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件事时,他才会忘记两只空空的袖子
2022-11-14 16:27
来源: 读特融媒实验室

做这件事时,他才会忘记两只空空的袖子

人工智能朗读:

勇气、梦想、力量……这是青年的模样。

创新、活力、奋斗……这是深圳的模样。

潮涌深圳,深圳青年们怀揣初心,一路坚定。

他们用向上的热忱,担起内心的向往。

他们用躬身的匠心,扬起前行的风帆。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这是深圳的模样,

更是青春的模样。

圳青年,正青春。

奋斗者,正青春。

深圳市委网信办、深圳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短视频系列专题《青春百年,看我圳青年》

献给每一位坚持发光发热、正青春的你。

初次见何子龙是在10月的一个中午,深圳龙华区大和村里,他刚刚结束了一场助残主题的座谈会,准备去吃午饭。他快步走进一家河南面馆,在前台点好菜后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下。

过了几分钟,服务员端上来一大碗汤面。他用下巴和右侧肩膀夹起桌上的筷子,插入碗里,再用下巴转动筷子搅拌,然后轻轻用力按住筷子的一头,利用杠杆原理捞起面条,快速地大口吸入,整套动作熟练自然得仿佛已经做过千遍万遍。

“如果在家里吃我就用脚来夹筷子了,但现在在外面,那样不文明。”何子龙笑笑说,抬起肩膀推了推掉在鼻梁上的眼镜。眼前的他穿着一件灰色的短袖上衣,留着利落的寸头,人很精神。或许是没有双臂的原因,他比同龄人显得瘦小一些。

今年9月,何子龙火了。他用嘴咬笔写书法的视频登上了热搜,被新华社、央视新闻等100多家媒体报道,他也因此被大众所知。走红之后,他经历了异常忙碌的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接到各种采访或活动的邀约。

一开始,他主要分享书法创作,后来,他更多地讲述一个残疾人如何找到自信,回归生活。

意外走红

过去一个月里,何子龙受关注的程度“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

他上网搜索关于自己的报道,如果按照不同的媒体平台来计算,“包括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都算在内的话,有100多家”。

33岁的何子龙是浙江丽水人,由于从小失去双臂,学会了用嘴咬笔写书法(简称“口书”)。他经常在网上直播“口书”创作,慢慢地,被越来越多人发现。今年9月,何子龙“口书”的视频被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他的故事也在国内快速传播开来。

上一次被这么多人关注,还是在2015年的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何子龙受邀与众多残疾人“口书”书法家一起,现场展示“口书”书法。

子龙“口书”书法被央视新闻报道。

伴随着意外走红,何子龙的生活也出现了一些不同。除了经常有媒体联系他做采访外,他还接到不少公共活动的邀请,“包括街道、社区、学校和图书馆,都有邀约去做讲座”。

10月29日下午,深圳龙华区大和村,七八个中小学生哗啦啦地涌进何子龙的工作室。这是一间平房,黑瓦白墙,坐落在距离村口不远的斜坡上。房子格局方正,光线明亮,有两面墙壁挂满了书法作品。房子中间摆着一张长桌,桌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何子龙和孩子们围成一圈,在简单地寒暄过后,开始切磋书法技艺。

何子龙弯下腰,咬着笔杆子,微微摇晃脑袋让笔头蘸取墨水,然后快速走到桌子另一侧,果断落笔。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何子龙,脸上流露出惊讶的神情。那时,房子里忽然变得安静起来,似乎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他写字。

这些孩子并不认识何子龙,他们跟着父母来到了这里。前不久,有家长看到何子龙的报道,想请他给孩子们讲讲书法,何子龙马上答应了。对他来说,分享书法创作,给予别人鼓励,这正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何子龙在工作室里写书法。

何子龙每天都会抽出4到6个小时的时间练习书法,同时在网上直播,“一般是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有时候晚上也会直播”。他还经常把自己“口书”片段剪辑成短视频,发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播放量最高破亿,还获得大量的转发和点赞。许多网友在视频下面留言,夸他“好样的!”

