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区 经济强区 福民兴区 “两山”实践在大鹏新区的精彩演绎
2022-10-14 08:4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生态立区 经济强区 福民兴区 “两山”实践在大鹏新区的精彩演绎

人工智能朗读:

通讯员 吴依妮 陆丹

日前,作为广东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天蓝水清的大鹏湾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大鹏之美,美在生态、美在和谐、美在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鹏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作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大鹏新区锚定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目标开启新篇章,加快推进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建设成势见效,坚持“生态立区、经济强区、福民兴区”发展要求久久为功,聚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外部全面开放联通的新格局、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社会治理格局系统发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10年来,大鹏新区坚定不移投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民生福祉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这场绿色发展实践,生动诠释着“两山论”的深刻内涵,在深圳切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征程中,迈出铿锵步伐。

党建引领——

基层党组织搭建攻坚平台 “五好”单位赋能建设发展

蓝图已绘就,线路图已确定,“五好”单位建设应运而生,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被点燃。抓出好班子铸魂、带出好队伍强基、拿出好思路赋能、建设好机制聚力、强化好作风争先,大鹏新区积极作为,以党建引领搭建基层党组织攻坚平台,提出了实施“铸魂赋能”工程、“揭榜破题”计划、“一把手”述职“赶考”、重点工作“一书一令”制度、干部考核评价、“双报到”、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容错纠错、强化管理监督等10条措施,为各项建设赋能增效。

争先创优,日夜兼程。“五好”单位建设激发新区干部队伍活力,全面提升队伍战斗力,推动各单位拿出好思路,创新好机制,全力推进各自领域重点工作的开展:葵涌办事处强化党建引领,助力地铁8号线建设工作;大鹏办事处提炼党建“大治汇”基层治理模式,以好思路为基层治理赋能;南澳办事处“书记工作室”试点集中揭牌,全力打造基层后备干部队伍教育提升平台……

日前,大鹏新区党工委遴选第一批20个区级重点项目攻关“揭榜破题”榜单,发布“招贤榜”,单位“一把手”主动“揭榜挂帅”,组建由“一把手”领衔、班子成员负责、骨干力量参与的“作战兵团”一线攻坚,抓党建促重大任务落实。首批区级重点项目攻关“揭榜破题”榜单包括打造历史文化、自然生境、滨海风情等特色碧道,推动龙岐湾区域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审批,推动深圳国际食品创新中心项目落地,推动大鹏新区道路隐患边坡动态清零等受市民群众“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项目。

8月26日,大鹏新区通过免申即享、线上帮待办、邮寄办、上门办等方式,在全市率先全面实现特殊群体政务服务“零跑动”。据悉,首批事项清单涉及12家单位,包括失业登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发放高龄老人补(津)贴、生育登记、法律援助、燃气开户、养蜂证等共79个政务(便民)事项。特殊群体政务服务“零跑动”也是新区首批区级重点项目攻关“揭榜破题”榜单中打造特殊群体政务服务直通车的重要举措之一。

这一幕幕拼搏奋进的场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增进民生福祉动能,仅仅是新区各单位、办事处以“五好”单位建设为平台,全面落实新区党工委“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三个坚持、四个维度”发展思路的缩影。在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城市更新项目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社会基层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等现场,随处可见“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项目、一面党旗”争先创优砥砺前行的场面。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大鹏半岛奋力打造“两山”实践创新标杆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生态立区——

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全球率先发现并命名两株新的海洋菌种资源——大鹏岛海杆菌和沉积物海微生态室菌,在深圳市首次发现大柱霉草……近日,大鹏新区典型生境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发布阶段性成果,首轮已调查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共计21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纹兜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

豹猫、黑耳鸢(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蟒蛇(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等野生动物多次在大鹏新区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廊道被触发式红外相机拍下“游客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用它们的足迹为大鹏、深圳生态环境质量“投票”。

大鹏新区山海连城,群山纵横,三面环海,多条山廊、水廊环抱,既有森林草地河流湖库,也有滨海岩岸沙滩,森林覆盖率达77.49%,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7年全省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9年全市第一。

生态有多好,大鹏就有多拼。优越生态环境的背后,凝结了新区生态保护的辛勤努力。“十三五”期间,新区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全方位开展绿水青山保护行动,累计投入53亿元,占GDP比例达到3.18%。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顺利收官,累计建成污水管网300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率提升至98.5%;以铁腕手段主动放弃“污染”的GDP。同时,创新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加强珊瑚、红树林、自然岸线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红树林湿地公园。

在全力开展保护行动的同时,新区始终坚持以改革引领发展,积极构建系统化的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国内率先出台首张“编实”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海洋碳汇核算机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这样的探索也收获越来越多的肯定,大鹏新区先后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家级生态名片,大鹏湾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案例。

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将于年底在大鹏湾海域启动建设。海洋牧场将通过在该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养护渔业资源,以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等措施,实现渔业种群资源增殖,生物多样性得到维系,为海湾建起“保护屏”,也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开拓无限希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前的新区正坚持生态立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全面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GEP应用、创建EOD试点等,推动经济发展提效、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提质、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经济强区——

生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朋友圈”提质培优

保护与发展并重,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发展优势,是大鹏新区建设“经济强区”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大鹏新区在生物医药、海洋、高端文旅、新能源等领域频频落子,稳步提升新区经济发展“含新量”“含金量”和“含绿量”。

