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抢眼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抢眼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前不久,深圳动力电池企业欣旺达传出两则利好消息,一是将在珠海投资120亿元建设新能源生产基地,二是19家企业入股欣旺达,其中不乏头部车企。企业领跑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深厚创新底蕴。作为该行业龙头企业,科达利聚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LG化学等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配套供货,产销量持续稳定增长

前不久,深圳动力电池企业欣旺达传出两则利好消息,一是将在珠海投资120亿元建设新能源生产基地,二是19家企业入股欣旺达,其中不乏头部车企。这家“小巨人”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闪耀夺目。目前,欣旺达已得到多笔政府、车企投资,开启数百亿级的产能扩张,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急先锋”。

企业领跑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深厚创新底蕴。近年来,深圳原始创新能力持续跃升,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强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继续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底气。

当下,深圳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健发展,韧性十足,尤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简称“战新产业”)稳中求进、强势生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添动能。

战新产业“风生水起”

深圳本土企业欣旺达是我国较早进入电池行业的公司,从代工起家逐渐成长为全球锂电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

数据显示,欣旺达2021年国内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06GWh,市场份额为1.3%,排在前十开外。至2022年1月份,欣旺达装机量位居第八 ,同比增幅达409.1%。

一边积极扩产,一边订单增加,驱动公司整体业绩上涨。欣旺达方面表示,随着动力电池销售逐渐放量,公司单位产品成本也将逐步下降,动力电池业务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整体提升。

深圳动力电池企业欣旺达。深圳特区报记者何泳 通讯员李国春/图

这两年,电池领域另一家深圳企业科达利,在德国、匈牙利、瑞典的生产基地陆续释放产能,成为电池企业在欧洲基地首选供应商,强化了高增长的确定性。

“去年以来,科达利进一步加大产能扩充步伐,加速布局全球产能,巩固全球龙头地位。”科达利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该行业龙头企业,科达利聚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LG化学等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配套供货,产销量持续稳定增长。去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00%左右。

激流勇进、业绩飘红的深圳企业不止欣旺达和科达利两家。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负责人表示,尽管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双重影响,不少战新产业企业的表现仍好于预期,有的甚至保持高速增长,如科达利、中成空间、沃特股份、欣旺达、芯海科技、拓日新能等企业展现十足韧性和活力。

事实上,深圳一批“专精特新”和行业小巨头,因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行业话语权、产业链地位稳定、客户群体信任度高等因素,即使面对不利因素挑战仍展现出相当韧性。

多年来,深圳通过持续的产业升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练就强韧“体格”,面对冲击和挑战,气定神闲,见招拆招“游刃有余”。

创新成发展内生动力

逆势增长的密码,是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增强动态比较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圳明星企业比亚迪力压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众新能源车企,以高增长领衔新能源车市场。

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1月份在全球市场中新能源销量达93263辆,以绝对实力位居全球销量榜第一名。

让业内颇为惊讶的是,广大汽车厂商都受缺芯等外部市场环境和疫情的影响,但比亚迪并没“感冒”,仍然全年逆势增长,在新能源的赛道更是有拔尖趋势。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源于比亚迪自身不断的技术积累。作为国内最早投入研发新能源的车企,对技术创新极为重视,也舍得重金投入研发,其技术和品牌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

创新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品质。

钻研绿色充气膜结构的中成空间,靠着不断创新,在气膜超大跨度技术、超低温隔热技术、异形连体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技术研发的最前沿,拥有专利技术200多项,成为工信部的“小巨人”企业。

“对技术类企业来说,只有持续迭代技术创新,生产出更多高质量高技术的迭代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引领行业发展,这样的企业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中成空间董事长周椤说。

一直以来,深圳鼓励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牢牢抓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这个“牛鼻子”,在大攻关、重研发、补链条等方面,集中资源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5G、8K、人工智能、基因测序、3D显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居世界前列,培育了华为、大疆、迈瑞、比亚迪、云天励飞、微芯生物、优必选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打造20大战新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

稳中求进展现强大韧性

综合开发研究院专家指出,今年以来,深圳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不断向上突破,以稳工业、稳投资、稳外贸及助企纾困等举措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目标,迈入“十四五”良好开局。

放眼全球,不少国外大都市和经济重镇都压力倍增,深圳何以在重重考验下冲破难关,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唱响“春天的故事”?

拨开迷雾,答案自在其中——

来自原始创新能力的跃升。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成立,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等建设提速,以鹏城实验室为引领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累计建成各类创新载体2746个,原始创新能力大幅跃升。

来自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深圳构建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战新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成为国内战新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

来自双链不断强化。

深圳精准防、稳增长,以“一链一策”“一企一策”“一厂一策”,精准有力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抓好重大项目,稳定外贸进出口,有方、有力、有效稳定供应链产业链,为全国和全球经济注入活力。

来自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深圳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率先实施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率先开展通关便利化改革,率先开展破产制度改革试点,通过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商事主体密度稳居全国城市的首位。

深圳GDP首次站上3万亿台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这是一次历史性飞跃。不负掌声和赞誉,无畏牵绊昂首前行。在40多年的磅礴征程中,深圳不断经受住各种考验,展现出深圳经济穿越阴霾、稳健发展的强盛活力和生命力。

信息来源 | 深圳特区报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