“有的人在跟我交流时候说,他的字老是写不好。我想要告诉他们的是,既然我可以用嘴巴咬笔把字写出来,那么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可以把字写好。”何子龙想通过“口书”直播,给更多人传递信心和鼓励,让更多人喜欢上书法。

何子龙

求生本能

对于何子龙来说,“口书”书法不只是一种兴趣、一种技能,更多的,是一种“求生本能”。

何子龙出生在丽水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民常常要到距离村子七八公里外的乡里采购。他小的时候,连接村子和乡里的道路还没通车,大家只能沿着山路步行往返。

六岁那年,何子龙出门经过一片菜地,不小心碰到变压器遭遇电击,一下子失去了意识。等他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两只手臂都已经没有了”。

何子龙小时候被当地媒体报道。(采访对象供图)

那时候,何子龙还不知道失去手臂意味着什么。他没有哭闹,也没有想不开或者轻生的念头。“虽然我没有双臂,但还是可以跟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好,他们也不会因为我没有双臂不跟我玩。”直到上学的年纪,何子龙才发现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童年的伙伴都去上学了,但是我不能去。”

何子龙经常偷偷溜进学校,趴在教室外的窗户上听老师讲课。老师面朝黑板写字时,他就伸出头来;老师转身后,他就蹲下压低脑袋,“生怕被人发现了”。

有一次,老师看到了何子龙,找他了解躲在教室外的原因。他对老师说,“我想读书。”老师问他,“你怎么写字呢?”他没法回答。

回家后,何子龙找哥哥要了本子和铅笔,练习用脚写字。他坐在床上,用脚趾夹着笔杆,身体倾斜45度,好让自己看清笔尖下的字。大约15分钟后,他的整个脚都麻了,腰也酸得难受。到了冬天,他为了把笔夹稳不穿袜子,脚丫很快就被冻僵,甚至长了冻疮。“但我的心里一直有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学会,因为学会写字才能上学。”如此坚持了三个多月,他终于实现了愿望。

何子龙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脚做事情,图为用脚辅助洗毛笔。

对于何子龙上学的事,家人起初并不支持,一方面是家里贫穷,另一方面是他们不抱希望,“觉得很多健全的人读完书好像也没多大用处,更何况是没有双手的”。

但是,何子龙的想法很坚定。“因为在农村你是要干农活的,没有双手农活都干不了。”失去双臂之后,他时常听见别人的议论,说他是“废人”“家庭的累赘”。他心里很难过,也更想证明自己不是这样的人。

何子龙不是没有努力过。他背过柴,扛过锄头,插过秧,几乎把所有农活都干了遍,“但确实有些农活没有双手真的做不了”。何子龙从书上看过“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他想,或许读书是他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

小时候的何子龙用嘴巴咬笔写书法。(采访对象供图)

到小学二年级,何子龙改用嘴巴咬笔写字,这样就不会在冬天被冻着了。但一开始,他不知道该如何发力,经常一节课下来牙齿就麻了,铅笔也用得比别人快,“因为笔杆子都被咬烂了,每隔一两个星期就要换一支新的”。有时候长时间咬笔,何子龙还会控制不住地流口水,遭到别的孩子嘲笑。

何子龙回到家没日没夜地练,首先是不断调整笔杆在嘴巴里的位置,找到合适的位置后用力咬出个印子,便于下次写字时根据牙印找到这个位置;然后要掌握好气息,“因为用嘴巴咬笔写字的时候不能出气”,所以要学会调整呼吸节奏;另外就是在写字期间不能喝水,减少口水分泌。大概三个月后,何子龙终于学会了“口书”,后来还获得了县里书法比赛的特等奖。

何子龙小时候参加书法比赛获奖后登上了当地的报纸。(采访对象供图)

拿到人生第一张奖状的时候,何子龙感觉“好像整个都不一样了”。不管是同学、邻居,还是家人,都对他有所改观。“以前我走到哪里,大家都会议论到哪里,回头率很高。获了奖以后,他们开始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我,还是挺开心的。”

2007年,何子龙考上省内一所大学,终于盼来了“走出大山”的机会。不料在开学报到时,学校领导认为何子龙不能生活自理,拒绝他入学。

“当时我还跟他们提出了一个请求。”何子龙说,为了争取读大学的机会,他央求校领导给他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他能够生活自理,就让他在学校继续求学,如果觉得他不能自理,他愿意自动退学。但是,学校领导没有同意。”

