗区则提出将打造“一芯”“两核”“多支点”主体功能布局。

此外,深圳各区的产业布局中,都紧密联系着各种交通规划,并且基于自身区位条件,努力争取更多有利于本区发展的轨道交通项目纳入相关规划建设中。

例如坪山区提出要推动坪山站综合交通枢纽 TOD 规划建设,推动“三心三翼”轨道枢纽布局,实现坪山区与深圳市中心、深汕合作区、惠州、东莞30-40分钟内快速直达;争取将地铁19号线、21号南延线纳入深圳市轨道交通五期建设规划;推动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16号线延伸至大亚湾。

光明区则提出要协调争取轨道18 号线、6号线支线再南延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争取轨道26 号线延伸至光明科学城,协调推进轨道29号线线路优化。

3

作为和香港水陆相连的内地城市,“深港合作”始终是深圳各区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去年年末,香港“北部都会区”的重磅规划出炉,“双城三圈”的构想,更是搅动了一河之隔的深港双城。

记者注意到,在深圳各区“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深港合作”的笔墨颇多,涉及交通及口岸联动、产业合作、创新合作等多个重要领域。

这其中,福田、罗湖、盐田、南山等区由于与香港水陆相邻,自然处于深港合作的最前沿。

地处深圳地理中心的福田区提出,将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牵引,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当下,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经成为深港合作“大国重器”布局之地。可以预见的是,福田将与香港勠力同心,开创深港协同创新的新局面,河套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港味”十足的罗湖将探索加强与香港的“硬联通”。根据规划,罗湖区将实施深圳火车站改扩建,推动香港东铁线北延至罗湖口岸,引入赣深高铁、厦深铁路等线路,推进在罗湖口岸实施“一地两检”,莲塘口岸实施“一站式通关”,争取莲塘口岸作为“港车北上”试点口岸。

同样致力于加强“硬联通”的还有盐田。作为深圳唯一与香港海陆相连的城区,盐田区将继续在重要的“链接点”上作为文章,全面提速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针对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盐田制定了“一核四区”发展架构。以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等为核心,聚焦历史文化、商贸文旅、深港融合等要素,重塑盐田的空间格局,发展高端消费、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等重点业态。

目光向西。湾区之畔,南山则在加强深港“软联通”上下功夫。其“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充分利用香港独特功能优势,谋划重大合作平台,探索实行国际先进创新规则。在行业管理、技术标准、职业资格、认证认可等方面,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为港澳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士执业提供便利;推动民生合作,为港澳居民提供“市民待遇”。

除了上述各区,宝安、龙岗等区““十四五”规划”中的香港元素同样可圈可点。宝安将把握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区机遇,通过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双创基地、众创空间,院士工作站联盟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宝港澳在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

龙岗则提出,加快建设深圳东部深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探索与香港科学园区共建研发、孵化园区,同时探索打造链接国际大学园—深港国际中心—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香港科技园等协同创新节点的深港科技合作东部轴带,促进深港两地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的协同合作。

4

细读十区的“十四五”规划,不难看出,各区规划分别在交通、经济、科技、旅游和深港融合方面提到了多项重点推进项目,让人们不禁对未来的深圳建设满怀憧憬,那么将要改变深圳的重大项目究竟有哪些?

作为老牌的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将是福田区大项目建设的一大看点。“十四五”期间,福田将加快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前海至皇岗口岸工程,车公庙、岗厦北、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深汕高铁经广深港客专至福田方向联络线可行性研究及广深中轴城际、深汕城际规划研究。

“十四五”期间,罗湖区将重点推进蔡屋围-深圳火车站-东门片区、笋岗-清水河片区、新秀-莲塘片区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同时争取地铁 17 号线、24 号线北延、25 号线列入深圳轨道交通五期建设规划;全力与其他区共同谋划大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争取将 T1 线提升为大运量交通。

南山区将根据规划打造“一轴一带三组团”发展格局,着力建设新时代“3+3”战略示范工程。在交通领域将推进深珠城际、深莞城际前期工作,争取深南高铁引入西丽枢纽,建设邮轮母港跨境直升机起降点;加快15、20、21、24、27、29、5号线南延等前期研究工作。科技创新方面将重点打造鹏城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围绕强化大湾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宝安区在规划中提出将推进机场第三跑道、卫星厅及T4航站楼等建设;推进机场东、T4-机场北、石岩枢纽建设;启动广深第二高铁的前期研究;推进沿江高速二期等联通湾区城市的高快速路网建设。

盐田区在“十四五”期间将加快补齐对外交通不足短板,力争轨道18号线延长至沙头角口岸纳入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开工建设,同时,布局盐田到香港、惠州、蛇口、大鹏、深汕合作区等地区的海上交通航线。

此外,龙岗区提出将罗山芯谷打造为深莞协同发展区域中心;推动建设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打造深圳半导体科技园,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坪山在规划中提出加快形成“1+7+N”格局体系;推动坪山站综合交通枢纽 TOD 规划建设,推动“三心三翼”轨道枢纽布局,实现坪山区与深圳市中心、深汕合作区、惠州、东莞30-40分钟内快速直达。

内容来源:南方+

记者:许懿 徐烜和 崔璨

编辑:钟汝芳 刘东博

校审:肖刚 黄淳 吴超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