6月6日,中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茶叶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大鹏新区成立深圳茶产业研究院,同时,国家科技部设立组建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新区成立深圳分中心,为深圳国际食品谷建设添动能,将与此前落户新区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全球最大的综合基因库——国家基因库等科研机构、院校串珠成链,形成大鹏新区未来生物科技、现代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依托科研带动效应,一大批生物科技创新产业以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双谷”为主轴蓬勃发展。

此外,大鹏新区更是抢跑未来产业新赛道。8月4日,全球商业遥感卫星站网(全球总部基地与深圳站)项目落户坝光。该项目将形成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链,还将有助于以接收基地为依托形成卫星遥感产业链生态。建成后,大鹏新区将成为全国唯一能够实现全球遥感数据实时获取和应用服务能力的地区。

另一边,大鹏新区海岸线上再添“新气象”。深圳海洋大学正式落户大鹏,将探索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建立全球海洋智库与科教融合发展的模式,构建全市领先的海洋科教新势能,深度挖掘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建立以现代海洋科教为引领的海洋产业创新体系。

依托“山海”生态优势,大鹏新区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步伐。打造全域旅游绿色产业集聚区,在新大龙岐湾片区拉开高端旅游项目建设时序。以深圳乐高乐园和深圳海洋博物馆为核心的重大文旅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同时,国家级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深圳度假商业综合体等多个文旅项目已确认落户。按照规划,未来五年,环龙岐湾片区将是大鹏新区文旅产业规划和招商的重点。截至目前,片区19个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到153亿元。

除了生物医药、海洋、高端文旅三大主导产业高歌猛进,新区的传统支柱产业——新能源产业也加快发展步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重镇”,大鹏新区拥有中广核、国家管网、深能源、中海油电力等大型能源企业。“十四五”期间,大鹏新区将加快推进东部电厂二期、中石油深圳LNG应急调峰站等项目建设,深度谋划“LNG产业走廊”打造,同时引导上下游“专精特新”和服务业企业加强与能源企业的对接,推动清洁能源服务业发展,扩大清洁能源产业链,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新区正加快培育新兴动能,聚焦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深海科技、现代农业、高端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大鹏特色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高水平打造深圳东部新增长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福民兴区——

民生工程精准实施 百姓福祉成色更足

2022年,大鹏新区党工委将“福民兴区”与“生态立区”“经济强区”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城市品质面貌、教育卫生质量、道路交通便利等民生领域,发起了全面提质行动。

红树、碧水、栈桥、鹭鸟……在大鹏新区东涌红树林湿地园,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东涌红树林湿地园是新区首个区级投资的红树林湿地公园,通过设置空中廊桥、湿地栈道、登山步道等不同形式的游览线路,串联人工湿地、淡水湿地、咸淡水湿地、鱼塘湿地,打造了一个人、鸟、林“相望不相扰”的“红树邻里”生态社区。新区成立初期的石板座椅和简单运动器材的常规公园,正逐渐发展至饶有山海大鹏特色的公园。特别是以夜色闻名的荷塘月色公园,以粉黛乱子草吸引很多市民前来观赏禾塘湿地园,保护银叶树的银叶树湿地园,新区门户葵涌生态体育公园等吸引了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大鹏新区这座“城市后花园”,依托山海优势,邀市民游客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持续谱写高质量的“诗和远方”。

2021年12月,新区已建成规模最大的人才住房项目安居东湾半岛花园首批780套人才住房交付使用。2021年,大鹏新区完成建设筹集公共住房843套,供应房源1068套,配租率最高达96%,全市首个可售型人才住房项目安居君兰湾府全面封顶,为民生幸福不断加码。

加大加快优质教育、优质学位和优质医疗的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辖区居民在家门口读名校、看名医的愿望。继人大附中、红岭教育集团后,大鹏新区再次与名校携手,这次是建校已75年的深圳中学,双方将合办深圳中学大鹏学校(暂定名)。2022年,新区正加快推进深圳第二十三高级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工程、大鹏外国语小学(即谭屋围城市更新配套学校)建设,不断为新区百姓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大鹏新区人民医院项目拔地而起,其中Ⅱ标段于日前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是大鹏新区首个三甲医院,也是深圳东部片区首家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疗养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预计2023年底建成后可提供床位2000张。十年间,大鹏已建立起“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康机构”三级诊疗体系,实现了居民“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的愿景。

破解交通拥堵出行难,是大鹏新区聚焦“高质量、现代化、全开放、共享型”四个维度的重要一环。通往大鹏新区的第一条地铁——深圳地铁8号线三期持续取得新进展,预计2026年,从深圳市中心区坐地铁去大鹏看海将成为现实。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大鹏站也已开工建设,这条全长39.387公里的城际铁路线路未来将为深圳东部“最美山海”输送更旺的客流。

除了轨道,当前大鹏新区加速构建“三横两纵一圈”路网格局(三横:外环高速、南坪快速—大鹏大道—延安路—葵坝路、盐坝高速;两纵:坪西路—南澳—东西涌干道、鹏坝通道—银滩路;一圈:环城西路—环城东路)。同时,新区大力谋划、推进南澳旅游码头、粤港澳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等重大项目,努力实现外畅内达、互联互通,不断提升新区通往大湾区的便捷度。

[编辑: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