何子龙难以接受“梦破碎了”的事实,没忍住哭了。哥哥建议他再联系其他学校试试,最后在江西找到了一所愿意接收的大学。“当时唯一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地方能够让我上大学,去哪里我都不在乎。”这一次,他终于圆梦。

何子龙在学校里用嘴咬着圆珠笔写字。(采访对象供图)

挑战梦想

在何子龙看来,自己的“人生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大学四年里,何子龙过得很充实,“走在路上都能感觉充满自信”。他生活完全自理,学习也很努力,还拿到了奖学金。他成为学校“自强者之家”的负责人,带领社团获得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省级优秀社团等称号,而他也取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荣誉。

何子龙参加学校的运动会。(采访对象供图)

那时候,何子龙觉得可以自食其力,毕业以后应该能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可到了找工作这一步,他的人生又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没有双手,何子龙找工作四处碰壁。

一次偶然的机会,何子龙遇见一位书画老师。他也没有双手,用嘴巴写字和画画,“生活过得挺好”。何子龙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既然他可以,我也可以”。

其实,何子龙一直有个“书法梦”。自从小学第一次拿奖,他在心里就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希望未来成为一名书法家。随着成长,他明白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梦想,“但我愿意挑战”。

何子龙(右二)在大学里领奖。(采访对象供图)

2014年,何子龙开始在网上做“口书”直播。起初,直播间里一个人都没有,但他也硬着头皮照写。慢慢地,进入直播间里的人数不断多了起来。

2015年,何子龙在练书法的第15个年头,迎来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报名参与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口书特技展示的选拔,最终成功获得登台展示的机会。“自从这次演出后,我更加坚信要走‘口书’这条路,而且我要一直走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口书’书法这个群体。”

通过直播,何子龙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线,甚至有网友主动联系他,愿意购买他的作品。网友的认可给了何子龙很大的信心。他投入更多时间去练字,“三个月下来,写过的纸张叠起来比我整个人都要高”。因为他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何子龙在做直播。

从没有观众,到一个观众,再到“千人主播”,何子龙用了大约4年时间。当他走向事业高峰的时候,命运仿佛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他的账号被限流了,原因是“用嘴巴写字属于危险动作”。何子龙看着辛苦运营的直播间忽然失去流量,既生气又无奈。

没有流量,意味着很少人看到作品,何子龙的收入就非常有限。那段时间,何子龙赚到的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每天都要为生计发愁,“我人生又到了一个低谷”。但他依然每天练字、拍视频、剪辑、写文案,终于在几个月后出现了转机——他发在另一个平台的视频上了热搜,播放量达到3亿,点赞量有1200多万。

何子龙的视频得到大量点赞、转发和评论。

因为这条视频,很多人知道了何子龙,也向他发出活动邀请,其中一站就是深圳。虽然只出差了几天,但深圳的包容气质令何子龙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走在深圳的大街上没有什么回头率。大家把我当一个健全的人看待,我很开心。”

何子龙还认识了一批像他一样有梦想的创业者,他们鼓励何子龙来深圳创业,因为“深圳是创业者的天堂”。受到他们感染的何子龙很快做出决定,在2021年3月也搬到了深圳生活。没想到的是,一年过后,他在深圳迎来了人生又一个高峰,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励志榜样”。

现在,何子龙有了新的目标:搭建一个公益交流平台,让更多残疾人艺术爱好者的优秀作品被看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说他多富有,或者地位有多高,而是在于他能为别人做什么。”何子龙相信,这就是他人生意义所在。

联合出品 | 深圳市委网信办 深圳报业集团

联合主办 | 深圳教育局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出品人 | 陈寅

总策划 | 丁时照

总统筹 | 唐亚明

总监制 | 蓝岸

监制 | 陈建中

执行统筹 | 甘霖 刘思敏

产品监制 | 张颖 赵偲容

采写 | 陈雯莉

拍摄 | 曾俊

剪辑 | 曾俊

海报 | 李楚翘

审读 | 刘春生

二审 | 赵偲容

三审 | 范京蓉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