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光明区集中资源力量
策源原始创新
先行科研经济
集聚创新人才
推动光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
阔步前进、奋发作为
以主阵地作为加速光明科学城建设,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装置开展设备联调联试,鹏城云脑Ⅲ、超算二期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
深入实施大院大所引进专项,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等科研平台顺利落地,一批战略科学家、院士团队和高层次人才落户光明;
以科学城特有的专项政策、中试平台、特色园区、科技金融全方位加速科技成果“沿途下蛋”,不断拓展科研经济新赛道;
全面落实省委“制造业当家”部署和市委“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工作要求,强化项目谋划、着力项目引进、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建成投产,全心全意全力解决企业困难;
全省唯一荣获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光明的蓝绿本底优势越发凸显。
回顾所来径
光明发展的每一步
都铿锵有力
让我们通过
“光明2022十件大事”
细数时光
感受这极不平凡、振奋人心的一年
01
奋力建好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明确“1+2+3+4”工作体系,描绘光明未来发展新蓝图
2022年12月,光明区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会议总结了光明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巨大变革,谋划了一条符合光明实际、具有科学特色、彰显先行示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会议明确以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总牵引,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牢牢把握“集中度显示度、高质量高颜值”两大关键,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驱动光明科学城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会议提出以汇聚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力量、营造世界一流创新生态、汇聚世界一流创新人才为重心,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建设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中心、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培育产业发展新形态、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面向全球“双招双引”为重点,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会议号召全区上下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赶超奔跑、追求卓越,为建设好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而不懈奋斗!
02
科学城对重大科研机构和一流高端人才“磁吸效应”辐射全球
全球知名学者选择光明,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中农科兰兽研深圳前沿创新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集聚光明。
出台实施“人才高地计划”,全市首发区级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率先开展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家专项,不断强化装置聚才、产业聚才、以才聚才、环境聚才,成功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国际院士进光明”系列活动,累计引进院士团队20余支、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超1200人、科研院所人才超4400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光明正吸引来自全球的科研院所和一流人才汇聚。
03
科学城启动区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脑模拟设施完成竣工验收,光明加快成为策动原始创新的“理想地”
2022年9月,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脑模拟设施完成竣工验收,设备进场开展联调联试。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材料基因组等一批“国之重器”加快建设。以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主动承接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47项,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奖项37项。
光明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光明成为创新理念和创新载体“双向奔赴”的“理想地”。
04
近三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半数落户光明,光明加快成为科研经济涌现的“新泉眼”
光明区在全国率先推出最大力度、最具吸引力的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专项政策,建成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和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华南医谷合成生物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成功设立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光明科学城专区。
合成生物领域集聚企业46家,占近3年全国新增企业50%,总估值近200亿元,赛桥生物、赛陆医疗等5家企业估值已超10亿元。以合成生物为代表的科研经济新范式在光明不断涌现。
05
坚持党建引领,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赶超奔跑,追求卓越”成为光明干部最美特质、闪亮标签
以“跟党一起创新”为工作主旋律,全市率先建成合成生物等11个科技产业链党委,全市率先成立高层次人才党委,覆盖515个科技党组织,链接3936名科技人才党员,科学城党建特色品牌获评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一等奖。
“奋斗建功科学城”成为工作主基调,临时党支部建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一线,建在连片产业空间土地整备一线,涌现出一批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姚涛和“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常谦为代表的优秀干部。
全区党员干部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总目标,在土地整备一线、疫情防控一线、贴身企业服务、科学装置建设、重大项目工地等急难险重工作现场,赶超奔跑,追求卓越,攻坚克难,拿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06
大力实施“双招双引”,联想灯塔工厂正式投产,光明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印发实施《光明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集群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构建“8+5”产业集群“六个一”工作体系,新材料集群产值规模全市第一,超高清视频显示集群产值突破900亿元,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超六成,国高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双双突破1700家。联想灯塔工厂正式开始投产,以电连技术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
出台《光明区“链长制”全员招商工作方案》,赴上海、苏州、武汉等7个城市开展精准靶向招商,高规格举办2022光明招商大会等系列活动,华中数控、上能电气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光明,全年引进优质企业245家,落地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产业项目“洽谈一批、落地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成为常态,光明正日益成为深圳最具魅力、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投资创业热土。
07
全市首创“拿地即开工”模式,重大项目在光明落地更加顺畅
贝特瑞、振邦智能等产业项目在土地成交后2天内完成所有手续即开工建设,全市首创“拿地即开工”。
按照“保投产、保续建、促新开、增固投”的工作要求,光明区大力推进第11代超高清显示器件生产线、光明燃机电厂、潮州三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超940亿元,工业投资完成210亿元。
08
大湾区智能传感产业园开工建设,好项目在光明一定有好空间
2022年12月,光明区轨道13号线车辆段片区完成首期用地出让,规划2平方公里的大湾区智能传感产业园从规划层面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未来将提供高品质产业空间197万平方米。
全力薯田埔、上村莲塘等“5+8”连片产业空间攻坚,释放连片产业用地113万平方米,完成8个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释放高品质空间30万平方米,“好空间等好项目”在光明形成新常态。
09
全省唯一荣获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光明的蓝绿本底优势越发凸显
用4年时间补齐40年历史欠账,茅洲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案例。全市率先完成耕地和基本农田整补,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获1000亩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全市率先建成再生水市政绿化取水口,市政绿化用水替代率90%以上,万元GDP水耗降幅达30%。建成公园279个,虹桥公园、明湖公园等明星公园实力“出圈”。实施“山水连城计划”,贯通碧道14公里,建设环光明郊野径45公里。2022年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区)”“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三块国字号荣誉。
光明正走出一条生态环境焕然一新、生态城市华丽呈现、科学和生态同频共振同步蝶变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10
光明区获评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第二名,光明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解决在家门口
2022年,光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站点建在社区和群众家门口,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纠纷调处、法律咨询、帮扶救助等五大服务,99%以上的群众诉求在社区就地化解。“诉求解决在社区”已成为光明群众普遍共识,获评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第二名。
2022年,全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46万个,打造了以深圳湾实验室为代表的15个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国科大深圳医院获评“三甲”;“光明茅洲河城市赛艇挑战赛”成为光明城市活力亮丽名片,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活动近2000场,“光鸣艺术节”“星阅光明”少儿阅读成长计划受到热捧和一致好评,光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
·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
所向光明,华章日新
冀望未来的光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核心功能将初步形成,深圳北部中心高颜值风貌和城市中心功能将充分彰显,光明成功跻身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城区前列。
未来光明,创新生态活力迸发。科学重器掩映山水间,科技成果竞相绽放,专业园区创新涌动,创新人才汇聚光明,科学思想在这里栖息、创新灵感在这里迸发。
未来光明,品质生活触手可及。推窗见田园、迈步入山水,茅洲河水穿城而过,光明湖畔白鹭翩飞,虹桥公园风光旖旎,都市绿廊串园连趣,孩子们在家门口能上最好的学校,年轻人在光明成就梦想,老年人在光明乐享银龄。
未来光明,城市魅力绽放光彩。现代都市欣欣向荣,体育赛事精彩纷呈,艺术场馆与科学设施交相辉映,自然之美、城市之美、科学之美美美与共,人文之光、艺术之光、科技之光相得益彰。
内容来源:绿色光明网
编辑:麦泳妤
校审:赖飞扬 邓红丽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