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在深圳揭牌。受访单位供图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5月2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山清水秀、鱼翔浅底、鸥鹭齐飞。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活动在大鹏新区举行,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共建美丽家园。深圳市副市长张华出席活动并致辞。
仙湖苏铁、桫椤、紫纹兜兰、珊瑚菜、黑脸琵鹭、唐鱼……深圳生境多元,山水林田湖海要素齐全,保有丰富且典型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记者从活动中获悉,深圳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方面,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开足马力。目前,深圳记录有野生维管植物2086种,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5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28种,野生鸟类种总数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深圳地名命名的野生动植物有20多种,一些曾经“消失”的野生动植物如唐鱼、豹猫、欧亚水獭等也重新回归。
当天活动中,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揭牌。据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主要基地位于大鹏新区,研究站重点围绕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生态格局与功能、生态胁迫、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等领域进行观测与研究。2021年10月,科技部批准深圳建设“广东大湾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这是深圳市和全国生态环境系统首个国家野外站,为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增添了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
深圳气候温润宜人,既有森林草地河流湖库,也有滨海岩岸沙滩,多样的地形地貌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张华表示,深圳将通过六大优先领域17项行动,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为全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深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